正在加载图片...
这种情况。 你有过失业吗?船长?”李白又抽了口烟,似乎在自言自语,“我原来一直以为,在J&R, 算是找到了职业的归宿。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说炒就炒啊!公司这几年业绩不好是对的, 是我管的浙江省,还有后来的华东大区,业绩年年都有很大的提高啊!新来的总裁要用自己 带过来的人,我们这些‘老人’,就这样一个个被‘杀头’了。在欧诗雅工作的时候,我还 不懂职场的那套,天天被老板刁难,等我总算明白过来了,在J&R我是处处小心,公司上 上下下也都打点得不错,哪里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啊!” “那么,你有什么打算吗?” “打算?”李白的眼神游离在窗外。“打算……·这个其实也是我今天找你来谈谈的原因 说实话我还真没有什么打算。但是这几天来,我一直在想着自己这些年来的职业生涯。毕业 8年了,在外资企业也工作了8年了,职位和薪水的确是不断地往上涨,但是这次的事情, 让我真的要好好地想想自己的未来了。这8年来,不管在欧诗雅还是在J&R工作,我总是 觉得少点什么,或许是少点安全感吧。职位给了我很多东西,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但是你 看,一没有这些职位,我又好像什么都不是了……” 李白的话,让我也陷入了思考之中。一年前离开以前公司全国销售总监的职位的时候 我也曾经有与他相同的感触。我想过一种有未来的生活,一种自己能看得到自己未来的生活。 但是那种生活又是何其的难 在这间咖啡馆里,就在上周,我和几个老同事聚了聚。这些老同事在外资企业的工作时 间也差不多都有10年了,或高或低,都做到了一定的位置,尽管他们的处境和李白现在不 同,但是所想的问题却惊人的类似。都是30多岁的人了,在外企却始终没有那种“干事业” 的感觉,做着公司的工作,拿着公司的薪水,惟独欠缺的是一份干事业的感觉。“没有了职 位,我们就什么都不事了。”这句话,他们也对我说过,和今天李白所说的又是何等的相似 我的那些老同事是一帮下定决心“逃离外企”的人,他们集体跳槽去了一家国内的公司 用他们的话来讲,是希望能“做点事情” 但是他们在外资企业难道不做事情吗?我并不这么认为,那又是什么促使李白,还有我 的那些老同事们一个个的离开外企,或创业,或去国内公司,或去读书深造呢? 我也曾经是外资企业中的一员,也曾经为自己能在这些世界500强企业中工作感到骄傲 和光荣。但那都已经过去了,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后面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我 们都在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这些曾经让我们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企业。 我也点了一根香烟,看着李白。就在这一刹那,我产生了写《逃离外企》这本书的念头。 我想把李白这几年的职业道路问个清楚,我想看看李白最终会如何选择他未来的职业道路和 人生。我想来写写我们这一代职业人对职业生涯的思索,我想来写写那些形形色色的外资企 业,还有外资企业内部的形形色色。 这些形形色色组成了一个个在光环笼罩下的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公司。但是我要褪去 这些耀眼的光环,我要来写写它们里面的人,这些在伟大与卑微之间徘徊,在制度严明、高 效与官僚腐败之间游离,在庞大的公司帝国与现实的职业道路之间不断地做出选择的人, 群外资企业的人。 这些人,还有他们走过的职业道路,以及他们正在思考或者已经做出选择的未来。 《逃离外企》未来的路 在我做版主的论坛里,曾经有过一个帖子,题目叫《经理人,40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写 的是对职业生涯的思考。这个帖子的点击率出奇的高,很多网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 见。设计中的“出路”有不少挣够钱退休、做咨询顾问、猎头、做代理商、当作家、回学 校读书,等等。网友的讨论很热烈,这也反映出了这一代职业经理人对未可知前途的不安与 思考。当燃烧的青春都已经献给自己所热爱或者并不怎么热爱的职业之后,等到不惑之年,2 这种情况。 “你有过失业吗?船长?”李白又抽了口烟,似乎在自言自语,“我原来一直以为,在 J&R, 算是找到了职业的归宿。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说炒就炒啊!公司这几年业绩不好是对的,可 是我管的浙江省,还有后来的华东大区,业绩年年都有很大的提高啊!新来的总裁要用自己 带过来的人,我们这些‘老人’,就这样一个个被‘杀头’了。在欧诗雅工作的时候,我还 不懂职场的那套,天天被老板刁难,等我总算明白过来了,在 J&R 我是处处小心,公司上 上下下也都打点得不错,哪里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啊!” “那么,你有什么打算吗?” “打算?”李白的眼神游离在窗外。“打算……这个其实也是我今天找你来谈谈的原因。 说实话我还真没有什么打算。但是这几天来,我一直在想着自己这些年来的职业生涯。毕业 8 年了,在外资企业也工作了 8 年了,职位和薪水的确是不断地往上涨,但是这次的事情, 让我真的要好好地想想自己的未来了。这 8 年来,不管在欧诗雅还是在 J&R 工作,我总是 觉得少点什么,或许是少点安全感吧。职位给了我很多东西,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但是你 看,一没有这些职位,我又好像什么都不是了……” 李白的话,让我也陷入了思考之中。一年前离开以前公司全国销售总监的职位的时候, 我也曾经有与他相同的感触。我想过一种有未来的生活,一种自己能看得到自己未来的生活。 但是那种生活又是何其的难! 在这间咖啡馆里,就在上周,我和几个老同事聚了聚。这些老同事在外资企业的工作时 间也差不多都有 10 年了,或高或低,都做到了一定的位置,尽管他们的处境和李白现在不 同,但是所想的问题却惊人的类似。都是 30 多岁的人了,在外企却始终没有那种“干事业” 的感觉,做着公司的工作,拿着公司的薪水,惟独欠缺的是一份干事业的感觉。“没有了职 位,我们就什么都不事了。”这句话,他们也对我说过,和今天李白所说的又是何等的相似。 我的那些老同事是一帮下定决心“逃离外企”的人,他们集体跳槽去了一家国内的公司。 用他们的话来讲,是希望能“做点事情”。 但是他们在外资企业难道不做事情吗?我并不这么认为,那又是什么促使李白,还有我 的那些老同事们一个个的离开外企,或创业,或去国内公司,或去读书深造呢? 我也曾经是外资企业中的一员,也曾经为自己能在这些世界 500 强企业中工作感到骄傲 和光荣。但那都已经过去了,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后面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我 们都在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这些曾经让我们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企业。 我也点了一根香烟,看着李白。就在这一刹那,我产生了写《逃离外企》这本书的念头。 我想把李白这几年的职业道路问个清楚,我想看看李白最终会如何选择他未来的职业道路和 人生。我想来写写我们这一代职业人对职业生涯的思索,我想来写写那些形形色色的外资企 业,还有外资企业内部的形形色色。 这些形形色色组成了一个个在光环笼罩下的世界 500 强企业的中国公司。但是我要褪去 这些耀眼的光环,我要来写写它们里面的人,这些在伟大与卑微之间徘徊,在制度严明、高 效与官僚腐败之间游离,在庞大的公司帝国与现实的职业道路之间不断地做出选择的人,一 群外资企业的人。 这些人,还有他们走过的职业道路,以及他们正在思考或者已经做出选择的未来。 《逃离外企》未来的路 在我做版主的论坛里,曾经有过一个帖子,题目叫《经理人,40 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写 的是对职业生涯的思考。这个帖子的点击率出奇的高,很多网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 见。设计中的“出路”有不少:挣够钱退休、做咨询顾问、猎头、做代理商、当作家、回学 校读书,等等。网友的讨论很热烈,这也反映出了这一代职业经理人对未可知前途的不安与 思考。当燃烧的青春都已经献给自己所热爱或者并不怎么热爱的职业之后,等到不惑之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