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神坛之下的苏东坡 李想5130519055 平时一直都比较喜欢苏轼,对他的诗文也有一些涉猎,又选了他的杂记《东坡志林》进 行阅读,便将新旧所得一并写出。 作为苏轼的“老乡”,一个四川眉山人,从小他的名字便在我的耳边萦绕不去,他也是 中国古代众多大家之中,我感觉离我最近的一个。文人中有的总是居庙堂之上,其文意非心 怀天下者不可尽得:有的常年行伍之中,其诗文的读者里,边塞的肃杀又有几人真正感受过。 至于苏轼,人生大起大落。少年得志,文动天下,乌台诗案之后,几乎一直处在帝国的权力 中心之外。然而生性旷达,于苦中而又常自得其乐。他的诗文有时遗世独立,超乎万物之外, 有时壮怀激烈,大浪淘尽千古风流,更多时候则是闲静淡然,豪放不羁,于柴米油盐等生活 琐事中寄托自我。在苏轼中探寻,渐渐地他不再是那个位居神坛之上的文豪,他更多的是一 个好玩又有趣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苏轼“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只得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岭 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 辞,而东坡则不然,一如既往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贬谪之怨在苏东坡这里被放逐到了岭 南的风土人情之中。再来看看他所关注的“风物”,罗浮山,卢橘,杨梅,荔枝。卢橘在诗 中指枇杷。全诗的主角可是岭南的水果。古人多以美酒抒发不得志之感慨,借酒浇愁。有如 “五花马,千金裘,乎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苏轼在此,把自己满腹的苦水寄托在 了甜蜜的水果上,顿觉有趣。 苏轼在任何时候都对吃念念不忘。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题惠崇春江 晚景) 这是一首题画诗,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和尚所绘的鸭戏图而 作。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 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诗中每一句都不离 美食。首先,桃花可食,苏轼好友佛印还以桃花酿醋。春天的鸭肉,细嫩美味。蒌蒿与芦芽 正是鲜美之时。这些都是画中应当己经画出的,然而河豚却应是作者苏轼的想像:河豚一捞, 料理好后,用蒌蒿和芦芽一炖,真是令人食指大动。观画时想的却是春天的美食,东坡的思 考回路不得不令人叹服。 苏轼爱好美食,固然有其兴趣在于美食,如果不是真爱,也不会发明东坡肉,东坡肘子 等菜式。苏轼晚年被贬海南,天涯海角蛮荒之地,这是宋朝仅比满门抄斩轻一级的刑法,恐 怕一辈子就留在那里,论谁都不想到哪里去。然而著名的美食家苏东坡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 事业:他发现海南的牡蛎鲜美异常。他在信中告诉自己的儿子:千万别对朝中其他人说,一神坛之下的苏东坡 李想 5130519055 平时一直都比较喜欢苏轼,对他的诗文也有一些涉猎,又选了他的杂记《东坡志林》进 行阅读,便将新旧所得一并写出。 作为苏轼的“老乡”,一个四川眉山人,从小他的名字便在我的耳边萦绕不去,他也是 中国古代众多大家之中,我感觉离我最近的一个。文人中有的总是居庙堂之上,其文意非心 怀天下者不可尽得;有的常年行伍之中,其诗文的读者里,边塞的肃杀又有几人真正感受过。 至于苏轼,人生大起大落。少年得志,文动天下,乌台诗案之后,几乎一直处在帝国的权力 中心之外。然而生性旷达,于苦中而又常自得其乐。他的诗文有时遗世独立,超乎万物之外, 有时壮怀激烈,大浪淘尽千古风流,更多时候则是闲静淡然,豪放不羁,于柴米油盐等生活 琐事中寄托自我。在苏轼中探寻,渐渐地他不再是那个位居神坛之上的文豪,他更多的是一 个好玩又有趣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苏轼 “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只得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岭 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 辞,而东坡则不然,一如既往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贬谪之怨在苏东坡这里被放逐到了岭 南的风土人情之中。再来看看他所关注的“风物”,罗浮山,卢橘,杨梅,荔枝。卢橘在诗 中指枇杷。全诗的主角可是岭南的水果。古人多以美酒抒发不得志之感慨,借酒浇愁。有如 “五花马,千金裘,乎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苏轼在此,把自己满腹的苦水寄托在 了甜蜜的水果上,顿觉有趣。 苏轼在任何时候都对吃念念不忘。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题惠崇春江 晚景) 这是一首题画诗,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和尚所绘的鸭戏图而 作。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 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诗中每一句都不离 美食。首先,桃花可食,苏轼好友佛印还以桃花酿醋。春天的鸭肉,细嫩美味。蒌蒿与芦芽 正是鲜美之时。这些都是画中应当已经画出的,然而河豚却应是作者苏轼的想像:河豚一捞, 料理好后,用蒌蒿和芦芽一炖,真是令人食指大动。观画时想的却是春天的美食,东坡的思 考回路不得不令人叹服。 苏轼爱好美食,固然有其兴趣在于美食,如果不是真爱,也不会发明东坡肉,东坡肘子 等菜式。苏轼晚年被贬海南,天涯海角蛮荒之地,这是宋朝仅比满门抄斩轻一级的刑法,恐 怕一辈子就留在那里,论谁都不想到哪里去。然而著名的美食家苏东坡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 事业:他发现海南的牡蛎鲜美异常。他在信中告诉自己的儿子:千万别对朝中其他人说,一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