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初三二模试卷语文 016.5 基础·运用(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6分)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几千年前,当丝绸乘坐在骆驼的脊背之上,一路辗转向欧洲进发的时 候,它就已经成为了东方技术与文明的传播者。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 取丝、织绸了,其复杂工艺曾被中国长期(1n)断。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的品种中富起来,主 要分为绢、綺、锦三大类,其中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锦把蚕丝的优秀性能和美 术结合,使丝绸不再只是高贵的衣料,而成为了可以进行创作的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 涵和历史价值,彩响很是深远,我们可以从丝绸店常用的对联“ 经纶山海大文章”中,看出 业内对它的推崇。秦汉时期,丝织业得到了大发展,丝绸贸易也达到了空前的紫荣。在丝绸贸易的推动 下,中国和东西怦邦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得到了选一步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 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向西,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沿途豪(16ng)了诸多的城市 群及经济圈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乘坐( cheng) “里”字的第五笔是“一 B.乘坐( cheng) 里”字的第五笔是“|” C乘坐( cheng) 里”字的第五笔是“一” D.乘坐( cheng) “里”字的第五笔是“| (2)理解文意,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拢拢 B.拢垄 C.垄拢 D.垄垄 (3)结合文意,为文中丝绸店的对联选择上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驼铃古道丝绸路 B.银针绣出彩鸾飞 C.罗绮丛中花样新 D.锦绣乾坤真事业 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1)-(3)题(共5分) “或”,甲骨文由“戈”(表兵器)和“止”(脚趾,表示行进)组成,表示持 戈而行。由甲骨文可以看出,其造字本义是肩扛兵器,出征作战。而《说文 障或少夫 解字》在解释此字时,采用了《左传》中楚庄王的说法,认为能止息兵戈才 是真正的“武”。“止戈为或”的“贵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历经长期战争痛 苦所提炼出来的智慧。平天下之乱,除万民之害,①的战争是正义战; 而对外扩张,进行掠夺,_②的战争是非正义战◆。从“止戈为武”的战 哼了戳 争观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民族。“或”字 虽小,其中却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 火北蜀 尤载 (1)上文中提到《左传》,旁边这幅书法作品书写的就是《左传》中楚庄王说的 那段话。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笔画平正方整,蚕头雁尾。 B.结构动静相宜,稳中求变 保懿 C.章法参差错落,张弛有度 D.气韵生动自然,收放自如 z枯戈商 (2)根据语义,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侍强扶弱②诛暴凌弱1 北京市西城区 2016 年初三二模试卷 语 文 2016.5 一、基础·运用(共 23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 6 分)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几千年前,当丝绸乘.坐在骆驼的脊背之上,一路辗转向欧洲进发的时 候,它就已经成为了东方技术与文明的传播者。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 取丝、织绸了,其复杂工艺曾被中国长期(lǒng)断。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的品种丰富起来,主 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其中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锦把蚕丝的优秀性能和美 术结合,使丝绸不再只是高贵的衣料,而成为了可以进行创作的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 涵和历史价值,影响很是深远,我们可以从丝绸店常用的对联“ ,经纶山海大文章”中,看出 业内对它的推崇。秦汉时期,丝织业得到了大发展,丝绸贸易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丝绸贸易的推动 下,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 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向西,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沿途聚(lǒng)了诸多的城市 群及经济圈。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乘.坐(chéng) “里”字的第五笔是 “一” B.乘.坐(chéng) “ 里”字的第五笔是 “丨” C.乘.坐(chèng) “里”字的第五笔是 “一” D.乘.坐(chèng) “里”字的第五笔是 “丨” (2)理解文意,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拢 拢 B. 拢 垄 C. 垄 拢 D. 垄 垄 (3)结合文意,为文中丝绸店的对联选择上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驼铃古道丝绸路 B.银针绣出彩鸾飞 C.罗绮丛中花样新 D.锦绣乾坤真事业 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1)-(3)题(共 5 分) “武”,甲骨文由“戈”(表兵器)和“止”(脚趾,表示行进)组成,表示持 戈而行。由甲骨文可以看出,其造字本义是肩扛兵器,出征作战。而《说文 解字》在解释此字时,采用了《左传》中楚庄王的说法,认为能止息兵戈才 是真正的“武”。“止戈为武”的“贵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历经长期战争痛 苦所提炼出来的智慧。平天下之乱,除万民之害, ① 的战争是正义战; 而对外扩张,进行掠夺, ② 的战争是非正义战争。从“止戈为武”的战 争观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民族。“武”字 虽小,其中却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 (1)上文中提到《左传》,旁边这幅书法作品书写的就是《左传》中楚庄王说的 那段话。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笔画平正方整,蚕头雁尾。 B.结构动静相宜,稳中求变。 C.章法参差错落,张弛有度。 D.气韵生动自然, 收放自如。 (2)根据语义,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①恃强扶弱 ②诛暴凌弱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