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期 李京文,等:演化经济学展望 方面的研究。 律,其基本思想就是:改变个体认知或偏好能有效地 1.企业与产业共同演化 提高制度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后者的进步又能 主要考察企业与产业的知识创新、选择和扩散。进一步推动认知或偏好结构的改变。黄凯南构建了 产业是由企业构成的,微观企业的演化通过企业之一个包含结构变迁的多层级演化增长模型。分析结 间的互动影响到中观产业的演化,而产业又提供了果显示: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技术、制度和偏好的共同 企业的学习环境和选择环境,从而影响企业演化的作用。结构变迁不是经济增长的副产品,而是经济 方向。由此可见,企业之间的互动是联系企业与产演化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业演化的关键。在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模式中,另 可以看到,共同演化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思维方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家认知。企业家认知是企业式,它强调经济演化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动 家对企业的发展定位、所处环境、发展模式的一种判态性、复杂性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重要元素被加 断力。企业本质上是一个依从权威系统形成的生产人共同演化的模型中,其对现实的解释会更为有利。 和交易组织,因而企业家是企业最关键的资源。企 业家认知是企业演变的核心动力,企业家在很大程 三、演化经济学的展望 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学习或者搜寻模式。 (一)加强不同分支的交流 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模式将达尔文主义的分析 迄今为止,演化经济学主要以经验研究为主,大 框架作用于多个层级中(个体、企业、产业),在多层量使用比较的、历史的、统计的制度的和解释学的 级的演化中不同层级之间的学习过程和选择过程是方法论,而在理论硏究方面严重滞后。这种理论研 相互影响的,并且是采用共同演化的方式。随着层究远远落后于经验研究的趋势导致演化经济学范式 级的不断提升、层级内容的不断丰富,影响企业和产的自我紧张和分裂。日前公认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 业共同演化的因素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虽然支有:凡勃伦传统的老制度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奥地 说,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之中,利学派,法国调节学派,复杂经济学,演化博弈论。这 但是它的提出成功地打通了微观和宏观演化的桥梁。些分支缺乏统一的关于演化闸释的框架,彼此较为独 2.技术、制度和产业共同演化 立的发展。这种局面不利于演化经济学走向一体化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技术、制度是分别与产 因此,演化经济学需要一些更为一体化的研究团 业相互关联的。事实上,技术和制度之间的关系也队,这些团队能在一些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 并非彼此独立,相反,可以看作是一个硬币的两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加强不同分支的交流与合作。 面。眭纪刚等探索了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在 (二)加强跨学科之间的合作 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产业发展初 演化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需要更多的合作, 期,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成长期,技这不仅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当前,社会科学不同 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例如:为理解演化 产业发展的保障,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会推动的本质与机理,需要重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查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技术和制度的发展又进一步推阅生物学中关于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为理解经济 动了产业的演化发展。三者的共同演化过程可以看危机,需要回顾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为理解市场是 作是动态且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周小亮等认为:技如何运作的,需要摒弃空洞的理性声明而深入心理 术、制度和经济的协同演化模型更符合现实情况,并学或者其他学科进行钻研;为理解为何经济学走错 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技术创新了方向,需要领会哲学和经济学意识形态之间的关 和制度创新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4。 系。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事物大多是多 3.认知、技术和制度共同演化 维度的,而单一的学科仅仅只能认识到事物的一部 主流经济学中对经济行为主体的一个经典假设分维度,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也仅仅具有该学科上的 是:经济行为主体在既定的偏好和给定的物质资源意义。这也意味着对经济学课程的重新组合,特别 约束下,寻求行为、决策的最优解。从中可以看出,是提高哲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知名的经济学家,如 经济行为主体,如企业家、消费者的偏好是外在给定洛克、休莫、凯恩斯、马克思、奈特等都是哲学家。这 的,其主观能动性被剥夺了。最近的研究中开始重种现象并非巧合,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 视个体认知或偏好与制度、技术之间的共同演化规sc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哲学的每一次革命都会催生第 5 期 李京文,等 :演化经济学展望 39 方面的研究。 1 . 企业与产业共同演化 主要考察企业与产业的知识创新、选择和扩散。 产业是由企业构成的,微观企业的演化通过企业之 间的互动影响到中观产业的演化,而产业又提供了 企业的学习环境和选择环境,从而影响企业演化的 方向。由此可见,企业之间的互动是联系企业与产 业演化的关键。在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模式中,另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家认知。企业家认知是企业 家对企业的发展定位、所处环境、发展模式的一种判 断力。企业本质上是一个依从权威系统形成的生产 和交易组织,因而企业家是企业最关键的资源。企 业家认知是企业演变的核心动力,企业家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学习或者搜寻模式。 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模式将达尔文主义的分析 框架作用于多个层级中(个体、企业、产业),在多层 级的演化中不同层级之间的学习过程和选择过程是 相互影响的,并且是采用共同演化的方式。随着层 级的不断提升、层级内容的不断丰富,影响企业和产 业共同演化的因素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虽然 说 ,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之中, 但是它的提出成功地打通了微观和宏观演化的桥梁。 2 . 技术、制度和产业共同演化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技术、制度是分别与产 业相互关联的。事实上,技术和制度之间的关系也 并非彼此独立,相 反 ,可以看作是一个硬币的两 面[42]。眭纪刚等探索了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在 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产业发展初 期 ,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成长期,技 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42]。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 产业发展的保障,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会推动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技术和制度的发展又进一步推 动了产业的演化发展。三者的共同演化过程可以看 作是动态且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周小亮等认为:技 术、制度和经济的协同演化模型更符合现实情况,并 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技术创新 和制度创新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43]。 3 . 认知、技术和制度共同演化 主流经济学中对经济行为主体的一个经典假设 是:经济行为主体在既定的偏好和给定的物质资源 约束下,寻求行为、决策的最优解。从中可以看出, 经济行为主体,如企业家、消费者的偏好是外在给定 的,其主观能动性被剥夺了。最近的研究中开始重 视个体认知或偏好与制度、技术之间的共同演化规 律,其基本思想就是:改变个体认知或偏好能有效地 提高制度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后者的进步又能 进一步推动认知或偏好结构的改变。黄凯南构建了 一个包含结构变迁的多层级演化增长模型。分析结 果显示: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技术、制度和偏好的共同 作用。结构变迁不是经济增长的副产品,而是经济 演化增长的重要驱动力[44]。 可以看到,共同演化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思维方 式 ,它强调经济演化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动 态性、复杂性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重要元素被加 入共同演化的模型中,其对现实的解释会更为有利。 三、演化经济学的展望 (一) 加强不同分支的交流 迄今为止,演化经济学主要以经验研究为主,大 量使用比较的、历史的、统计的、制度的和解释学的 方法论 ,而在理论研究方面严重滞后。这种理论研 究远远落后于经验研究的趋势导致演化经济学范式 的自我紧张和分裂。 目前公认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 支有:凡勃伦传统的老制度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奥地 利学派,法国调节学派,复杂经济学,演化博弈论。这 些分支缺乏统一的关于演化阐释的框架,彼此较为独 立的发展。这种局面不利于演化经济学走向一体化。 因此,演化经济学需要一些更为一体化的研究团 队,这些团队能在一些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 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加强不同分支的交流与合作[45]。 (二) 加强跨学科之间的合作 演化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需要更多的合作, 这不仅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当前,社会科学不同 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46],例如:为理解演化 的本质与机理,需要重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查 阅生物学中关于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为理解经济 危机,需要回顾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为理解市场是 如何运作的,需要摒弃空洞的理性声明而深入心理 学或者其他学科进行钻研;为理解为何经济学走错 了方向,需要领会哲学和经济学意识形态之间的关 系。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事物大多是多 维度的 ,而单一的学科仅仅只能认识到事物的一部 分维度 ,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也仅仅具有该学科上的 意义。这也意味着对经济学课程的重新组合,特别 是提高哲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知名的经济学家,如 洛克、休莫、凯恩斯、马克思、奈特等都是哲学家。这 种现象并非巧合,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 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哲学的每一次革命都会催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