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八层胜5 a)直插法 (b)斜插法 (c)错误方法 图5-31 插入式振捣器操作示意图 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入过慢,上部混凝土先捣实,就会阻止下部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多余的水分向上逸 出;拔得过快,周围混凝土来不及填铺振捣棒留下的孔洞,将在每一层混凝土的上半部留下只有砂浆而无 骨料的砂浆柱,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均匀,可将振捣棒上下抽动,抽动幅度为 5~10cm。振捣棒的插入深度,在振捣第一层混凝土时,以振捣器头部不碰到基岩或老混凝土面,但相 距不超过5cm为宜;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则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使上下两层结合良好。在斜坡上 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仍应垂直插入,并且应先振低处,再振高处,否则在振捣低处的混凝土时,已捣实 的高处混凝土会自行向下流动,致使密实性受到破坏。软轴振捣棒插入深度为棒长的3/4,过深软轴和 振捣棒结合处容易损坏。 振捣棒在每一孔位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水分和气泡不再逸出并开始泛浆为准。振捣 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石子类型及最大粒径、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有关,一般为20~30s。振捣时间过长, 不但降低工效,且使砂浆上浮过多,石子集中下部,混凝土产生离析,严重时,整个浇筑层呈“千层饼 状态 振捣器的插入间距控制在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以内,实际操作时也可根据振捣后在混凝土表面留 下的圆形泛浆区域能否在正方形排列(直线行列移动)的4个振捣孔径的中点(图5-32(a)中的A、B、C D点〕,或三角形排列(交错行列移动)的3个振捣孔位的中点〔图5-32(b中的A、B、C、D、E、F点 相互衔接来判断。在模板边、预埋件周围、布置有钢筋的部位以及两罐(或两车)混凝土卸料的交界处,宜 适当减少插入间距,以加强振捣,但不宜小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并注意不能触及钢筋、模板及 预埋件。 图 振捣孔位布置 (a)正方形分布(b)三角形分布 教师签名: 第_13页教师签名: 第 13 页 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入过慢,上部混凝土先捣实,就会阻止下部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多余的水分向上逸 出;拔得过快,周围混凝土来不及填铺振捣棒留下的孔洞,将在每一层混凝土的上半部留下只有砂浆而无 骨料的砂浆柱,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均匀,可将振捣棒上下抽动,抽动幅度为 5~10cm。振捣棒的插入深度,在振捣第一层混凝土时,以振捣器头部不碰到基岩或老混凝土面,但相 距不超过 5cm 为宜;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则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cm 左右,使上下两层结合良好。在斜坡上 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仍应垂直插入,并且应先振低处,再振高处,否则在振捣低处的混凝土时,已捣实 的高处混凝土会自行向下流动,致使密实性受到破坏。软轴振捣棒插入深度为棒长的3/4,过深软轴和 振捣棒结合处容易损坏。 振捣棒在每一孔位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水分和气泡不再逸出并开始泛浆为准。振捣 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石子类型及最大粒径、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有关,一般为 20~30s。振捣时间过长, 不但降低工效,且使砂浆上浮过多,石子集中下部,混凝土产生离析,严重时,整个浇筑层呈“千层饼” 状态。 振捣器的插入间距控制在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 1.5 倍以内,实际操作时也可根据振捣后在混凝土表面留 下的圆形泛浆区域能否在正方形排列(直线行列移动)的 4 个振捣孔径的中点〔图 5-32(a)中的 A、B、C、 D 点〕,或三角形排列(交错行列移动)的 3 个振捣孔位的中点〔图 5-32(b)中的 A、B、C、D、E、F 点〕 相互衔接来判断。在模板边、预埋件周围、布置有钢筋的部位以及两罐(或两车)混凝土卸料的交界处,宜 适当减少插入间距,以加强振捣,但不宜小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 1/2,并注意不能触及钢筋、模板及 预埋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