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王引之:“謂安靜不犯,不失其正。”是釋“貞”為“靜”。定、固、靜,意 義相近,都是不動的意思 其三,“艱貞无咎”之“艱貞”,複辭同義,“貞”是貞定不變,“艱”也當讀 為“限”,義為限止不動。 所謂“艱貞,无咎”與“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其義本同。“艱貞”指保持、 信守誠信;“勿恤其孚”,指不要中止其誠信,不要拋棄其誠信。一正一反,相互 對比。“无咎”、“于食有福”則是效應,則是事實的證明。所以,《泰》卦九 三爻辭“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是說:堅守不變,沒有咎害;不拋 棄誠信,在吃的方面就會有福慶。其正反為說,強調的是對“孚”的堅守,與 什麽“艱難”、“占問”、“憂恤”並沒有什麽關係。 “艱”,帛書本作“根”,也是“限”的借字。鄧球伯以“根”為本字,訓 為“始”,顯誤 釋“利艱貞 利艱貞”之說三見於《周易》本經。一是《噬嗑》卦的九四爻辭,二是《大 畜》卦的九三爻辭,三是《明夷》卦的卦辭 我們先來看《噬嗑》卦的九四爻辭:“噬乾肺,得金矢,利艱貞,吉。 《小象傳》:“‘利艱貞,吉’,未光也。”這一解釋,後人並不理解。如陸績 (187-219)注:“噬肺雖復艱難,終得申其剛直,雖獲正吉,未為光大也。” 王肅(195-256)注:“君子于味必思其毒,于利必備其難。”王弼注:“‘噬 乾肺’而得剛直,可以利於堅貞之吉,未足以盡通理之道也。”孔穎達疏“‘利 艱貞吉’者,既得剛直,利益艱難,守貞正之吉,猶未能光大通理之道,故《象》 云‘未光’也。”他們都是將“艱”訓為“艱難”,將“貞”訓為“剛直” “堅貞”、“貞正”,將爻辭斷句為“噬乾肺,得金矢,利艱,貞吉”。 現代疑古派的看法又有不同。髙亨說:“貞,占問。艱貞,占問艱難之事。 爻辭言以齒咬帶骨之乾肉而得銅箭頭,是吃肉而遇艱難,然棄其骨與箭頭,仍有 肉吃。故筮遇此爻,占問艱難之事有利,而歸於吉。”·李鏡池注:“‘利艱貞'’即 旱占吉利,糧食可望豐收。從吃肉順便說及農業。”其說與髙亨有同有異。同的 是他們都以“貞”為“占問”;不同的是,髙亨仍以“艱”為“艱難”,而李鏡池 則將“艱”讀為了“嘆”。在疑古的路上,李鏡池較之髙亨,走得更遠 υ王引之:《經義述聞·周易上》,《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174冊,286頁。 虞氏說‘貞’有二義:失位者以之正為貞,得位者以不動為貞。”(曹元弼:《複禮堂 文集》,106頁,中華文史叢書之四十六,民國六年刊本影印,華文書局) 豇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文物》1984年第3期,第 5真 s3鄧球伯:《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1頁。 3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五,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5胡居仁:《易像鈔》卷八引,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王弼注、孔穎逹疏:《周易註疏》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79年,第222-223頁 5李鐃池:《周易通義》,第44頁。7 王引之:“謂安靜不犯,不失其正。”50是釋“貞”為“靜”。定、固、靜,意 義相近,都是不動的意思。51 其三,“艱貞无咎”之“艱貞”,複辭同義,“貞”是貞定不變,“艱”也當讀 為“限”,義為限止不動。 所謂“艱貞,无咎”與“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其義本同。“艱貞”指保持、 信守誠信;“勿恤其孚”,指不要中止其誠信,不要拋棄其誠信。一正一反,相互 對比。“无咎”、“于食有福”則是效應,則是事實的證明。所以,《泰》卦九 三爻辭“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是說:堅守不變,沒有咎害;不拋 棄誠信,在吃的方面就會有福慶。其正反為說,強調的是對 “孚”的堅守,與 什麽“艱難”、“占問”、“憂恤”並沒有什麽關係。 “艱”,帛書本作“根”,52也是“限”的借字。鄧球伯以“根”為本字,訓 為“始”,顯誤。53 三、釋“利艱貞” “利艱貞”之說三見於《周易》本經。一是《噬嗑》卦的九四爻辭,二是《大 畜》卦的九三爻辭,三是《明夷》卦的卦辭。 我們先來看《噬嗑》卦的九四爻辭:“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小象傳》:“‘利艱貞,吉’,未光也。”這一解釋,後人並不理解。如陸績 (187-219)注:“噬胏雖復艱難,終得申其剛直,雖獲正吉,未為光大也。”54 王肅(195-256)注:“君子于味必思其毒,于利必備其難。”55王弼注:“‘噬 乾胏’而得剛直,可以利於堅貞之吉,未足以盡通理之道也。”孔穎達疏:“‘利 艱,貞吉’者,既得剛直,利益艱難,守貞正之吉,猶未能光大通理之道,故《象》 云‘未光’也。” 56他們都是將“艱”訓為“艱難”,將“貞”訓為“剛直”、 “堅貞”、“貞正”,將爻辭斷句為“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現代疑古派的看法又有不同。高亨說:“貞,占問。艱貞,占問艱難之事。 爻辭言以齒咬帶骨之乾肉而得銅箭頭,是吃肉而遇艱難,然棄其骨與箭頭,仍有 肉吃。故筮遇此爻,占問艱難之事有利,而歸於吉。”57李鏡池注:“‘利艱貞’即 旱占吉利,糧食可望豐收。從吃肉順便說及農業。”58其說與高亨有同有異。同的 是他們都以“貞”為“占問”;不同的是,高亨仍以“艱”為“艱難”,而李鏡池 則將“艱”讀為了“暵”。在疑古的路上,李鏡池較之高亨,走得更遠。 50 王引之:《經義述聞·周易上》,《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群經總義類,174 冊,286 頁。 51 “虞氏說‘貞’有二義:失位者以之正為貞,得位者以不動為貞。”(曹元弼:《複禮堂 文集》,106 頁,中華文史叢書之四十六,民國六年刊本影印,華文書局) 52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文物》1984 年第 3 期,第 5 頁。 53 鄧球伯:《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 221 頁。 54 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五,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55 胡居仁:《易像鈔》卷八引,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56 王弼注、孔穎達疏:《周易註疏》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57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79 年,第 222-223 頁。 58 李鏡池:《周易通義》,第 44 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