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不過,高亨、李鏡池以“利艱貞”為句,較之古注,是為進步。因為“利艱 貞”在《周易》本經中三見,當為成辭。以“利艱”為句,在《大畜》九三爻辭 和《明夷》卦卦辭中,明顯得不到支持 如上所述,“艱”當讀為“限”,義為限止;“貞”是貞定不變,固定不動。“艱 貞”’,複辭同義,都是限止不動的意思。《噬嗑》卦九四爻辭“噬乾肺,得金矢, 利艱貞,吉”是說:啃帶骨頭的幹肉,啃出了銅制的箭頭利於限止不動,吉利 “噬幹肺”而“得金矢”,說明用“獄”遇到了挑戰,岀現了嚴重的問題。“利 艱貞,吉”是說停止下來則有利;不能冒險,不能莽撞,慎重、小心,才是上策。 《小象傳》云:“‘利艱貞,吉’,未光也。”是說以“艱貞”為“利”,以 限止為“利”,為“吉”,說明治“獄”之路“未光(廣)”,用“獄”還得謹 慎。表現出來的應該是慎刑的思想。 “艱”,帛書本作“根”,也是“限”的借字。鄧球伯以“根”為本字,訓 為“始”,顯誤阜陽漢簡本作“鹲”,是“艱”的異體,也是“限”的借字。 今本的“利艱貞,吉”,帛書本作“艱貞,吉”,少了一“利”字。從文義 而言,似乎更好。故張立文選擇“從帛書”。¨但阜陽漢簡本等也與今本一樣,都 有“利”字。“可見帛書本是脫一“利”字。 《大畜》卦九三爻辭:“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虞翻注:“謂二已變,三在坎中,故‘利艱貞吉’。”李道平解釋:“ 已變正,三在坎中,坎險為‘艱’,得正為“貞’,故‘利艱貞吉’。”"這是 說《大畜》卦≡的第二爻由陽變為陰,《大畜》卦≡就變成了《賁》卦≡。這樣第 二爻由九二變成了六二,由不當位變成了居中得正,因此稱“貞”;而《賁》卦 圭的六二、九三、六四為互卦坎≡,坎為險,所以稱“艱”。這樣,他不但交代 “艱”、“貞”的由來;更告訴我們,是由於《賁》卦之六二居中得正,才有 其“吉”。其斷句應該是“利艱,貞吉”。由此看來,虞翻本多一“吉 非無心之失,是有其理據的。 王弼注:“履當其位,進得其時,在乎通路,不憂險厄,故‘利艱貞’也。” 孔穎達:“‘利艱貞’者,‘履當其位,進得其時,在乎通路,不憂險厄’,故 宜利艱難而貞正也。若不值此時,雖平易守正而尚不可,況艱難而欲行正乎?” 他們是將“利艱貞”解為宜艱難而守貞正。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文物》1984年第3期,第 7頁 60鄧球伯:《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9頁。 中國文物研究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省阜陽市博物館:《阜陽漢簡〈周易〉釋文》,《道家 文化研究》第18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第27頁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文物》1984年第3期,第 7頁。 63張立文:《帛書周易註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99頁。 θ中國文物研究所古文獻硏究室、安徽省阜陽市博物館:《阜陽漢簡〈周易〉釋文》,《道家 文化研究》第18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第27頁。 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六,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279頁 王弼注、孔穎逹疏:《周易註疏》卷五,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8 不過,高亨、李鏡池以“利艱貞”為句,較之古注,是為進步。因為“利艱 貞”在《周易》本經中三見,當為成辭。以“利艱”為句,在《大畜》九三爻辭 和《明夷》卦卦辭中,明顯得不到支持。 如上所述,“艱”當讀為“限”,義為限止;“貞”是貞定不變,固定不動。“艱 貞”,複辭同義,都是限止不動的意思。《噬嗑》卦九四爻辭“噬乾胏,得金矢, 利艱貞,吉”是說:啃帶骨頭的幹肉,啃出了銅制的箭頭,利於限止不動,吉利。 “噬幹胏”而“得金矢”,說明用“獄”遇到了挑戰,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利 艱貞,吉”是說停止下來則有利;不能冒險,不能莽撞,慎重、小心,才是上策。 《小象傳》云:“‘利艱貞,吉’,未光也。”是說以“艱貞”為“利”,以 限止為“利”,為“吉”,說明治“獄”之路“未光(廣)”,用“獄”還得謹 慎。表現出來的應該是慎刑的思想。 “艱”,帛書本作“根”,59也是“限”的借字。鄧球伯以“根”為本字,訓 為“始”,顯誤。60阜陽漢簡本作“囏”,61是“艱”的異體,也是“限”的借字。 今本的“利艱貞,吉”,帛書本作“艱貞,吉”,少了一“利”字。62從文義 而言,似乎更好。故張立文選擇“從帛書”。63但阜陽漢簡本等也與今本一樣,都 有“利”字。64可見帛書本是脫一“利”字。 《大畜》卦九三爻辭:“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虞翻注:“謂二已變,三在坎中,故‘利艱貞吉’。” 65李道平解釋:“二 已變正,三在坎中,坎險為‘艱’,得正為‘貞’,故‘利艱貞吉’。”66這是 說《大畜》卦 的第二爻由陽變為陰,《大畜》卦 就變成了《賁》卦 。這樣第 二爻由九二變成了六二,由不當位變成了居中得正,因此稱“貞”;而《賁》卦 的六二、九三、六四為互卦坎☵,坎為險,所以稱“艱”。這樣,他不但交代 “艱”、“貞”的由來;更告訴我們,是由於《賁》卦 之六二居中得正,才有 其“吉”。其斷句應該是“利艱,貞吉”。由此看來,虞翻本多一“吉”字,並 非無心之失,是有其理據的。 王弼注:“履當其位,進得其時,在乎通路,不憂險厄,故‘利艱貞’也。” 孔穎達:“‘利艱貞’者,‘履當其位,進得其時,在乎通路,不憂險厄’,故 宜利艱難而貞正也。若不值此時,雖平易守正而尚不可,況艱難而欲行正乎?” 67他們是將“利艱貞”解為宜艱難而守貞正。 59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文物》1984 年第 3 期,第 7 頁。 60 鄧球伯:《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 309 頁。 61 中國文物研究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省阜陽市博物館:《阜陽漢簡〈周易〉釋文》,《道家 文化研究》第 18 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年,第 27 頁。 62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文物》1984 年第 3 期,第 7 頁。 63 張立文:《帛書周易註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499 頁。 64 中國文物研究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省阜陽市博物館:《阜陽漢簡〈周易〉釋文》,《道家 文化研究》第 18 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年,第 27 頁。 65 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六,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66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94 年,第 279 頁。 67 王弼注、孔穎達疏:《周易註疏》卷五,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