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刘光胜:帛书《易传》成书问题新探 3.帛本《系辞》和今本《系辞》的关系 三、帛书《易传》的成书过程 关于帛本《系辞》和今本《系辞》的关系,学界存在两种截 1.帛书《易传》的整体形成 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今本《系辞》抄录了《衷》的文字,乃 《二三子问》、《衷》、《要》三篇都有对五行的论说。我们是根据帛书《系辞》、《衷》和《要》篇改编纂辑而成D;另 检索《论语》、《周易》、《孔子家语》等传世文献,虽然《孔子家种认为,帛本《系辞》是对今本《系辞》的节录“。针对第 语·五帝》和《观乡射》两篇有孔子对五行的论述,但都没有一种说法,李学勤师曾提出了两条反证。第二种说法 孔子用五行解易的记载,因此,帛书《易传》中五行解易的作的主要证据是《要》和《衷》两篇引述《系辞》作为立论依据,比 法应属于孔子后学。思想的融合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从如《衷》篇“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一段三次皆称“易曰”,不称 个侧面说明帛书《易传》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子曰”6。如果此说成立,同样在《衷》这一篇的第34 《二三子问》和《衷》都有对《坤》卦六四爻辞“括囊,无咎”与上行,引用《系辞》的内容,为何用“子日”而不用“易曰”?具体 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论述,《二三子问》和《要》篇到《衷》篇“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一段来说,这种说法看似合 都有对鼎卦九四爻辞“鼎折足,覆公悚,其形渥,凶”的论述,理、实际上,《衷》篇不仅是引用了这一小段,而是连续引用了 《衷》和《昭力》两篇都有对“文人”和“武夫”的阐述。这些阐《系辞下》第七、八九章大约470个字的内容,引用的内容竟 发彼此间的主旨一致,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切在帛书整超过了原文,这样多的引用不要说儒家,就是包括其他先秦 体形成之时,它们有一个整体性的思想体系。 诸子在内,也是很少见的。 秦代的焚书坑儒和《挟书律》的颁布,对儒学是一次重大 帛书底本《系辞》(竹简本)和今本《系辞》源于同一祖本 的打击。此后是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动荡不安,至汉的不同传本,主要理由如下 惠帝四年才废除《挟书律》,因此从秦代到汉初,儒学发展都 第一,如上文所述,从帛书《系辞》后半部分到《要》篇前 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李学勤先生认为:“汉初 半部分,包括《衷》篇在内,竹简本的编联存有问题 竹简帛书种种佚籍,大多是自先秦幸存下来的书籍的抄本 第二,先秦常见的文体是经说体,前面是经,后面是说 所以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学术的面貌而且可以由之上溯先弟 子用说来解释先生的经。按照这种体例,应该《系辞》的内 秦学术,关系到学术史上的好多重大问题。5根据目前出容在前,《衷》篇的内容在后才对,而《衷》的体例恰恰与之相 土的《挟书律》施行期内的墓葬书籍均未超出《挟书律》的范反不符合先秦的经说体体例。更为重要的是,《衷》、《要》篇 围来看,《挟书律》的施行是很严格的,因此,我们认为帛书中所有今本《系辞》的段落,无一重复地出现于帛书《系辞》 《易传》的整体形成在秦代《挟书律》施行之前 中这只能说明是竹简本《系辞》散乱到《衷》篇、《要》篇,而不 帛书《易传》竹简底本的散乱与整理 是相反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 第三,帛书《易传》的出土证明,在一定时期的某些《易 骄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传》传本中,《说卦》的前三章不属于《说卦》。宋代的周燔和 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从战国初期到汉初,儒前苏联的舒茨基都看到了《说卦》前三章有自己的特点,不同 家易学一直在流传,《新语》、《韩诗外传》都称引过《系辞》,因于后面几章,认为这三章属于《系辞》9 此,汉初肯定有《系辞》的本子在流传。马王堆三号墓的墓主 我们推测:竹简本《系辞》在成篇以后,在被散乱之前,实 可能是长沙相国轨侯利仓之子,利仓家族应该有足够的人际上包含了帛书《易传》中所有今本《系辞》的内容,同时还 力、财力找到一个完整的《系辞》本子,并对帛书《系辞》竹简括今本《说卦》的前三章。也就是说,散乱前的竹简本《系辞》 底本进行整理,利仓家族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在先秦儒家和今本的关系是源于同一祖本的不同传本,它的成书时间和 的《易》学传承中,到臂子弓时,《易》学就传到了楚地。郭店今本应大致相同,在战国中期以前。由于利仓家族没有对帛 简、上博简"的出土证明了战国中后期有学者在南方传易。书《易传》竹简底本进行整理所以今天我们见到的帛书《系 战国末期荀子曾在兰陵传易,汉初的淮南九师著有《淮南道辞》应是竹简本《系辞》散乱到《衷》《要》篇后的原貌。 训》十二篇,可以说从战国到汉初,易学在南方传播兴盛,学 4.帛书成书时间补证 者不乏其人。利仓家族为什么找一个对易学知之甚少的抄 对帛书《易传》中的重要词语进行时代考察,是判断帛书 手呢?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易传》竹简底本的损坏并不十分《易传》成书年代的重要方法。《缪和》篇曰:“子曰:明王 严重,而目前帛书《易传》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帛书《易传》本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然,立为判辟,以散其群党,执为赏庆爵 是由孔门后学笔记形式的材料汇编而成,章节之间的联系并列,以劝天下群臣黔首男女。”梁韦弦先生认为“黔首’一语 不十分紧密,因此,帛书底本虽有脱漏散乱,利仓家族认为它当确为秦统一中国后改制度、易服色的产物,汉以后做为 还没有残损到必须对它进行重新校对的程度,同样也不需要种历史遗迹仍有残留。如果这一点能够确立,则帛书《缪和》 找一个易学学者对它进行整理。我们推测,今天见到的帛本篇的最后写定年代不会早于秦统一之前即可确定。”对此 《易传》保留着竹简散乱后的原貌,利仓家族没有对帛书《易于豪亮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黔首”一词最早见于《战 传》竹简底本进行整理,如果有整理,那也只是抄写而已。 国策·魏策·魏惠王死》章,因而推定帛书《易传》是战国晚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刘光胜 :帛书《易传》成书问题新探 三、帛书《易传》的成书过程 1. 帛书《易传》的整体形成 《二三子问》《、衷》《、要》三篇都有对五行的论说。我们 检索《论语》《、周易》《、孔子家语》等传世文献 ,虽然《孔子家 语 ·五帝》和《观乡射》两篇有孔子对五行的论述 ,但都没有 孔子用五行解易的记载 ,因此 ,帛书《易传》中五行解易的作 法应属于孔子后学。思想的融合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这从 一个侧面说明帛书《易传》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 , 《二三子问》和《衷》都有对《坤》卦六四爻辞“括囊 ,无咎”与上 六爻辞“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的论述《, 二三子问》和《要》篇 都有对鼎卦九四爻辞“鼎折足 ,覆公 ,其形渥 ,凶”的论述 , 《衷》和《昭力》两篇都有对“文人”和“武夫”的阐述。这些阐 发彼此间的主旨一致 ,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切 ,在帛书整 体形成之时 ,它们有一个整体性的思想体系。 秦代的焚书坑儒和《挟书律》的颁布 ,对儒学是一次重大 的打击。此后是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 ,社会动荡不安 ,至汉 惠帝四年才废除《挟书律》,因此从秦代到汉初 ,儒学发展都 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李学勤先生认为 “: 汉初的 竹简帛书种种佚籍 ,大多是自先秦幸存下来的书籍的抄本 , 所以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学术的面貌 ,而且可以由之上溯先 秦学术 ,关系到学术史上的好多重大问题。”[5 ]8根据目前出 土的《挟书律》施行期内的墓葬书籍均未超出《挟书律》的范 围来看《, 挟书律》的施行是很严格的 ,因此 ,我们认为帛书 《易传》的整体形成在秦代《挟书律》施行之前。 2. 帛书《易传》竹简底本的散乱与整理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云“: 孔子传《易》于瞿 ,瞿传楚人 臂子弘 ,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 ,疵传燕人周子家竖 ,竖传淳 于人光子乘羽 ,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从战国初期到汉初 ,儒 家易学一直在流传《, 新语》《、韩诗外传》都称引过《系辞》,因 此 ,汉初肯定有《系辞》的本子在流传。马王堆三号墓的墓主 可能是长沙相国轪侯利仓之子⑨ ,利仓家族应该有足够的人 力、财力找到一个完整的《系辞》本子 ,并对帛书《系辞》竹简 底本进行整理 ,利仓家族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 在先秦儒家 的《易》学传承中 ,到臂子弓时《, 易》学就传到了楚地。郭店 简、上博简⑩的出土证明了战国中后期有学者在南方传易。 战国末期荀子曾在兰陵传易λϖ,汉初的淮南九师著有《淮南道 训》十二篇 ,可以说从战国到汉初 ,易学在南方传播兴盛 ,学 者不乏其人。利仓家族为什么找一个对易学知之甚少的抄 手呢 ? 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易传》竹简底本的损坏并不十分 严重 ,而目前帛书《易传》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帛书《易传》本 是由孔门后学笔记形式的材料汇编而成 ,章节之间的联系并 不十分紧密 ,因此 ,帛书底本虽有脱漏散乱 ,利仓家族认为它 还没有残损到必须对它进行重新校对的程度 ,同样也不需要 找一个易学学者对它进行整理。我们推测 ,今天见到的帛本 《易传》保留着竹简散乱后的原貌 ,利仓家族没有对帛书《易 传》竹简底本进行整理 ,如果有整理 ,那也只是抄写而已。 3. 帛本《系辞》和今本《系辞》的关系 关于帛本《系辞》和今本《系辞》的关系 ,学界存在两种截 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 ,今本《系辞》抄录了《衷》的文字 ,乃 是根据帛书《系辞》《、衷》和《要》篇改编纂辑而成[6 ]73288 ;另一 种认为 ,帛本《系辞》是对今本《系辞》的节录[7 ]1342141 。针对第 一种说法 ,李学勤师曾提出了两条反证[5 ]2482251 。第二种说法 的主要证据是《要》和《衷》两篇引述《系辞》作为立论依据 ,比 如《衷》篇“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一段三次皆称“易曰”,不称 “子曰”[8 ]55261 。如果此说成立 ,同样在《衷》这一篇的第 34 行 ,引用《系辞》的内容 ,为何用“子曰”而不用“易曰”? 具体 到《衷》篇“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一段来说 ,这种说法看似合 理 ,实际上《, 衷》篇不仅是引用了这一小段 ,而是连续引用了 《系辞下》第七、八、九章大约 470 个字的内容 ,引用的内容竟 超过了原文 ,这样多的引用 ,不要说儒家 ,就是包括其他先秦 诸子在内 ,也是很少见的。 帛书底本《系辞》(竹简本) 和今本《系辞》源于同一祖本 的不同传本 ,主要理由如下 : 第一 ,如上文所述 ,从帛书《系辞》后半部分到《要》篇前 半部分 ,包括《衷》篇在内 ,竹简本的编联存有问题。 第二 ,先秦常见的文体是经说体 ,前面是经 ,后面是说 , 弟子用说来解释先生的经。按照这种体例 ,应该《系辞》的内 容在前《, 衷》篇的内容在后才对 ,而《衷》的体例恰恰与之相 反 ,不符合先秦的经说体体例。更为重要的是《, 衷》《、要》篇 中所有今本《系辞》的段落 ,无一重复地出现于帛书《系辞》 中 ,这只能说明是竹简本《系辞》散乱到《衷》篇《、要》篇 ,而不 是相反。 第三 ,帛书《易传》的出土证明 ,在一定时期的某些《易 传》传本中《, 说卦》的前三章不属于《说卦》。宋代的周燔和 前苏联的舒茨基都看到了《说卦》前三章有自己的特点 ,不同 于后面几章 ,认为这三章属于《系辞》λω。 我们推测 :竹简本《系辞》在成篇以后 ,在被散乱之前 ,实 际上包含了帛书《易传》中所有今本《系辞》的内容 ,同时还包 括今本《说卦》的前三章。也就是说 ,散乱前的竹简本《系辞》 和今本的关系是源于同一祖本的不同传本 ,它的成书时间和 今本应大致相同 ,在战国中期以前。由于利仓家族没有对帛 书《易传》竹简底本进行整理 ,所以今天我们见到的帛书《系 辞》应是竹简本《系辞》散乱到《衷》《、要》篇后的原貌。 4. 帛书成书时间补证 对帛书《易传》中的重要词语进行时代考察 ,是判断帛书 《易传》成书年代的重要方法。《缪和》篇曰 :“子曰 : 明王 □□□□□□□□然 ,立为 辟 ,以散其群党 ,执为赏庆爵 列 ,以劝天下群臣黔首男女。”梁韦弦先生认为“‘黔首’一语 当确为秦统一中国后改制度、易服色的产物 ,汉以后做为一 种历史遗迹仍有残留。如果这一点能够确立 ,则帛书《缪和》 篇的最后写定年代不会早于秦统一之前即可确定。”[9 ]61对此 于豪亮先生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黔首”一词最早见于《战 国策 ·魏策 ·魏惠王死》章 ,因而推定帛书《易传》是战国晚 — 51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