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追求神韵。在《六庵吟稿》未刊稿中,“荫亭多病笠山老”这句诗的句末注 来书提及荫亭在卫生室养疴。”黄寿祺想到同辈诗友年龄越来越大 黄曾樾正在医院治疗,迫切希望诗坛后继有人。现在诗坛已涌现出像游叔 友这样的接班人,他的心里异常欣喜。这首诗体现了黄寿祺对游叔有等较 年轻的诗友寄予厚望,并以诗勖勉之 黄寿祺离京返闽后,于1964年11月29日作《甲辰十月二十六日漫题 黄兰坡先生所作荫亭〈乌石山榕幄书楼图〉》 昔筑慈竹居,今寓老榕庐。竹间宜独酌,榕荫宜读书。远穷三古 意,横览九州图。世事常变化,浮云自卷舒。顾念林中鸟,判集俱多 娱。凝睇池上萍,聚散还·隅。但愿老来健,皓首作通儒。浩歌问吾 友,此意竟何如?(11) 在《六庵诗选》中这首诗诗末没有按语,而在《六庵吟稿》未刊稿中,这 首诗诗末有一小段按语:“按:此稿在荫亭宅阅图后所拟,以未定稿尚未题 上。兹姑依初稿录之,以备稽考。”从“按语”中可知,这是黄寿祺拟为《鸟 石山榕幄书楼图》题诗而作的。这首诗从看画联想到昔日的慈竹居到今日 的乌石山榕幄书楼,楼中的主人遍览群书,博古通今。黄寿祺预感到“世 事常变化”,回想起他们相聚的日子是多么愉悦。他们有可能像池上的浮萍 聚散还一隅”。他期盼他们晩年身体康健,“皓首作通儒”。黄寿祺所担心 的时事变化果然发生了。过了一年半,“文化大革命”爆发,黄曾樾在历史 的悲剧中辞世,诗中美好的期盼未能实现。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情景交 融,诗意隽永,启人深思。 1966年2月4日,黄寿祺作《丙午元夜书怀,即寄荫亨、尊六》:8 追求神韵。在《六庵吟稿》未刊稿中,“荫亭多病笠山老”这句诗的句末注 云;“来书提及荫亭在卫生室养疴。”黄寿祺想到同辈诗友年龄越来越大, 黄曾樾正在医院治疗,迫切希望诗坛后继有人。现在诗坛已涌现出像游叔 友这样的接班人,他的心里异常欣喜。这首诗体现了黄寿祺对游叔有等较 年轻的诗友寄予厚望,并以诗勖勉之。 黄寿祺离京返闽后,于 1964 年 11 月 29 日作《甲辰十月二十六日漫题 黄兰坡先生所作荫亭〈乌石山榕幄书楼图〉》 昔筑慈竹居,今寓老榕庐。竹间宜独酌,榕荫宜读书。远穷三古 意,横览九州图。世事常变化,浮云自卷舒。顾念林中鸟,翔集俱多 娱。凝睇池上萍,聚散还一隅。但愿老来健,皓首作通儒。浩歌问吾 友,此意竟何如?(11) 在《六庵诗选》中这首诗诗末没有按语,而在《六庵吟稿》未刊稿中,这 首诗诗末有一小段按语:“按:此稿在荫亭宅阅图后所拟,以未定稿尚未题 上。兹姑依初稿录之,以备稽考。”从“按语”中可知,这是黄寿祺拟为《乌 石山榕幄书楼图》题诗而作的。这首诗从看画联想到昔日的慈竹居到今日 的乌石山榕幄书楼,楼中的主人遍览群书,博古通今。黄寿祺预感到“世 事常变化”,回想起他们相聚的日子是多么愉悦。他们有可能像池上的浮萍 “聚散还一隅”。他期盼他们晚年身体康健,“皓首作通儒”。黄寿祺所担心 的时事变化果然发生了。过了一年半,“文化大革命”爆发,黄曾樾在历史 的悲剧中辞世,诗中美好的期盼未能实现。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情景交 融,诗意隽永,启人深思。 1966 年 2 月 4 日,黄寿祺作《丙午元夜书怀,即寄荫亭、尊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