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锂离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锂高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hinking and method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3/1.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概率统计》、《工程伦理》 后续课程支撑:生产实习 授课时间:周五下午57节 授课地点:6D-406 授课对象:2019应用化学1、2班,应化卓越1、2班,能源1、2斑,食品1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1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原技术学院 任课数师姓名/职称;赵丽源/讲师,企业讲师宾术、李志刚、杨常桥、楚龙波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如QQ/微信等,进行远程答疑:3.课外在12L405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锂离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讲义 教学参考资料:《六西格玛管理》,何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 课程简介: 《锂离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是在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及制造工艺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实际需求而设立的一门工程类课程。课程基于统计学理论基 础,讲述如何运用科学的量化分析方法和相关工程技术,对锂离子电池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进行有效管控和改进。课程内容包括“统计学和工程基础概念”、 “工程问题改进模式和思路”、“实用工程工具”及“精益生产概论”四大板块。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建立工程管理思维,掌握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培养其在锂离子电池行业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程素质。 课程敏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相关教学活动及权重赋值”相一致,每个课程目标可以对应多个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新能源技术与应用》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知识目标): 21能够将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 掌握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的基本知识包括工程改 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 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等领域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 进模式和思路:了解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学习统 23能够针对一个复杂系统或者过 化学领域相关的工程与设计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计学基础知识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掌握实用的工 程选择一种相关数学模型,并进行 程工具。 严谨推理,给出结论。《锂离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锂离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hinking and methodsfor lithium-ion battery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3/1.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概率统计》、《工程伦理》 后续课程支撑:生产实习 授课时间:周五下午 5-7 节 授课地点:6D-406 授课对象:2019 应用化学 1、2 班,应化卓越 1、2 班,能源 1、2 班,食品 1 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1 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原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赵丽源/讲师,企业讲师宾术、李志刚、杨常桥、楚龙波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如 QQ/微信等,进行远程答疑;3.课外在 12L405 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锂离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讲义 教学参考资料:《六西格玛管理》,何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3 版 课程简介: 《锂离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是在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及制造工艺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实际需求而设立的一门工程类课程。课程基于统计学理论基 础,讲述如何运用科学的量化分析方法和相关工程技术,对锂离子电池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进行有效管控和改进。课程内容包括“统计学和工程基础概念”、 “工程问题改进模式和思路”、“实用工程工具”及“精益生产概论”四大板块。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建立工程管理思维,掌握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培养其在锂离子电池行业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程素质。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相关教学活动及权重赋值”相一致,每个课程目标可以对应多个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新能源技术与应用》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的基本知识包括工程改 进模式和思路;了解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学习统 计学基础知识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掌握实用的工 程工具。 2-1 能够将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 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 2-3 能够针对一个复杂系统或者过 程选择一种相关数学模型,并进行 严谨推理,给出结论。 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等领域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 化学领域相关的工程与设计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