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科技政策与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这些批评更多的是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可能缺乏足够践和案例研究总结。通过对其中一些著名理论的回顾 的外部有效性,这正是案例研究方法不足的表现,“案例以见证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建构层面的突出贡献。诚如 研究不宜用于实证,而只能用于旨在构筑理论的归纳式罗伯特K·殷所言:“你会发现,采用案例研究法的学者 研究,这是主流管理学理论界的一般共识”四,但是就像一都不是凡夫俗子,其中一些甚至是相关学科领域中 币双面一样,案例研究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不可山北斗。四” 否认的价值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戴尔( Ernest Dale)开创了 2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 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他认为,有效的组织比较研究 对案例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的考察以及它对工商管理必须满足的必要条件包括: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注意组织 学科理论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例证,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其之间的可比性、明确地表述目标、比较和结论的恰当性网。 观念、洞察其价值,强化对待案例研究方法应有的正确态他主张采用比较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以 度 便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后来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这些观点 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回溯到哈佛商集中体现在1960年出版的著作《伟大的组织者》(The 学院所代表的教学案例学派( The Teaching Case App-- Great organizer)一书中。该书主要研究了杜邦公司(Dup- roah)和经验主义学派( The Empirical Approach)。1908nt)、通用汽车(GM)、国民钢铁等四家大公司的一些“伟 年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商业教育领域,华莱大的组织者”(皮埃尔·杜邦、艾尔弗雷德·斯隆等人)成功 士·B·唐哈姆( Wallace b. Donham)院长大力推动案例教的管理经验。他认为,管理知识的真正源泉就是大公司中 学法,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 Malvin T. Copeland)出版了“伟大的组织者”的经验,要掌握这些经验,就要用比较的 世界上第一本管理教学案例集,由此奠定了管理教学中方法来研究组织,发现并描述各种不同组织结构的“基本 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尽管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案例教学类似点”。把这些“基本类似点”搜集起来,采用演绎法、归 方法在美国的推广普及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历程。纳法或兼有两者(当下流行的全循环理论, full-cycle ap- 直到1955年,哈佛商学院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连续举 proach)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某些一般结论,作为一种对 办了11期8周制的案例教学暑期研讨班,并在全美高校发展趋势作预测的手段。 推广,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哈佛大学教学方式的一张王牌。 以戴尔为代表的经验学派深入企业进行案例调查比 与在美国高校受企业基金会资助进行推广有所不同,案例较,总结经验,进行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成果逐渐得到了 研究方法在中国高校的传播受到了行政力量的推动,发其他学者的认可。1961年,孔茨( Harold Koont)在其名篇 展较为迅速。1980年,中美两国政府举办“袖珍MBA"培《管理理论丛林》(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中划分 训班,项目执行基地定在大连理工大学,命名为“中国工出了六个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案例学派(经验学 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因派, The Empirical School)独占一席。在该文中他肯定了 此成为国内“最早引入案例教学和模拟决策教学”的管理案例学派的地位,明确了其“对过去的管理经验或过去的 院校。当年,为提升MBA教学效果,中美两国教师深入管理工作‘是怎样做的'进行分析的重要性”鬥。1980年,孔 中国企业采集了8⑧3篇中国管理案例。1986年,原国家经茨又在其论文《再论管理理论丛林》( The management 贸委大连培训中心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案例培训班。由于 Theory Jungle Revisited)一文中,划分出了十一个学派 优秀的教学效果,案例研究方法一直被中央组织部直属再次划出了案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 The Empirical 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作为主要的培训方式阿 Case App-- roach),指出它是基于“学生和从业者通过研究 在工商管理学发展史上,很多管理理论创新并不完管理者在各种个案中的经验和教训来领会管理问题以及 全是由理论推导而来,而是源于大量深入企业的调研实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同时指出了其局 ①本文第二作者曾任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主任 162009.10这些批评更多的是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可能缺乏足够 的外部有效性, 这正是案例研究方法不足的表现,“案例 研究不宜用于实证, 而只能用于旨在构筑理论的归纳式 研究,这是主流管理学理论界的一般共识”[2],但是就像一 币双面一样, 案例研究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不可 否认的价值。 2 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 对案例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的考察以及它对工商管理 学科理论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例证, 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其 观念、洞察其价值,强化对待案例研究方法应有的正确态 度。 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最早可以回溯到哈佛商 学院所代表的教学案例学派 (The Teaching Case App- roach)和经验主义学派(The Empirical Approach)[3]。 1908 年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商业教育领域, 华莱 士·B·唐哈姆(Wallace B. Donham)院长大力推动案例教 学法,1921 年科波兰德博士(Malvin T. Copeland)出版了 世界上第一本管理教学案例集[4],由此奠定了管理教学中 案例教学法的基础。 尽管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案例教学 方法在美国的推广普及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历程。 直到 1955 年,哈佛商学院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连续举 办了 11 期 8 周制的案例教学暑期研讨班, 并在全美高校 推广, 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哈佛大学教学方式的一张王牌。 与在美国高校受企业基金会资助进行推广有所不同,案例 研究方法在中国高校的传播受到了行政力量的推动,发 展较为迅速。 1980 年,中美两国政府举办“袖珍 MBA”培 训班,项目执行基地定在大连理工大学,命名为“中国工 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①,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因 此成为国内“最早引入案例教学和模拟决策教学”的管理 院校[5]。 当年,为提升 MBA 教学效果,中美两国教师深入 中国企业采集了 83 篇中国管理案例。 1986 年,原国家经 贸委大连培训中心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案例培训班。 由于 优秀的教学效果, 案例研究方法一直被中央组织部直属 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作为主要的培训方式[6]。 在工商管理学发展史上, 很多管理理论创新并不完 全是由理论推导而来, 而是源于大量深入企业的调研实 践和案例研究总结。 通过对其中一些著名理论的回顾,可 以见证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建构层面的突出贡献。 诚如 罗伯特·K·殷所言:“你会发现, 采用案例研究法的学者, 都不是凡夫俗子, 其中一些甚至是相关学科领域中的泰 山北斗。 [7]”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戴尔(Ernest Dale)开创了 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 他认为,有效的组织比较研究 必须满足的必要条件包括: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注意组织 之间的可比性、明确地表述目标、比较和结论的恰当性[8]。 他主张采用比较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以 便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后来的企业经营管理者。 这些观点 集 中 体 现 在 1960 年 出 版 的 著 作 《伟 大 的 组 织 者》(The Great Organizer)一书中。 该书主要研究了杜邦公司(Dup- ont)、通用汽车(GM)、国民钢铁等四家大公司的一些“伟 大的组织者”(皮埃尔·杜邦、艾尔弗雷德·斯隆等人)成功 的管理经验。 他认为,管理知识的真正源泉就是大公司中 “伟大的组织者”的经验,要掌握这些经验,就要用比较的 方法来研究组织,发现并描述各种不同组织结构的“基本 类似点”。 把这些“基本类似点”搜集起来,采用演绎法、归 纳法或兼有两者(当下流行的全循环理论,full-cycle ap- proach)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某些一般结论,作为一种对 发展趋势作预测的手段。 以戴尔为代表的经验学派深入企业进行案例调查比 较,总结经验,进行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成果逐渐得到了 其他学者的认可。 1961 年,孔茨(Harold Koontz)在其名篇 《管理理论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中划分 出了六个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 案例学派 (经验学 派,The Empirical School)独占一席。 在该文中他肯定了 案例学派的地位,明确了其“对过去的管理经验或过去的 管理工作‘是怎样做的’进行分析的重要性”[9]。1980 年,孔 茨 又 在 其 论 文 《再论管理理论丛林》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Revisited)一文中,划分出了十一个学派, 再次划出了案例学派 / 经验主义学派 (The Empirical or Case App-roach),指出它是基于“学生和从业者通过研究 管理者在各种个案中的经验和教训来领会管理问题以及 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同时指出了其局 ①本文第二作者曾任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主任。 16 2009.10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