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3· 4.稳步发展时期:1995-1999年 在数十年的对华关系实践中,欧盟逐渐认识到,欧盟和中国在全球和地区层面上具有广泛的 共同利益,中国的发展也符合欧盟自身的利益,中国的巨大市场对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欧盟的 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中期,受惠于改革开放成果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一支重要的经济 力量和不断上升的政治力量,众多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亟需中国的参与解决。因此不断推进中欧 关系对欧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符合欧盟外交和战略利益,这也是欧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积 极主动提升中欧关系的主要原因。 90年代中期,中欧关系的发展开始发生质的飞跃。1995年欧盟委员会发表了《中欧关系长期 政策》,标志着欧盟完成了对华外交政策调整,也预示中欧关系进人到了相对稳定的阶段。文件提 出要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重新界定欧盟与中国关系”,“与中国建立一种长期的并能够反映 出中国的全球性经济和政治影响的关系”,“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欧中经贸合作关系 的全面发展。”①1996年11月欧盟委员会又通过一项名为《欧洲联盟对华新战略》的文件,强调欧盟 对华政策的全面性、独立性和长期性,意欲保持与扩大和中国全面合作的势头,并将长期政策具体 化,在这段时间内,促进中欧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与日俱增。1998年3月25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 《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认为“接触中国正在兴起的经济政治力量并将中国融人国际社 会是欧盟和其他伙伴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对外政策挑战之一”,“这将既有利于国际社会, 又有利于更广泛的全球稳定…为一种新型的、全面的中欧伙伴关系确立优先的政策选择。”同时 文件详细确定了“欧盟致力于实行与中国全面接触的战略”,“提升中欧政治对话,强化亚欧会议进 程”,“使中国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把中国引入世界贸易体系,支持中国的经济社会改革”,“发展 中欧合作项目,使欧盟对华资助发挥更大的作用”,“举行每年一度的欧中领导人会晤,将亚欧会议 做为与中国对话的特殊渠道”等中欧关系发展五大目标②。在政治关系拓展的同时,中欧经贸关系 也呈现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1997年欧盟已成为仅次于日本与美国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 国在欧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迅速提升,由1990年的第10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三位③。 5.成熟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的中欧关系现状 21世纪的来临赋予中欧政治关系以新的机遇,继1998年双方构建“建设性伙伴关系”以来,至 2008年这10年间,中欧关系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中欧领导人定期会晤迄今也已成功举行10次。 2001年双方确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被确定为中国的“欧洲 年”,中欧双方领导人互访创下历史记录,中方有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两位副总理访问了包括新 成员国在内的16个欧盟国家和欧盟总部,欧盟国家和欧盟机构共9位领导人相继访华,许多西方 观察家甚至用“蜜月”来形容这一年中欧关系的密切与融洽:2005年中欧建交30周年之际,中国多 位高层领导人访问了16个欧盟成员国或欧盟总部,至少有9个欧盟国家和欧盟机构领导人访问了 中国;2006年,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以及吴邦国、贾庆林等中国主要领导人访问欧洲,欧洲议会 议长博雷利、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等访问中国。2007年6月到2008年4月,中欧高层 继续频繁接触,胡锦涛主席出访瑞典,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英国首相布朗等欧洲政 要也相继访华。同时,尽管“3·14”拉萨事件后一些欧洲官员和民众对中国存有偏见和误解,欧盟委 员会主席巴罗佐仍在4月率9名委员访华,阵容之大为欧盟对华关系史上所罕见。四川这川大地 DEuropean Commission,A Long Term Policy for China-Europe Relations,Bruseels,5 July 1995,COM(1995)279. European Commission,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 wih China,Brussels,25 Mar.1998.COM(1998)181 ③戴炳然:《中国-欧盟关系:历史、现状与前景》,薛君度、周荣耀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欧关系》。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