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南 程”等,①关闭“15小”,②提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途径是“四个必须”③第五,利用经济手段保 李 护环境得到重视。通过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进出口政策等使节约和综合利 用资源的企业受益.④第六,排污许可制度试点。1992年度,全国除西藏、青海等少数省、自治区 报 和台湾省外,均开展了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发放工作。选择太原、柳州、贵阳、平顶山、开远和包 哲 学 头6个城市开展大气排污交易政策试点工作。1993年开始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建立 人 环保投资公司。第七,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环保产业。1997年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企业把 文 清洁生产作为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手段。《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 学 新制定、修订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并明确指出要给予环保产业减免税 社 收的政策优惠。第八,制定技术政策,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我国2002制定的 学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冲明确指出要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与产业化发展,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 传统产业。该政策在新能源技术、能源与环保、原材料、建筑业等发展方向作了规定。1996年到 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技术政策,比如《节能技术大纲等。 九 第九,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企业环境目标责任制不再执行。国家环保局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试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招 第 标制:试行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推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1992年开始,国务院决定不 再推行企业升级考核评比制度,企业升级的环境保护考核相应取消。第十,推行环境标志制度。 199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和推行环境标志制度。1994年5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认证委员会成立。1996年1月,国家环保局实施S014000系列标准的辅助机构一国家环保局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成立。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推行①14000环境管理系 列标准。第十一,1992年成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198年,国家环保局升格为国 家环保总局。第十二,环保教育进一步加强。1992年国家环保局与国家教委联合召开第一次全 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环境教育覆盖基础 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 这阶段,全国环境质量呈局部改善但整体恶化的态势。一些城市以及部分区域的环境问题 得到缓解但同时,环境污染却从城市向农村扩散、从东部向西部转移。公众环境意识偏低同样 是这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195年起,中华环保基金会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共同 制定了“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实施方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城乡居民环境知识水平较低,一般居 民对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感觉不明显:对全球环境问题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环境保护与己有 关但对个人的努力信心不足:城乡居民环境保护行为消极,在公共场所的环境行为失当。这是 当时我国广大公众环境保护知识,意识和行为的真实体现(仲华环境保护基金会,199868一88, 四环境保护的深化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保护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第一,加大执法力度。2006年,国家环保总 局和监察部发布怀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强化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相关企业的 当 ①“一控双达标”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 代 旅游城市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332工程”则指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三河 研 (淮河,海河,辽河)和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②“15小”指的是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小煤窑、小炼焦、小造纸等15类小型企业, 系 ③ “四个必须”指的是:必须严格管理。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逐步增加环保投入,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列 ④主要是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给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利用价格政策、调整企业行为、将环境 污染钠入消费税考虑范围,用于治污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政策以及排污收费制度等 34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南 京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 人 文 科 学 · 社 会 科 学 ︶ 二 〇 〇 九 年 第 一 期 当 代 研 究 系 列 程”等 , ①关闭“15小”, ②提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途径是“四个必须”。 ③ 第五,利用经济手段保 护环境得到重视。通过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进出口政策等使节约和综合利 用资源的企业受益。 ④ 第六,排污许可制度试点。 1992年度,全国除西藏、青海等少数省、自治区 和台湾省外,均开展了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发放工作。选择太原、柳州、贵阳、平顶山、开远和包 头 6个城市开展大气排污交易政策试点工作。 1993年开始在全国 21个省 、市、自治区试点建立 环保投资公司。第七,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1997年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企业把 清洁生产作为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手段。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和 新制定、修订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并明确指出要给予环保产业减免税 收的政策优惠。第八,制定技术政策,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我国 2002制定的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中明确指出要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与产业化发展,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 传统产业。该政策在新能源技术、能源与环保、原材料、建筑业等发展方向作了规定。 1996年到 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技术政策,比如 《节能技术大纲 》等。 第九 ,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企业环境目标责任制不再执行。国家环保局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试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招 标制 ;试行环境影响 “后评估”工作;推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从 1992年开始,国务院决定不 再推行企业升级考核评比制度 ,企业升级的环境保护考核相应取消 。第十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 199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和推行环境标志制度。 1994年 5月,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认证委员会成立 。 1996年 1月,国家环保局实施 ISO14000系列标准的辅助机构———国家环保局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成立。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推行 ISO14000环境管理系 列标准。第十一 , 1992年成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1998年, 国家环保局升格为国 家环保总局。第十二,环保教育进一步加强 。 1992年国家环保局与国家教委联合召开第一次全 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经过多年探索 ,我国环境教育覆盖基础 教育 、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 这阶段,全国环境质量呈局部改善但整体恶化的态势。一些城市以及部分区域的环境问题 得到缓解,但同时,环境污染却从城市向农村扩散、从东部向西部转移 。公众环境意识偏低同样 是这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 。 1995年起,中华环保基金会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共同 制定了“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实施方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城乡居民环境知识水平较低,一般居 民对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感觉不明显;对全球环境问题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环境保护与己有 关,但对个人的努力信心不足;城乡居民环境保护行为消极 ,在公共场所的环境行为失当。这是 当时我国广大公众环境保护知识、意识和行为的真实体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1998:68 -88)。 (四)环境保护的深化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进入 21世纪以来,环境保护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第一,加大执法力度。 2006年 ,国家环保总 局和监察部发布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强化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相关企业的 34 ① ② ③ ④ “一控双达标”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 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 旅游城市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 按功能区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332工程”则指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三河 (淮河、海河、辽河)和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 15小”指的是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小煤窑、小炼焦、小造纸等 15类小型企业。 “四个必须”指的是:必须严格管理, 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须逐步增加环保投入,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主要是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给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利用价格政策、调整企业行为、将环境 污染纳入消费税考虑范围、用于治污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政策以及排污收费制度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