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期 陈坚,等:粗糙集的过饱和多交叉口协同优化模型研究 ·785 1.3属性约简 红灯时段内第j个车道的车辆排队长度,0≤j≤J。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具体应用的重要步骤,如果 决策属性值的确定是以条件属性值为基础参 知识系统S中,知识属性元素a为不必要属性的充 数,以区域多交叉口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函数,在Sym 要条件是U/C=U/(C-{a})。反之,如果U/C≠U/ chro平台多次仿真比较从而确定的最优值。所构建 (C-{a}),则a为必要属性。因此,粗糙集中的一 的协同优化控制模型重要作用在于从每一行条件属 个属性约简P满足: 性数据仿真得到一次最优值的繁琐计算或是交警人 U/C=U/P (2) 工经验决策的基础上,通过粗糙集工具提取抽象决 Ha∈P,U/C≠U/(P-{a}) (3) 策规则,从而为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多交叉口过饱 所有约简P构成的集合为ed(P),而P中所有 和智能控制提供决策建议。 必要关系组成的集合为P的核,记为:Core(P)。属 2.3属性值模糊化 性约简剔除了条件属性中的不必要属性,又保证了 为避免属性值的连续性,将第n个交叉口主、次 知识系统分类与决策能力不受影响,其中核是所有 通道方向上最大排队长度q和q的属性值不再采 属性约简的基础,是知识中最重要部分特征集合,在 用其实际排队长度值,而是通过线性分布的隶属函 约简中不能被删除。 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在qn和q的论域上定义7个模 糊语言子集{很短S,短S,较短RS,一般M,较长 2协同优化模型 L,长L,很长L},所对应的属性值为{0,1,2,3, 2.1通道划分 4,5,6}。 过饱和多交叉协同优化模型是通过延长区域某 分别将q和g.的多组实际数据的最大值和最 方向绿灯相位时长以打通城市交通出行重要主通 小值,按等步长离散为7级,记为gn~qn和qm~q, 道,减少也已经饱和的次通道绿灯相位时长的控制 则qn和qm对属于第k级的隶属度计算方法如式 策略。其中,主通道方向是整个城市交通出行主要 (6)、(7)所示0,最大隶属度所对应的级别为gn和 OD期望线在该区域的通过方向,具体计算可通过 qm属性值。 各交叉口进口道交通流量进行OD反推,次通道则 o 9n≤9n,9n≥9 为交叉口与主通道相交的其他进口道方向。主通道 n= 39m9 (6) 控制策略是将交叉口时间资源向某一方向通行倾 g-92 9≤9n≤9 斜,从而激活区域交通关键方向通路,实现区域整体 交通的畅通。主通道控制策略不同于干道绿波带, 0 qn≤g点,9n≥g 绿波带是从通行速度的角度对交叉口信号配时进行 we=9on-qon (7) 9-4 g点≤9≤9 优化,而主通道策略是以区域交通整体效能(效率 与能力)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信号控制。 式中:9m为第n个交叉口主通道方向的实际最大排 2.2属性选择 队长度,qm第n个交叉口次通道方向的实际最大排 模型以过饱和交叉口数量、各交叉口主次通道 队长度,n为qm属于第k级的隶属度,为qm属于 最大车辆排队长度为条件属性,分别以绿灯延长方 第k级的隶属度,g为主通道方向第k级的上限值, 式、绿灯延长相位和绿灯延长时间为决策属性,从而 q为次通道方向第k级的上限值。 构建同一条件属性不同决策属性的3个决策表。模 条件属性中交叉口数量已经为离散型数据,则 型不采用高峰时间交叉口各进口道流量之和作为条 以实际整数值为N的属性值,如:区域内过饱和交 件属性,是考虑各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不一致,如 叉口数量为1,则N=1。 果单纯以进口道流量为条件属性将导致信号控制失 决策属性中绿灯延长方式W是指哪些交叉口 实。交叉口主、次通道最大车辆排队长度分别如式 主通道方向绿灯时间延长,根据区域交叉口交通控 (4)~(5)所示: 制实际情况,模型中绿灯延长方式定义为过饱和交 9n=max{9nl,9m2,…,9l} (4) 叉口主通道方向绿灯时长延长和所有交叉口主通道 qe max qenl,qem2,..,qon (5) 方向绿灯时长都延长2种情况,属性值分别对应为 式中:区域内过饱和交叉口总数量为N;9m为第n W=0,W=1。绿灯延长相位E是指交叉口主通道方 个交叉口主通道方向红灯时段内第i个车道的车辆 向哪些相位绿灯时间延长,定义绿灯延长相位取值 排队长度,0≤i≤I;9m为第n个交叉口次通道方向 E=0,指主通道直行相位绿灯时间延长,次通道左转1.3 属性约简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具体应用的重要步骤,如果 知识系统 S 中,知识属性元素 a 为不必要属性的充 要条件是 U/ C =U/ (C-{a})。 反之,如果 U/ C≠U/ (C-{a}),则 a 为必要属性。 因此,粗糙集中的一 个属性约简 P 满足: U/ C =U/ P (2) ∀a∈P,U/ C≠U/ (P-{a}) (3) 所有约简 P 构成的集合为 red(P),而 P 中所有 必要关系组成的集合为 P 的核,记为:Core(P)。 属 性约简剔除了条件属性中的不必要属性,又保证了 知识系统分类与决策能力不受影响,其中核是所有 属性约简的基础,是知识中最重要部分特征集合,在 约简中不能被删除。 2 协同优化模型 2.1 通道划分 过饱和多交叉协同优化模型是通过延长区域某 方向绿灯相位时长以打通城市交通出行重要主通 道,减少也已经饱和的次通道绿灯相位时长的控制 策略。 其中,主通道方向是整个城市交通出行主要 OD 期望线在该区域的通过方向,具体计算可通过 各交叉口进口道交通流量进行 OD 反推,次通道则 为交叉口与主通道相交的其他进口道方向。 主通道 控制策略是将交叉口时间资源向某一方向通行倾 斜,从而激活区域交通关键方向通路,实现区域整体 交通的畅通。 主通道控制策略不同于干道绿波带, 绿波带是从通行速度的角度对交叉口信号配时进行 优化,而主通道策略是以区域交通整体效能(效率 与能力)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信号控制。 2.2 属性选择 模型以过饱和交叉口数量、各交叉口主次通道 最大车辆排队长度为条件属性,分别以绿灯延长方 式、绿灯延长相位和绿灯延长时间为决策属性,从而 构建同一条件属性不同决策属性的 3 个决策表。 模 型不采用高峰时间交叉口各进口道流量之和作为条 件属性,是考虑各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不一致,如 果单纯以进口道流量为条件属性将导致信号控制失 实。 交叉口主、次通道最大车辆排队长度分别如式 (4) ~ (5)所示: qzn =max{qzn1 , qzn2 ,…, qznI} (4) qcn =max{qcn1 , qcn2 ,…, qcnJ} (5) 式中:区域内过饱和交叉口总数量为 N;qzni 为第 n 个交叉口主通道方向红灯时段内第 i 个车道的车辆 排队长度,0≤i≤I;qcnj为第 n 个交叉口次通道方向 红灯时段内第 j 个车道的车辆排队长度,0≤j≤J。 决策属性值的确定是以条件属性值为基础参 数,以区域多交叉口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函数,在 Syn⁃ chro 平台多次仿真比较从而确定的最优值。 所构建 的协同优化控制模型重要作用在于从每一行条件属 性数据仿真得到一次最优值的繁琐计算或是交警人 工经验决策的基础上,通过粗糙集工具提取抽象决 策规则,从而为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多交叉口过饱 和智能控制提供决策建议。 2.3 属性值模糊化 为避免属性值的连续性,将第 n 个交叉口主、次 通道方向上最大排队长度 qzn和 qcn的属性值不再采 用其实际排队长度值,而是通过线性分布的隶属函 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在 qzn和 qcn的论域上定义 7 个模 糊语言子集{很短 VS,短 S,较短 RS,一般 M,较长 RL,长 L,很长 VL},所对应的属性值为{0, 1, 2, 3, 4, 5, 6}。 分别将 qzn和 qcn的多组实际数据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按等步长离散为 7 级,记为 q 1 zn ~ q 7 zn和 q 1 cn ~ q 7 cn , 则 qzn和 qcn 对属于第 k 级的隶属度计算方法如式 (6)、(7)所示[20] ,最大隶属度所对应的级别为 qzn和 qcn属性值。 μ k zn = 0 qzn≤ q k zn ,qzn≥ q k+1 zn qzn - q k zn q k+1 zn - q k zn q k zn≤ qzn≤ q k+1 zn ì î í ï ï ï ï (6) μ k cn = 0 qcn≤ q k cn ,qcn≥ q k+1 cn qcn - q k cn q k+1 cn - q k cn q k cn≤ qcn≤ q k+1 cn ì î í ï ï ï ï (7) 式中:qzn为第 n 个交叉口主通道方向的实际最大排 队长度,qcn第 n 个交叉口次通道方向的实际最大排 队长度,μ k zn为 qzn属于第 k 级的隶属度,μ k cn为 qcn属于 第 k 级的隶属度,q k zn为主通道方向第 k 级的上限值, q k cn为次通道方向第 k 级的上限值。 条件属性中交叉口数量已经为离散型数据,则 以实际整数值为 N 的属性值,如:区域内过饱和交 叉口数量为 1,则 N= 1。 决策属性中绿灯延长方式 W 是指哪些交叉口 主通道方向绿灯时间延长,根据区域交叉口交通控 制实际情况,模型中绿灯延长方式定义为过饱和交 叉口主通道方向绿灯时长延长和所有交叉口主通道 方向绿灯时长都延长 2 种情况,属性值分别对应为 W= 0,W= 1。 绿灯延长相位 E 是指交叉口主通道方 向哪些相位绿灯时间延长,定义绿灯延长相位取值 E = 0,指主通道直行相位绿灯时间延长,次通道左转 第 5 期 陈坚,等:粗糙集的过饱和多交叉口协同优化模型研究 ·78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