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 信号输入 B1(OUT1)→A1(H1) 2 运放级联 A1(OUT)→A2(H1) 3 运放级联 A2(OUT)→A6(H1) 4 负反馈 A6(OUT)→A1(H2) 5 运放级联 A6(OUT)→A10(H1) 6 示波器联接 A10(OUT)→B2(CH2) 1 频域特性测试 A10(OUT)→B3(ADN) A6 S3,S8,S10 (2)运行、观察、记录: 选择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超前校正前时域测试,确认信号参数默认值后,点击《下载》、 《开始》键后,实验运行。实验停止后,移动游标测量其超调量、峰值时间及调节时间。 在未校正系统的时域特性特性曲线上可测得时域特性: 超调量Mp=59% 峰值时间tp=0.336S 调节时间ts=1.8S(△=5时) 2.未校正系统的频域特性的测试 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测试的模拟电路图见图13-2,与图1-3-1比较,该图只是增加了 A10(OUT)→B3(ADN)插孔连线,其余均相同。 200K 2300K 正弦波(t) 20K C1 u B3 B1 OUT1H1 200K A1 ADIN CH4 A10 oC(t) 200 2 OUT CH2 50 20 OUT H1 200 OUT OUT HI 图1-3-2 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测试的模拟电路图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构造模拟电路:(略) (2)运行、观察、记录: ①选择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超前校正前频域测试,将弹出频率特性扫描点设置表, 用户可在设置表中根据需要填入各个扫描点角频率,设置完后,点击《确认》后,将弹出频 率特性曲线实验界面,点击《开始》,即可按表中规定的角频率值,按序自动产生多种频率 信号,画出频率特性曲线。 ②测试结束后(约五分钟),将显示被测系统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伯德图)和 幅相曲线(奈奎斯特图),界面“显示选择”选择了“开环-伯德图”。 ③在开环对数幅频曲线中,移动L标尺线到曲线L()=0处,再移动0标尺到曲线与 L(o)=0相交处,从曲线图左下角读出o。=9.28rad/s,从开环对数相频曲线中,移动p标 尺线到0标尺线与曲线相交处,从曲线图左下角可读出该角频率的0=161°,计算出相位裕 度y=180°-161°=19°。 详见1.2.3节《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测得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穿越频率oc=9.44rads, 相位裕度=19° 3.超前校正网络的设计 ①在未校正系统模拟电路的开环伯德图上测得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Y=19°。 ②如果设计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y=52° 则网络的最大超前相位角必须为: pm=y-y+△=52°-19°+9°=42°,Sino=0.67。 其中△为考虑y(⊙c<0c')所减的角度,一般取5°~10°。3 A6 S3,S8,S10 (2)运行、观察、记录: 选择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超前校正前时域测试,确认信号参数默认值后,点击《下载》、 《开始》键后,实验运行。实验停止后,移动游标测量其超调量、峰值时间及调节时间。 在未校正系统的时域特性特性曲线上可测得时域特性: 超调量 Mp= 59% 峰值时间 tp= 0.336S 调节时间 ts= 1.8S(△ =5 时) 2.未校正系统的频域特性的测试 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测试的模拟电路图见图 1-3-2,与图 1-3-1 比较,该图只是增加了 A10(OUT)→B3(ADIN)插孔连线,其余均相同。 图 1-3-2 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测试的模拟电路图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构造模拟电路:(略) (2) 运行、观察、记录: ① 选择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超前校正前频域测试,将弹出频率特性扫描点设置表, 用户可在设置表中根据需要填入各个扫描点角频率,设置完后,点击《确认》后,将弹出„频 率特性曲线‟实验界面,点击《开始》,即可按表中规定的角频率值,按序自动产生多种频率 信号,画出频率特性曲线。 ② 测试结束后(约五分钟),将显示被测系统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伯德图)和 幅相曲线(奈奎斯特图),界面“显示选择”选择了“开环-伯德图”。 ③ 在开环对数幅频曲线中,移动 L 标尺线到曲线 L()  0 处,再移动  标尺到曲线与 L()  0 相交处,从曲线图左下角读出 rad s c   9.28 / ,从开环对数相频曲线中,移动  标 尺线到  标尺线与曲线相交处,从曲线图左下角可读出该角频率的   161 ,计算出相位裕 度     180 161 19 。 详见 1.2.3 节《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测得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穿越频率 ωc= 9.44rad/s, 相位裕度 γ= 19° 3.超前校正网络的设计 ① 在未校正系统模拟电路的开环伯德图上测得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 γ=19°。 ② 如果设计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 γ′=52° 则网络的最大超前相位角必须为:  '   52 199  42  m   △ , Sin m  0.67 。 其中△ 为考虑 ( ' ) C C  < 所減的角度,一般取 5°~10°。 1 信号输入 B1(OUT1)→A1(H1) 2 运放级联 A1(OUT)→A2(H1) 3 运放级联 A2(OUT)→A6(H1) 4 负反馈 A6(OUT)→A1(H2) 5 运放级联 A6(OUT)→A10(H1) 6 示波器联接 A10(OUT)→B2(CH2) 7 频域特性测试 A10(OUT)→B3(ADI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