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同样,矮茎豌豆的矮茎受一种矮茎遗传因子(dd)来控制。杂交后,子1代的因子是Dd。因 为D为显性因子,d为隐性因子,故子1代都表现为高茎。子1代自交后,雌雄配子的D d是随机组合的,因此子1代在理论上应有大体相同数量的4种结合类型:DD,Dd,dD d。由于显性隐性关系,于是形成了高、矮3:1的比例。因此,不同遗传因子虽然在细胞 里是互相结合的,但并不互相掺混,是各自独立可以互相分离的。后人把这一发现,称为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对于具有两种相对性状的豌豆之间的杂交,也可以用上述原则来解释。如设黄圆种子 的因子为YY和RR,绿皱种子的因子为yy和r。两种配子杂交后,子1代为YyR,由于 Y、R为显性,y、r为隐性,故子1代都表现为黄圆的。自交后它们的子2代就将有16个 个体,9种因子类型。因有显性、隐性关系,外表上看有4种类型:黄圆、绿圆、黄皱 绿皱,其比例为9:3:3:1。据此孟德尔发现,植物在杂交中不同遗传因子的组合,遵从 排列组合定律,后人把这一规律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从1856年开始,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了上述2个遗传学定律并写成题为 《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在一个好友、气象学家的鼓励的支持下,他于1865年2月8 日和3月8日举行的布尔诺学会自然科学研究会上,报告了这一论文。与会者很有兴致地 听取了他的报告,但大概并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因为既没有人提问题,也没有人进行讨论。 不过该会还是于1866年在自己的刊物《布尔诺自然科学研究会会报》上全文发表了这篇论 文。曾一个时期,人们以为孟德尔的工作之所以被埋没,是由于当时学术情报囿闭不通、 交流不广、人们不知道他的工作造成的。后经调查,才知情况并非如此。原来该学会至少 同120个学会、研究会有交流资料关系。刊载孟文的杂志,共寄出115本。其中,当地有 关单位12本,柏林8本,维也纳6本,美国4本,英国2本(英国皇家学会和林耐学会)。 孟德尔本人还往外寄送过该论文的抽印本。迄今有据可查的至少有5个人了解他的工作 ①耐格里,19世纪著名的植物学家、心柳菊属方面的权威。他的研究对解剖学、生理学、 分类学和进化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孟德尔不仅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了他,还给他 写过进一步说明论文的长信:;②凯尔纳,曾在因斯布罗克任教授,维也纳植物园主任:③ 霍夫曼,植物学教授:;④福克,植物杂交方面的权威:⑤俄国的施马尔豪森。但是,刊物 也好,论文也好,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明显的反响。这样,孟德尔的为遗传学奠定了 基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竟被当代人们所忽视和遗忘,被埋没达35年之久。 1900年,对孟德尔盖棺后成名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有3位科学家( de vries、 Tschermak和 Correns)几乎同时重新作出了孟德尔那样的发现。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们 也都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这时,他们才清楚自己的工作早在35年前就由孟德尔做过了 孟德尔的科学发现被埋没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历史的局限性,1866年孟德 尔发表自己的论文时,正值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的第七个年头。这期间各国的生物 学家,特别是著名生物学家都把兴趣转到了生物进化问题上,而物种杂交问题自然就不是 人们瞩目的中心问题了:其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学术资料不能广泛地交流也是 个原因。如,对杂交问题搜集资料较多的达尔文,就没有看到过孟德尔的论文。虽然也 有人说,即使达尔文看到了这一成果,也不一定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了解孟德尔工 作的俄国的施马尔豪森,本来在自己学位论文的历史部分加了一个附注,正确地评价了孟2 同样,矮茎豌豆的矮茎受一种矮茎遗传因子(dd)来控制。杂交后,子 1 代的因子是 Dd。因 为 D 为显性因子,d 为隐性因子,故子 1 代都表现为高茎。子 1 代自交后,雌雄配子的 D, d 是随机组合的,因此子 1 代在理论上应有大体相同数量的 4 种结合类型:DD,Dd,dD, dd。由于显性隐性关系,于是形成了高、矮 3∶1 的比例。因此,不同遗传因子虽然在细胞 里是互相结合的,但并不互相掺混,是各自独立可以互相分离的。后人把这一发现,称为 分离定律。 二、自由组合定律 对于具有两种相对性状的豌豆之间的杂交,也可以用上述原则来解释。如设黄圆种子 的因子为 YY 和 RR,绿皱种子的因子为 yy 和 rr。两种配子杂交后,子 1 代为 YyRr,由于 Y、R 为显性,y、r 为隐性,故子 1 代都表现为黄圆的。自交后它们的子 2 代就将有 16 个 个体,9 种因子类型。因有显性、隐性关系,外表上看有 4 种类型: 黄圆、绿圆、黄皱、 绿皱,其比例为 9∶3∶3∶1。据此孟德尔发现,植物在杂交中不同遗传因子的组合,遵从 排列组合定律,后人把这一规律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从 1856 年开始,经过 8 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了上述 2 个遗传学定律并写成题为 《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在一个好友、气象学家的鼓励的支持下,他于 1865 年 2 月 8 日和 3 月 8 日举行的布尔诺学会自然科学研究会上,报告了这一论文。与会者很有兴致地 听取了他的报告,但大概并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因为既没有人提问题,也没有人进行讨论。 不过该会还是于 1866 年在自己的刊物《布尔诺自然科学研究会会报》上全文发表了这篇论 文。曾一个时期,人们以为孟德尔的工作之所以被埋没,是由于当时学术情报囿闭不通、 交流不广、人们不知道他的工作造成的。后经调查,才知情况并非如此。原来该学会至少 同 120 个学会、研究会有交流资料关系。刊载孟文的杂志,共寄出 115 本。其中,当地有 关单位 12 本,柏林 8 本,维也纳 6 本,美国 4 本,英国 2 本(英国皇家学会和林耐学会)。 孟德尔本人还往外寄送过该论文的抽印本。迄今有据可查的至少有 5 个人了解他的工作: ①耐格里,19 世纪著名的植物学家、心柳菊属方面的权威。他的研究对解剖学、生理学、 分类学和进化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孟德尔不仅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了他,还给他 写过进一步说明论文的长信;②凯尔纳,曾在因斯布罗克任教授,维也纳植物园主任;③ 霍夫曼,植物学教授;④福克,植物杂交方面的权威;⑤俄国的施马尔豪森。但是,刊物 也好,论文也好,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明显的反响。这样,孟德尔的为遗传学奠定了 基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竟被当代人们所忽视和遗忘,被埋没达 35 年之久。 1900 年,对孟德尔盖棺后成名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有 3 位科学家(de Vries、 Tschermak 和 Correns)几乎同时重新作出了孟德尔那样的发现。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们 也都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这时,他们才清楚自己的工作早在 35 年前就由孟德尔做过了。 孟德尔的科学发现被埋没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历史的局限性,1866 年孟德 尔发表自己的论文时,正值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的第七个年头。这期间各国的生物 学家,特别是著名生物学家都把兴趣转到了生物进化问题上,而物种杂交问题自然就不是 人们瞩目的中心问题了;其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学术资料不能广泛地交流也是 一个原因。如,对杂交问题搜集资料较多的达尔文,就没有看到过孟德尔的论文。虽然也 有人说,即使达尔文看到了这一成果,也不一定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了解孟德尔工 作的俄国的施马尔豪森,本来在自己学位论文的历史部分加了一个附注,正确地评价了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