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气体进入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是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一是阳止其流动的阻力,前者必须克服后者,方能实现肺通气,正 如心室射血的动力必须克服循环系统的阻力才能推动血液流动一样。 (一)肺通气的动力 气体进出肺是由大气和肺泡气之间存在着任力差的缘故。在自然呼吸条件下,此压力差产生于肺的张缩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可是肺本 身不具有主动张缩的能力,它的张缩是由陶廓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而陶察的扩大和缩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当吸气肌收缩 时,胸常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智时下降并低于大气压,空气就顺此压差而进入肺,造成吸气(inspiratic0m)。反之,当吸 气肌舒张和(或)呼气肌收缩时,胸南缩小,肺也随之缩小,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并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便顺此压差流出肺,造成呼 气(expiration),呼吸肌收缩。舒张所造成的陶廓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1.呼吸运动引起呼吸运动的肌为呼吸肌。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动作的肌肉为吸气肌,主要有需肌和助间外肌:使陶扇缩小产生呼气动作 的是呼气肌,主要有助间内肌和腹壁肌。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呼吸肌,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陶背部的其它肌肉等,这些肌肉只在用力呼吸 时才参与呼吸运动。 (1】吸气运动:只有在吸气肌收缩时,才会发生吸气运动,所以吸气总是主动过程。调形状似钟罩,静止时向上隆起,位于胸腔和陶腔之 间,构成胸腔的底。舞肌收缩时,隆起的中心下移,从而增大了胸腔的上下径,陶腔和肺容积增大,产生吸气。璃下移的距离视其收缩强度而 异,平静吸气时,下移约1-2cm,深吸气时,下移可达7-10cm,由于胸廓呈园锥形,其横载面积上部较小,下部明显加大.因此,隔稍稍下降 就可使胸腔容积大大增加。居估计,平静呼吸时因隔肌收缩而增加的胸腔容积相当于总通气量的45,所以篇肌的舒缩在肺通气中起重要作用。 璃肌收缩而爵下移时,腹腔内的器官因受压迫而使烫壁突出,隔肌舒张是时,腹腔内脏恢复原们画面为隔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 伏,所以这种型式的呼吸称为旋式呼吸(abdominal breat山ing) 肋间外肌的肌纤维起自上一助骨的近脊椎端的下缘,斜向前下方走行,止于下一助骨近胸骨端的止缘。由于背椎的位置是固定的,而胸骨 可以上下移动,所以当肋间外肌收缩时,助骨和胸骨都向上提,助骨下缘还向外侧偏转,从而增大了胸整的前后径和左右径,产生吸气。肋间 外肌收结越强,胸腔容积增大热多。在平静呼吸中助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较隔肌为小,由助间肌舒使助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远动,称为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陶式呼吸常同时存在,其中某种型式可占优势:只有在陶部或瓊部活动受到限制时,才可能单独 出现其一种型式的呼吸 (2)呼气运动:平静呼气时,呼气运动不是由呼气肌收缩所引起,而是因明长肋间外肌舒张,韩依靠本身的回缩力量而回位,并牵引胸 廓缩小,恢复其吸气开始前的位置,产生呼气。所以平静呼吸时,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呼气肌才参与收缩,使胸席进一步缩小,呼气 也有了主动的成分。助间内肌走行方向与助间外肌相反,收端时使助骨和胸骨下移,助骨还向内侧旋转,使购 前后左右饰小,产生呼气 壁肌的收城 方而压泊器 推动语上移 部的助骨向下向内 静状态下的呼吸称为平静(平和 1218次,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机体活动时成吸入 的二军化碳含量增加或氧含量减少时,呼吸将加深加快 ,成为深呼吸 用力呼吸,这时不仅有更多的吸气肌参与收缩,收缩加强。而且呼气肌也主动参与收缩。在缺氧或二氧化碳增多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呼吸 困难( ,不仅呼吸大大加深, 而且出现扇 肺内压陆 停 带开 玉相等 ,吸气之初,肺容积增大,韩内压 进下降 反之在 压 内压逐渐下降 至 肺内压又 和大气压相等 吸气呼气 34 图52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压、胸膜腔 压及呼吸气容积的变化过程(右)和陶膜腔内压直接测量示急图(左) 呼吸道不 优和秀道五面多恐气5.陆内5化位:者两吸纹 则肺内压变化较大 平静呼吸时 呼吸缓和 等积的变化也较小 ,肺内压 mHg). 266kPa(l-2mmHg). 用力呼吸时 化的程度增大 压的升降将更大。例如紧闭声门,尽力作呼吸动作,吸气时,肺内压可为13 吸深快 ,肺内压变 -3.99kPa(-100 30mmHg),呼气时可达7.89.18.62kPa(60-140mmHg)气体进入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一是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一是阻止其流动的阻力。前者必须克服后者,方能实现肺通气,正 如心室射血的动力必须克服循环系统的阻力才能推动血液流动一样。 (一)肺通气的动力 气体进出肺是由大气和肺泡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的缘故。在自然呼吸条件下,此压力差产生于肺的张缩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可是肺本 身不具有主动张缩的能力,它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而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当吸气肌收缩 时,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暂时下降并低于大气压,空气就顺此压差而进入肺,造成吸气(inspiration)。反之,当吸 气肌舒张和(或)呼气肌收缩时,胸廓缩小,肺也随之缩小,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并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便顺此压差流出肺,造成呼 气(expiration)。呼吸肌收缩、舒张所造成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1.呼吸运动 引起呼吸运动的肌为呼吸肌。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动作的肌肉为吸气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使胸廓缩小产生呼气动作 的是呼气肌,主要有肋间内肌和腹壁肌。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呼吸肌,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胸背部的其它肌肉等,这些肌肉只在用力呼吸 时才参与呼吸运动。 (1)吸气运动:只有在吸气肌收缩时,才会发生吸气运动,所以吸气总是主动过程。膈形状似钟罩,静止时向上隆起,位于胸腔和腹腔之 间,构成胸腔的底。膈肌收缩时,隆起的中心下移,从而增大了胸腔的上下径,胸腔和肺容积增大,产生吸气。膈下移的距离视其收缩强度而 异,平静吸气时,下移约1-2cm,深吸气时,下移可达7-10cm。由于胸廓呈圆锥形,其横截面积上部较小,下部明显加大。因此,膈稍稍下降 就可使胸腔容积大大增加。据估计,平静呼吸时因膈肌收缩而增加的胸腔容积相当于总通气量的4/5,所以膈肌的舒缩在肺通气中起重要作用。 膈肌收缩而膈下移时,腹腔内的器官因受压迫而使腹壁突出,膈肌舒张是时,腹腔内脏恢复原们画面为膈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 伏,所以这种型式的呼吸称为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 肋间外肌的肌纤维起自上一肋骨的近脊椎端的下缘,斜向前下方走行,止于下一肋骨近胸骨端的止缘。由于脊椎的位置是固定的,而胸骨 可以上下移动,所以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都向上提,肋骨下缘还向外侧偏转,从而增大了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产生吸气。肋间 外肌收缩越强,胸腔容积增大越多。在平静呼吸中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较膈肌为小。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称为 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常同时存在,其中某种型式可占优势;只有在胸部或腹部活动受到限制时,才可能单独 出现某一种型式的呼吸。 (2)呼气运动:平静呼气时,呼气运动不是由呼气肌收缩所引起,而是因膈股长肋间外肌舒张,肺依靠本身的回缩力量而回位,并牵引胸 廓缩小,恢复其吸气开始前的位置,产生呼气。所以平静呼吸时,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呼气肌才参与收缩,使胸廓进一步缩小,呼气 也有了主动的成分。肋间内肌走行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收缩时使肋骨和胸骨下移,肋骨还向内侧旋转,使胸腔前后、左右缩小,产生呼气。 腹壁肌的收缩,一方面压迫腹腔器官,推动膈上移,另一方面也牵拉下部的肋骨向下向内移位,两者都使胸腔容积缩小,协助产生呼气。 (3)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称为平静(平和)呼吸(eupnea)。其特点是呼吸运动较为平衡均匀,每分钟呼吸频率约 12-18次,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机体活动时,或吸入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或氧含量减少时,呼吸将加深、加快,成为深呼吸或 用力呼吸,这时不仅有更多的吸气肌参与收缩,收缩加强,而且呼气肌也主动参与收缩。在缺氧或二氧化碳增多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呼吸 困难(dyspnea),这时,不仅呼吸大大加深,而且出现鼻翼扇动等,同时主观上有不舒服的困压感。 2.肺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在呼吸暂停、声带开放、呼吸道畅通时,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吸气之初,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暂 进下降,代于大气压,空气在此压差推动下进入肺泡,随着肺内气体逐渐增加,肺内压也逐渐升高,至吸气末,肺内压已升高到和大气压相 等,气流也就停止(图5-2)。反之,在呼气之初,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并超过大气压,肺内气体便流出肺,使肺内气体逐渐减少,肺 内压逐渐下降,至呼气末,肺内压又降到和大气压相等。 图5-2 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压、胸膜腔内压及呼吸气容积的变化过程(右)和胸膜腔内压直接测量示意图(左) (1mmHg=0.133kPa,1cmH20g0.098kPa)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变化的程度,视呼吸的缓急、深浅和呼吸道是否通畅而定。若呼吸慢,呼吸道通畅,则肺内压变化较小;若呼吸较快, 呼吸道不够通畅,则肺内压变化较大。平静呼吸时,呼吸缓和,肺容积的变化也较小,吸气时,肺内压较大气压约低0.133-0.266kPa(1- 2mmHg),即肺内压为-0.266—-0.133kPa(-2—-1mmHg);呼气时较大气压约高0.133-0.266kPa(1-2mmHg)。用力呼吸时,呼吸深快,肺内压变 化的程度增大。当呼吸道不够通畅时,肺内压的升降将更大。例如紧闭声门,尽力作呼吸动作,吸气时,肺内压可为-13.3——-3.99kPa(-100 —-30mmHg),呼气时可达7.89-18.62kPa(60-140mmHg)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