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农业昆虫学(农学专业) 一、课程编号101D2001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知识,识别农业上重要害虫种类,掌握主 要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少受虫害,使农作物丰产丰收。 三、教学要求: 讲授本课程时,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季节,结合当时发生的昆虫种类,尽量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课,尽量丰富实验材料,使学生通过 实物标本观察、鉴别,进一步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昆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重要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难点是农业重要害虫的识别。 五、教材选择的原则: 教材选择的原则是:内容符合本课程教学水平的要求、编校印刷质量好、概念准确、图 文并茂、文字精练、通俗易懂、并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水平。 六、教学方法建议: 授课内容尽可能和昆虫发生季节吻合,授课和实验课一定要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七、总学时40授课(25) 实验(15)学分(2.5) 难度等级(适中) 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讲课时,可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序号 授课内容 学时分配 第1次 绪论 昆虫头部 昆虫胸部、腹部及体 22 第4次 昆虫内部器官和激素 第5次 昆虫生殖方式、发育、变态世代和年生活史及行为和习性 2 第6次 昆虫分类基本原理及直翅、半翅、同翅目分类 2 鞘翅、鳞翅、双翅、膜翅目分类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第9次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222 第10次 地下害虫 第11次 小麦苦虫 第12次 杂粮害虫 第13次 棉花害2 农业昆虫学(农学专业) 一、课程编号 101D2001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知识,识别农业上重要害虫种类,掌握主 要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少受虫害,使农作物丰产丰收。 三、教学要求: 讲授本课程时,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季节,结合当时发生的昆虫种类,尽量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课,尽量丰富实验材料,使学生通过 实物标本观察、鉴别,进一步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昆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重要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难点是农业重要害虫的识别。 五、教材选择的原则: 教材选择的原则是:内容符合本课程教学水平的要求、编校印刷质量好、概念准确、图 文并茂、文字精练、通俗易懂、并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水平。 六、教学方法建议: 授课内容尽可能和昆虫发生季节吻合,授课和实验课一定要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七、总学时 40 授课(25) 实验(15) 学分(2.5) 难度等级(适中) 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讲课时,可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序号 授课内容 学时分配 第 1 次 绪论 2 第 2 次 昆虫头部 2 第 3 次 昆虫胸部、腹部及体壁 2 第 4 次 昆虫内部器官和激素 2 第 5 次 昆虫生殖方式、发育、变态世代和年生活史及行为和习性 2 第 6 次 昆虫分类基本原理及直翅、半翅、同翅目分类 2 第 7 次 鞘翅、鳞翅、双翅、膜翅目分类 2 第 8 次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2 第 9 次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2 第 10 次 地下害虫 2 第 11 次 小麦害虫 2 第 12 次 杂粮害虫 2 第 13 次 棉花害虫 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