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定可以界定的部分,剩下的模糊地带留待望约实施村程申在讲行碰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未 来的情况发生以后再协商比较有效率。因此,契约的不完全性本身不是问愿,关键是契约执 行的过程中能否协商, 交易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不相关的 济学关注的 个热点就是组织的特征及 其对交易结果的影响。在以前 研究中,经济学家更多的关心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或者关心与契约有关的当事人互相制约的 机制与效果,但对于广义的组织中一些显而易见的特征及其作用却讨论不够。实际上蒂罗尔 (Trol,1986)较早时研究了组织中的共谋问题,他发展了一个两级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中 层的监督人即可以为委托人提供有用的信息,也可能和下一级代理人合谋,这就给组织设计 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篇论文基础上,哈特和摩尔(Hart and Mo r心,1999a)在剩余控 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对称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组织设计要考虑的一些条件。博尔顿和 达沃瑞庞特(Bolton and Dewatripont.1994)的研究显示,组织可以节约信息交流和运用的成 本,在市场上大量的私人信息只能通过价格统一显示,结果许多私人信息可能被遗漏,而在 组织中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诚可以较低的成本尽可能的是示这些私人信息。阿洪和蒂罗尔 on,1997)发展的模型证明,组织中正式权威和实际权常常不 致,契 只能规定正式权威 迪过权利的界定」 当事人的获取信息范围,但当事人实际获取信 的能力并不受这个契约的限制,实际获取信息的能力就决定了当事人的实际权威,组织设 必须考虑到两种权成之间的分歧。达沃瑞庞特和蒂罗尔(Dewatripont and tirole.1999)发 现,倡议在组织中作用巨大,组织成员即可以利用倡议来反映彼此矛盾的利益目标,又可以 把这些日标整合起来 增进组织整体的利益。倡议是有成本的,存在信息操纵的可能。通过 倡议可能可以更好的理解组织行为。在变革的时候,组织存 一种抵制变革的力品 ,导致 织出现利性,哈里顺(Harrington,1999)证明,社会体制是一种等级,人员选拔机制决定了每 个成员所处的级别,当某个成员被提拔到更高一级时,同级或下级成员就会模仿该成员的行 为,这种模仿逐步形成某些规范的累积,从而导致组织内部的行为刚性,产生抵触变革的行 为基础。原来的分析往往只针对某一种组织,但组织之间常常采取某种合作方式,这种结构 超越 了单 的组织理解构 巴龙和贝桑科(Baron Be 1999 人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来相互求证各自的代理人的私人信息,通过建立组织之间的信息联盟 委托人的信总劣势被改善,各种关系网络就是信总联盟,它们是处于单一的组织之间的一种 契约模式,给定相应的环境条件,这种网络状组织优于单一型组织。 契约经济学把制度理解成一组契约的集合,不同的组织通过相应的契约子集来定义 这意味着从本质上说组织之间似乎没有差别,正因为如此,契约经济学尽管在形式化方面作 大量的工作, 但和现实离得轧 远, 有限的 立用 范围仅仅是激励合同的设计 型的方》 来理解现实的组织形态远不成功。从现有的努力看,主流经济学家试图逼近或模拟组织现实 特征,主要集中在组织间关系、组织中权利的不对等、组织中的文化和习惯、纠纷的解决机 制对契约效果的影响等,特别是如何获得经验实证结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望约经济学对中国的改革过程和历中现象的理解也很重要,特别是最折的研究动向万 其有意义。中国的社会 本质上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结构 ,旧有的传统带来了习惯性的地位 不对等,可以说,权利的不对等、组织间关系、习惯和文化的作用等构成中国社会体制的 键特征。所以,在今后可能通过经济史或小样本的研究也许可以为契约经济学提供充分的经 验实证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契约经济学的正式模型。 二、经济组织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同样是源于科斯,威廉姆森(1975,1986)进一步发挥了康芒斯的思想,以交易为基 本出发点,着重分析了交易过程中的成本约束对交易结果的影响,以及为获得有效的结果必 8 定可以界定的部分,剩下的模糊地带留待契约实施过程中在进行磋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未 来的情况发生以后再协商比较有效率。因此,契约的不完全性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契约执 行的过程中能否协商,交易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不相关的。 最近契约经济学关注的另一个热点就是组织的特征及其对交易结果的影响。在以前的 研究中,经济学家更多的关心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或者关心与契约有关的当事人互相制约的 机制与效果,但对于广义的组织中一些显而易见的特征及其作用却讨论不够。实际上蒂罗尔 (Tirole, 1986)较早时研究了组织中的共谋问题,他发展了一个两级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中 层的监督人即可以为委托人提供有用的信息,也可能和下一级代理人合谋,这就给组织设计 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篇论文基础上,哈特和摩尔(Hart and Moore, 1999a)在剩余控制 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对称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组织设计要考虑的一些条件。博尔顿和 达沃瑞庞特(Bolton and Dewatripont,1994)的研究显示,组织可以节约信息交流和运用的成 本,在市场上大量的私人信息只能通过价格统一显示,结果许多私人信息可能被遗漏,而在 组织中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就可以较低的成本尽可能的显示这些私人信息。阿洪和蒂罗尔 (Aghion and Tirole,1997)发展的模型证明,组织中正式权威和实际权威常常不一致,契约 只能规定正式权威,通过权利的配置界定了当事人的获取信息范围,但当事人实际获取信息 的能力并不受这个契约的限制,实际获取信息的能力就决定了当事人的实际权威,组织设计 必须考虑到两种权威之间的分歧。达沃瑞庞特和蒂罗尔(Dewatripont and Tirole,1999)发 现,倡议在组织中作用巨大,组织成员即可以利用倡议来反映彼此矛盾的利益目标,又可以 把这些目标整合起来,增进组织整体的利益。倡议是有成本的,存在信息操纵的可能。通过 倡议可能可以更好的理解组织行为。在变革的时候,组织存在一种抵制变革的力量,导致组 织出现刚性,哈里顿(Harrington,1999)证明,社会体制是一种等级,人员选拔机制决定了每 个成员所处的级别,当某个成员被提拔到更高一级时,同级或下级成员就会模仿该成员的行 为,这种模仿逐步形成某些规范的累积,从而导致组织内部的行为刚性,产生抵触变革的行 为基础。原来的分析往往只针对某一种组织,但组织之间常常采取某种合作方式,这种结构 超越了单一的组织理解构架,巴龙和贝桑科(Baron and Besanko,1999)的模型显示,委托 人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来相互求证各自的代理人的私人信息,通过建立组织之间的信息联盟, 委托人的信息劣势被改善,各种关系网络就是信息联盟,它们是处于单一的组织之间的一种 契约模式,给定相应的环境条件,这种网络状组织优于单一型组织。 契约经济学把制度理解成一组契约的集合,不同的组织通过相应的契约子集来定义, 这意味着从本质上说组织之间似乎没有差别,正因为如此,契约经济学尽管在形式化方面作 了大量的工作,但和现实离得较远,有限的应用范围仅仅是激励合同的设计,用模型的方法 来理解现实的组织形态远不成功。从现有的努力看,主流经济学家试图逼近或模拟组织现实 特征,主要集中在组织间关系、组织中权利的不对等、组织中的文化和习惯、纠纷的解决机 制对契约效果的影响等,特别是如何获得经验实证结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契约经济学对中国的改革过程和历史现象的理解也很重要,特别是最近的研究动向尤 其有意义。中国的社会本质上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结构,旧有的传统带来了习惯性的地位 不对等,可以说,权利的不对等、组织间关系、习惯和文化的作用等构成中国社会体制的关 键特征。所以,在今后可能通过经济史或小样本的研究也许可以为契约经济学提供充分的经 验实证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契约经济学的正式模型。 二、经济组织的比较静态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 (一)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同样是源于科斯,威廉姆森(1975,1986)进一步发挥了康芒斯的思想,以交易为基 本出发点,着重分析了交易过程中的成本约束对交易结果的影响,以及为获得有效的结果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