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3]厚,指土地扩大。众,百姓,这里指民心。 [24]这句是说,段既然不义,就不能笼住民心,土地占多了就要垮台。这是就"厚将得 众"而说的双关话。暱,通,黏。这里指能团结人。崩,山塌,这里指垮下来,崩溃。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1],将袭郑。夫人将启之2]夫。公闻其期[3],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4]。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5]。五月辛丑[6],大叔出 奔共[7刀。遂置姜氏于城颍[8],而誓之曰[9]:"不及黄泉,无相见也[10]”"。-既而悔之[11]。 [1]完,修茸(q),指修城。聚,指聚集百姓。缮,修理,制造。甲,戎衣、铠(kǎ)甲。 兵,武器。具,准备。卒,步兵。乘(sheng),兵车。 [2]人,指武姜。启之,为段开城门,即作内应。启,开门。 [3]期,段袭郑的日期。 [4帅,通率。春秋时都是车战,兵车一乘有甲士(带盔甲的兵士)三人,步卒七十二 人。二百乘,共甲士600人,步卒14400人。以,连词。 [5]诸,"之於"的合音字。 [6]古人以干支纪日,五月辛丑,即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刀奔,快跑。出奔,指逃到外国避难。此句后面略有删节。 [8]置(h),放置,安顿,这里有放逐的意思。城颍,郑邑名,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 [9]誓之,向她发誓。 [10]黄泉,地下的泉水,黄色,这里指墓穴。这句等於说这辈子咱们不见面了。 [11]之,指置姜氏于城颍并发誓事。 颖考叔为颍谷封人[1闻之,有献於公2]。公赐之食。食舍肉[3]。公问之。对曰:"小人 有母[4],皆尝小人之食矣[5],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6]。"公曰:"尔有母遗,繁我独无[7]!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8]?"公语之故,且告之悔9]。对曰:"君何患焉10]?若阙地及泉 [11],隧而相见12],其谁曰不然13]?"公从之。公入而赋[14]:"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15]。"遂为母子如初16]。 []颍考叔,郑大夫。颍谷,郑边邑,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封,疆界。封人,管理疆 界的官。 [2]有献,有所献。 [3]舍,放着,后来写作"捨"。 [4]小人,颍考叔自己谦称。 [5]我的食物[她]都吃过了。尝,这里是"吃"的意思。 [6遗(wei),给,这里指留给。之,指其母。 [7刀尔,你。繁yi),句首语气词。 [8]敢,表谦敬的副词。何谓,说的是什么意思?这话怎么讲? [9]语y心),告诉。之,间接宾语。语之故,把缘故告诉他。告之悔,把心里后悔的事告 诉了他。语法结构同於“语之故”。 [10]您在这件事情上忧虑什么呢? [11]阙,挖。 [12]隧,用如动词,挖隧道。 [13]谁说不是这样?其,语气词,加强反问。然,代词,指黄泉相见。 [14]入,在这里与下面的"出"互文见义,即笼统表示庄公和姜氏进出隧道。赋,赋诗。 这里是庄公所赋的诗的一部分。 [15]洩洩(yiy),和融融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快乐的样子。 [16]从此作母亲作儿子还和当初一样。 君子曰[1:颍考叔,纯孝也2]。爱其母,施及庄公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23]厚,指土地扩大。众,百姓,这里指民心。 [24]这句是说,段既然不义,就不能笼住民心,土地占多了就要垮台。这是就"厚将得 众"而说的双关话。暱,通 ,黏。这里指能团结人。崩,山塌,这里指垮下来,崩溃。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1],将袭郑。夫人将启之[2]夫。公闻其期[3],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4]。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5]。五月辛丑[6],大叔出 奔共[7]。 遂置姜氏于城颍[8],而誓之曰[9]:"不及黄泉,无相见也[10]"。--既而悔之[11]。 [1]完,修葺(qì),指修城。聚,指聚集百姓。缮,修理,制造。甲,戎衣、铠(kǎi)甲。 兵,武器。具,准备。卒,步兵。乘(shèng),兵车。 [2]人,指武姜。启之,为段开城门,即作内应。启,开门。 [3]期,段袭郑的日期。 [4]帅,通率。春秋时都是车战,兵车一乘有甲士(带盔甲的兵士)三人,步卒七十二 人。二百乘,共甲士 600 人,步卒 14400 人。以,连词。 [5]诸,"之於"的合音字。 [6]古人以干支纪日,五月辛丑,即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7]奔,快跑。出奔,指逃到外国避难。此句后面略有删节。 [8]置(zhì),放置,安顿,这里有放逐的意思。城颍,郑邑名,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 [9]誓之,向她发誓。 [10]黄泉,地下的泉水,黄色,这里指墓穴。这句等於说这辈子咱们不见面了。 [11]之,指置姜氏于城颍并发誓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1]闻之,有献於公[2]。公赐之食。食舍肉[3]。公问之。对曰:"小人 有母[4],皆尝小人之食矣[5],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6]。"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7]!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8]?"公语之故,且告之悔[9]。对曰:"君何患焉[10]?若阙地及泉 [11],隧而相见[12],其谁曰不然[13]?"公从之。公入而赋[14]:"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15]。"遂为母子如初[16]。 [1]颍考叔,郑大夫。颍谷,郑边邑,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封,疆界。封人,管理疆 界的官。 [2]有献,有所献。 [3]舍,放着,后来写作"捨"。 [4]小人,颍考叔自己谦称。 [5]我的食物[她]都吃过了。尝,这里是"吃"的意思。 [6]遗(wèi),给,这里指留给。之,指其母。 [7]尔,你。繄(yī),句首语气词。 [8]敢,表谦敬的副词。何谓,说的是什么意思?这话怎么讲? [9]语(yù),告诉。之,间接宾语。语之故,把缘故告诉他。告之悔,把心里后悔的事告 诉了他。语法结构同於"语之故"。 [10]您在这件事情上忧虑什么呢? [11]阙,挖。 [12]隧,用如动词,挖隧道。 [13]谁说不是这样?其,语气词,加强反问。然,代词,指黄泉相见。 [14]入,在这里与下面的"出"互文见义,即笼统表示庄公和姜氏进出隧道。赋,赋诗。 这里是庄公所赋的诗的一部分。 [15]洩洩(yì yì),和融融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快乐的样子。 [16]从此作母亲作儿子还和当初一样。 君子曰[1]:颍考叔,纯孝也[2]。爱其母,施及庄公[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