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8年3月第25卷第3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析,归纳出其主要脉象,为临床辨治头痛提供一种新 2脉学理论 方法。郑梦梦等凹论述了如何运用脉诊来指导中医肿 近年来,脉学理论研究主要侧重脉相关哲学思维瘤的辨证论治,指导方证与治疗,揭示预后与转归 研究、脉象脉诊的形成研究、脉位脉形研究、脉诊可王亚等从弦脉的脉象、主病,探讨左弦脉反映肝病 靠性等方面 的临床指导意义。江晓东等凹通过对《灵枢》的整理 袁亮等从哲学角度分析脉学的科学内涵,认为结合个人体会,对脉诊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意义进行 脉诊内容不仅包含人体解剖结构信息,还包含气化功了初步探讨。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的精神科医师里昂· 能结构信息,提出“脉象气化结构”原理。方英嵩等汉默,自1974年开始师从丁氏内科传人沈鹤峰医生, 以“多维思维”作为契合点,浅析脉象中包含的具体对其脉诊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创 性、系统性、深刻性、全面性等多层信息。贾建义等門制了一套“沈-汉默氏脉诊系统 对寸口脉左右脏腑分属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4客观化 仍遵循“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的寸口脉 脉诊客观化,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方法,客观 左右脏腑分属原则并以此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原地分析诊断脉搏信号。国内外学者从事脉诊客观化研 因。崔晓敏等从解剖入手,分析寸口脉的生理性解究己有70年左右,近几年又有新的进展。 剖位置变异及其临床应用。滕晶等从现代多学科视 Chou h c等介绍了一种采用弹性导电聚合物 角对脉诊信息来源和传递的过程进行诠释。 Bilton K作为传感器材料的新型脉诊仪,其特点是可灵活弯 等□对人工脉诊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脉诊曲,并结合当代的腕表型脉搏波采集系统,应用脉搏 的可靠性主要受感觉的复杂性及手指感受器敏感度波速度分析来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 Mouring等 的影响,对此提出未来研究脉诊可靠性的策略包括收集了45例收缩压为(155±28)mmHg、舒张压为 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诊脉、用类似的技术培训及(93±17)mmHg的高血压患者,发现高血压患者的 经验来控制测试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更大样本量的研脉象与脉搏波分析以及血液动力学之间密切相关,定 究等。 量变量舒张压、心率以及脉搏波传播速度包含可描述 3临床应用 洪、沉、数等定性脉象的信息。 Chung cy等2提出 于海列举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烧心”与“中了一种基于动脉宽度的量化方法以表达脉诊时的浮 风”二则医案,研究其平脉辨证、以脉定证的临床诊中、沉取,并以指标α估算应用脉诊仪诊脉时的动脉 断方法。张瞳等总结广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甄梦初宽度段红菊等收集云南省 HIVIAIDS患者857例, 诊断肺痨脉象心得,在痨疾未发现仼何症状或仅有轻用ZMⅢC智能型脉象仪收集脉象信息,并对其进行 微症状但无发热潮热之时,脉象可岀现右寸外侧沉弱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以结代脉为主要脉象,伴 状似凹陷,反映出寸脉外侧血管张力不足,且欠充盈吸毒患者脉象表现更为复杂。魏红等叫运用三探头中 的特征性变化。苏娟萍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萧汉玺的医脉诊信息系统,揭示不同证型抑郁症患者的脉象信 脉诊特色,认为诊脉时首先应当确定左关脉的部位,息特征,认为与其脏腑功能异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主张脉诊详辨寸关尺脉象。陈中沛等总结张西俭脉崔骥等通过分析447例非疾病人群的脉图,以单部 诊经验,以脉气脉质统领脉象,脉象分析应以病机分脉脉图为依据,建立平、滑、弦3种脉象的特征参数 析为基本点,寸口脉三部九候与脏腑经络三焦配位作及正常医学指标参考范围。郑星宇等基于瞬时波强 上下表里轻重对应,取消左右分位。桑素珍等介绍(W1)技术,初步构建了濡脉的三维WI脉图,能更 了金氏脉学通过脉形实现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的方准确地反映濡脉波形特点。 法,指出定性诊断对判断占位性病变十分重要。黄利5标准化 兴等8总结了吁江脉学的成就与特色,分别阐述了脉王蕾等3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 诊的规范操作、脉象的特征体系、脉诊疑难问题的解际标准》与《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 决、脉诊应用的推广等 国际标准》脉象名称基本术语的构词方法、翻译方法 付文倩等认为,脉诊对于诊断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具体名词术语(浮脉类脉象、沉脉类脉象、数脉类 状态具有望、闻、问三诊所不具备的优势,应将脉诊脉象、迟脉类脉象、虚脉类脉象、实脉类脉象、歇止 作为探释心理活动及思维状态的首选。李俊男通过脉、大脉、软脉)英译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2部 对外感和内伤头痛中各单纯证型头痛病因病机的分标准中脉象名称术语英语译文的优缺点。张子霖等32018 年 3 月第 25 卷第 3 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33· “虚、缓、迟、细、沉、伏”。 2 脉学理论 近年来,脉学理论研究主要侧重脉相关哲学思维 研究、脉象脉诊的形成研究、脉位脉形研究、脉诊可 靠性等方面。 袁亮等[7]从哲学角度分析脉学的科学内涵,认为 脉诊内容不仅包含人体解剖结构信息,还包含气化功 能结构信息,提出“脉象气化结构”原理。方英嵩等[8] 以“多维思维”作为契合点,浅析脉象中包含的具体 性、系统性、深刻性、全面性等多层信息。贾建义等[9] 对寸口脉左右脏腑分属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 仍遵循“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的寸口脉 左右脏腑分属原则并以此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原 因。崔晓敏等[10]从解剖入手,分析寸口脉的生理性解 剖位置变异及其临床应用。滕晶等[11]从现代多学科视 角对脉诊信息来源和传递的过程进行诠释。Bilton K 等[12]对人工脉诊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脉诊 的可靠性主要受感觉的复杂性及手指感受器敏感度 的影响,对此提出未来研究脉诊可靠性的策略包括 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诊脉、用类似的技术培训及 经验来控制测试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更大样本量的研 究等。 3 临床应用 于海[13]列举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烧心”与“中 风”二则医案,研究其平脉辨证、以脉定证的临床诊 断方法。张曈等[14]总结广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甄梦初 诊断肺痨脉象心得,在痨疾未发现任何症状或仅有轻 微症状但无发热潮热之时,脉象可出现右寸外侧沉弱 状似凹陷,反映出寸脉外侧血管张力不足,且欠充盈 的特征性变化。苏娟萍[15]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萧汉玺的 脉诊特色,认为诊脉时首先应当确定左关脉的部位, 主张脉诊详辨寸关尺脉象。陈中沛等[16]总结张西俭脉 诊经验,以脉气脉质统领脉象,脉象分析应以病机分 析为基本点,寸口脉三部九候与脏腑经络三焦配位作 上下表里轻重对应,取消左右分位。桑素珍等[17]介绍 了金氏脉学通过脉形实现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的方 法,指出定性诊断对判断占位性病变十分重要。黄利 兴等[18]总结了旴江脉学的成就与特色,分别阐述了脉 诊的规范操作、脉象的特征体系、脉诊疑难问题的解 决、脉诊应用的推广等。 付文倩等[19]认为,脉诊对于诊断患者的心理情绪 状态具有望、闻、问三诊所不具备的优势,应将脉诊 作为探释心理活动及思维状态的首选。李俊男[20]通过 对外感和内伤头痛中各单纯证型头痛病因病机的分 析,归纳出其主要脉象,为临床辨治头痛提供一种新 方法。郑梦梦等[21]论述了如何运用脉诊来指导中医肿 瘤的辨证论治,指导方证与治疗,揭示预后与转归。 王亚等[22]从弦脉的脉象、主病,探讨左弦脉反映肝病 的临床指导意义。江晓东等[23]通过对《灵枢》的整理 结合个人体会,对脉诊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意义进行 了初步探讨。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的精神科医师里昂• 汉默,自 1974 年开始师从丁氏内科传人沈鹤峰医生, 对其脉诊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创 制了一套“沈-汉默氏脉诊系统” [24]。 4 客观化 脉诊客观化,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方法,客观 地分析诊断脉搏信号。国内外学者从事脉诊客观化研 究已有 70 年左右,近几年又有新的进展。 Chou H C 等[25]介绍了一种采用弹性导电聚合物 作为传感器材料的新型脉诊仪,其特点是可灵活弯 曲,并结合当代的腕表型脉搏波采集系统,应用脉搏 波速度分析来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Moura N G 等[26] 收集了 45 例收缩压为(155±28)mm Hg、舒张压为 (93±17)mm Hg 的高血压患者,发现高血压患者的 脉象与脉搏波分析以及血液动力学之间密切相关,定 量变量舒张压、心率以及脉搏波传播速度包含可描述 洪、沉、数等定性脉象的信息。Chung C Y 等[27]提出 了一种基于动脉宽度的量化方法以表达脉诊时的浮、 中、沉取,并以指标 α 估算应用脉诊仪诊脉时的动脉 宽度。段红菊等[28]收集云南省 HIV/AIDS 患者 857 例, 用 ZM-ⅢC 智能型脉象仪收集脉象信息,并对其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以结代脉为主要脉象,伴 吸毒患者脉象表现更为复杂。魏红等[29]运用三探头中 医脉诊信息系统,揭示不同证型抑郁症患者的脉象信 息特征,认为与其脏腑功能异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崔骥等[30]通过分析 447 例非疾病人群的脉图,以单部 脉脉图为依据,建立平、滑、弦 3 种脉象的特征参数 及正常医学指标参考范围。郑星宇等[31]基于瞬时波强 (WI)技术,初步构建了濡脉的三维 WI 脉图,能更 准确地反映濡脉波形特点。 5 标准化 王蕾等[32]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 际标准》与《WHO 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 国际标准》脉象名称基本术语的构词方法、翻译方法 及具体名词术语(浮脉类脉象、沉脉类脉象、数脉类 脉象、迟脉类脉象、虚脉类脉象、实脉类脉象、歇止 脉、大脉、软脉)英译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 2 部 标准中脉象名称术语英语译文的优缺点。张子霖等[3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