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7.民国元年教育方针1912年7月10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讨论通过,于9月2日由 教育部颁布实行(2分)。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 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 的进步(4分)。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8.简述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意义。 魏源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西方在工艺技术方面确实有许多先进于中国之处,正是依靠这些 先进技术武装,才能人侵中国(4分)。在《海国图志》序言中明确指出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只有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才能富国强兵,抵御侵略(5分)。尽管魏 源要向西方学习的只是某些“长技”,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制夷”而已,其限定性很强,并不涉及 中国自身的变革,但他毕竞是中国最早提出要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在教育方面也开 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改革的观念上的先导(6分)。 19.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其一,循序渐进: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必须在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基础 上,领会经典的思想内容。其二,熟读精思:阅读正文,记住注解,要做到熟读成诵,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深刻理解经典的内在含义及思想的真谛。其三,虚心涵泳:读书应当虚心静虑,不可 先抱有成见,而应该虚怀若谷,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平心取舍,同时要反复玩索、体会书中的旨 趣。其四,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寻求义理,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求 诸己。其五,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不可松懈,一定要持续努力,发奋进取。其六,居敬持志:读书 要专静纯一,要抱有远大的志向。(前四点各3分,后二点各1.5分) 四、论述题(30分,二选一)】 20.为什么科举制度必须废除?简述废除科举制度的过程。 科举与传统教育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传统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当近代中国教育发生根 本性变革时,它与旧的科举制度的矛盾必然激化。一方面,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治危 机下,专攻儒家经史之学、靠考八股文由科举出身的旧式士大夫官僚毫无应付能力;另一方面, 新式学校虽然培养出一批有实学的人才,但旧的科举制度仍是八股文取士,新学人才不能与科 举接轨,就没有做官的“正途”出身,必然损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新式学校的发展,所 以,旧的科举制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障碍(14分)。 3817. 民国先年教育方针 1912 10 日,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讨论通过,于 11 教育部颁布实行 (2 分)。其寂旨为 拉撒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菁、军国民教育辅之,班以 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反换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支援德理念,较之清末教警东旨具有本质 的进步 (4 分〉。 二三、简答题{莓黯 15 分,共 30 18. 能述魏草原"ÿ窜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意义。 魏源比较清楚端意识到西方在工艺技术方面确实在许多先进于中昂之处,正是薇靠这些 先进技术武藩,才能入侵中国仅分〉。在《海国韶志》序言中辑磷指出作此书的吕的就是"师夷 之长技臼制夷",只有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固之长技,才能富国强兵,抵鹤楼晦 (5 分〉。王军管魏 草草要向商方学习的只是某些"长技飞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制夷"眼启,其摄定性很强,并不渺及 中国自身的变革,但他毕竟是中国最早提出萎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在教商方面也开 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改革的就念上的先导 (6 19. 第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民容。 其一,锚序渐进: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Jl挠序依次部读,必须在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基黯 上,领会经典的患想内释。其二,要在读精思:阅读在文,记住注解,要散到熟读成诵雪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深刻理解经典的内在含义及思想的真谛。其三,虚心摇撞:读书应当 童心静蝉,不可 先撞有成觅,而应该虚怀若谷,以在混公允的态度平,心政舍,同时要反复玩索、体会书中的黯 趣。其凹,切已棒察 读书不仅是摆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呼求义理,还摆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求 谐已。其宜,着紧用力 读书学习马'ïïJ轮髓,一定要哥持续努力,发奋进取 其六,居敬持志 读书 要专静纯一,主要梅有远大的志向。〈茵茵点各 分,居二三点各1. 分〉 四、论述题 (30 分,二选一} 20. 为什么科举棋度菇、续废除?简述囊除科举摇度的过程。 科举与传统教育密不可分,实捧上是传统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当近代中国教育发生根 本性变革碍,它与旧的科举黯寰的矛盾必然激化。一方踵,在深刻的民族危拭鞍清王朝统治起 棋,下,专攻儒家经史之学、靠考八股文自科举出身的 岳武士大夫官镣毒无道拧能力;另一方擂, 新式学校虽然培养出…批有实学的人才,但由的科举制度仍是人段文软士,新学人才不能与科 举接轨,就没有做官的"主途月出身,必然撰住他的的学习寂极性,也限制了黯式学校的发展,既 议,陋的科举制嚣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障碍(1 3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