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了。这里的鸣蝉,是不是另有所指,是否与他政治改革中受到种种阻挠干扰有关? 结合他在政治活动中的遭遇来理解,就可体会到他的这些借物寓意的语言,意味 是深长的。 全诗以客行为线索,从乡思到忧时,既贯穿一气,又推转变化。前半写景,感觉 真切,后半抒情,笔力充沛,一直被认为是王安石七律中的上乘之作。 08年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08)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 “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 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解析】考査考生读诗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要鉴赏诗歌,读懂诗歌是最基本的 也是目前考生鉴赏诗歌的瓶颈。前四句写景,抒发时光飞逝的情感;后四句写事 抒发悠闲的田园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 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 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直是诗歌鉴赏的重点,答题格式一般为:指出表达技 巧,在诗歌中找到具体诗句,加以阐释,再说表达技巧的效果。 08延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夕答孙郎擢。(何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一约518):南朝 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 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 【答案】 (1)①(5分)“山中”、“墟上”把“野”具体化了;②“气色满 生 烟露”则是环绕着“夕”字,将傍晚的景色展现了出来;③写星星从云中钻出 又以昏暗的“杳杳”作背景,更让我们感到了“夕”色;④我们听到鸟雀在“啾 啾”地鸣叫,但却不见踪影,因为它们归巢深藏在树林之中,这既为我们描绘出 “野”景,又替“野”景抹上了一层“夕”色!(据题干要求,要从前四句中分了。这里的鸣蝉,是不是另有所指,是否与他政治改革中受到种种阻挠干扰有关? 结合他在政治活动中的遭遇来理解,就可体会到他的这些借物寓意的语言,意味 是深长的。 全诗以客行为线索,从乡思到忧时,既贯穿一气,又推转变化。前半写景,感觉 真切,后半抒情,笔力充沛,一直被认为是王安石七律中的上乘之作。 08 年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 分)(08)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 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 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 “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 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解析】考查考生读诗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要鉴赏诗歌,读懂诗歌是最基本的, 也是目前考生鉴赏诗歌的瓶颈。前四句写景,抒发时光飞逝的情感;后四句写事, 抒发悠闲的田园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 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 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 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直是诗歌鉴赏的重点,答题格式一般为:指出表达技 巧,在诗歌中找到具体诗句,加以阐释,再说表达技巧的效果。 08 延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野夕答孙郎擢① (何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一约 518):南朝 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 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 【答案】 (1)①(5 分)“山中”、“墟上”把“野”具体化了;②“气色满”、“生 烟露”则是环绕着“夕”字,将傍晚的景色展现了出来;③写星星从云中钻出, 又以昏暗的“杳杳”作背景,更让我们感到了“夕”色;④我们听到鸟雀在“啾 啾”地鸣叫,但却不见踪影,因为它们归巢深藏在树林之中,这既为我们描绘出 “野”景,又替“野”景抹上了一层“夕”色!(据题干要求,要从前四句中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