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是在水上搭的,形状象个楼房,三分队却建议把它挪到岸上来, 形状也改变一下,说是可以少用几百根木头… 处长、科长、技术员都对我说过:“同样一块木料或一立方公 分的混凝土,在别处如果只能吃七十公厅的力量,在三分队就得 叫它吃一百公斤。 三分队新事情最多,而三分队的队长兼主管工程师就是曾 刚。 但是传说也不限于这一类技术问题。有一次,施工处的 个年轻人就为曾刚的一个举动展开过一次辩论。那是抢修渭河 桥的时候发生的事。桥嫩要垮了,钢梁已经朝便桥这边歪下来, t 看样子一阵大风就能把它给刮到河里。几个技术人员都拿不定 主意,踌躇不前。曾刚来了,提出个方案,自己亲自走上了便桥, 指挥工人用“千斤顶”把钢梁吊起,然后处理桥墩。一个当时在 场的人说,曾刚这种作法本身就是冒险一万一吊不起来怎么 办?况且,工程师也没必要和工人一起站到便桥上去冒这个生 命的危险。反对这个意见的人说,曾刚的作法是根据科学的计 算和经验,不能叫冒险,事实证明是成功了,至于工程师和工人 站在一起,那更没甚么不对,一在工作的紧急关头,工人们知 道“工程师也在这里”,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我听到的许多关于曾刚的意见,放在一起就是一场严重的、 针锋相对的争辩。部分人是用钦佩、敬羡的口吻肯定曾刚的大 胆精神,另一些人则抱着否定、怀疑的态度,认为这个人冒险,幼 稚,不讲究科学… 我听到的,毕竟还是后一种意见更多一些。虽然没有轻易 置信,却也受了一定影响。 在凌口大桥工地上住了天,工地上的景象,和我预料的完 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