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022019年第1期 基本理论 (二)学术界对于专业导论课定位的主流观点 综述文献,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专业导论课定位的主流观点是专业导论课需要为专业服务。如刘光明等 (2007),杨晓东等(200和张燕(2014)等学者都提出,专业导论课作为学科启蒙课程之一,旨在促进低 年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概略了解自己专业的概念、内涵、地位、作用、专业现状、应用前景,增强新生学习目的 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 专业的认知度,培养学生专业感情。 (三)本文对专业导论课定位的认知 我们认为,专业导论课的定位与大学的定位、专业的定位是密不可分的。从普适意义来看,一个本科专业 开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该专业领域的高等级人才。一个本科专业的办学质量好坏,可以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 能够适应社会、胜任专业工作,该专业是否有助于人才实现其人生价值来衡量。当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 的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重点培养掌握系统理论知识 框架、具备思辨能力、专门从事科学硏究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因此,在硏究型大学开设的本科专 业将应该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发现和创新,而应用技能只能占据次要地位。应用型大学则 主要为社会培养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将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应用型大 学需要将人才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心,将理论知识、逻辑思辨能力作为人才成长的支撑,赋予其持续成长的内在 动力。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硏究型大学,专业导论课的定位应主要为学科服务,学理论知识,然后才是 学通用的专业能力。而对于应用型大学,专业导论课的定位主要是为专业服务,首先学专业技能,其次才是讲 授理论知识,培养逻辑思辨能力 三、《能源经济导论》课程定位的特殊性 与一般的专业不同,能源经济专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而且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当前,作为一个新兴 学科,能源经济学已经成为理论经济学·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在许多高校,能源经济学也被作为一个独 立学科而设置。能源经济学“亦专亦学”的特性,使得能源经济专业导论课的定位也具有了特殊性。即,专业导 论课既要为专业服务,也要为学科服务。如果要进一步明确的话,在应用型大学,一般的经济学专业,讲授专 业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课时比重应为7:3。但是,能源经济专业导论课讲授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课时比重应为 6:4为宜,也就是说,能源经济专业导论课讲授理论知识的比重会稍高于其他专业。 同时,从认知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来看,认知的发展需要经过从实践一一认知一一实践一一更高阶段的 认知.…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不断反复过程(如图1所示)。出自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其主要的工作集中在认 知阶段进行理论创新,从“实践1到认知”,以及从“认知到实践2”这两个过程会有所涉及。而对于应用型大学 来说,其培养的人才将集中在从“认知到实践2”这一过程,少数从普通技术岗位走向专家级别的人才会经历从02 2019年第1期 基本理论 (二)学术界对于专业导论课定位的主流观点 综述文献,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专业导论课定位的主流观点是专业导论课需要为专业服务。如刘光明等 (2007)[1],杨晓东等(2010)[2]和张燕(2014)[3]等学者都提出,专业导论课作为学科启蒙课程之一,旨在促进低 年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概略了解自己专业的概念、内涵、地位、作用、专业现状、应用前景,增强新生学习目的 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 专业的认知度,培养学生专业感情。 (三)本文对专业导论课定位的认知 我们认为,专业导论课的定位与大学的定位、专业的定位是密不可分的。从普适意义来看,一个本科专业 开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该专业领域的高等级人才。一个本科专业的办学质量好坏,可以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 能够适应社会、胜任专业工作,该专业是否有助于人才实现其人生价值来衡量。当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 的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重点培养掌握系统理论知识 框架、具备思辨能力、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因此,在研究型大学开设的本科专 业将应该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发现和创新,而应用技能只能占据次要地位。 应用型大学则 主要为社会培养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将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4]。因此,应用型大 学需要将人才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心,将理论知识、逻辑思辨能力作为人才成长的支撑,赋予其持续成长的内在 动力。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研究型大学,专业导论课的定位应主要为学科服务,学理论知识,然后才是 学通用的专业能力。而对于应用型大学,专业导论课的定位主要是为专业服务,首先学专业技能,其次才是讲 授理论知识,培养逻辑思辨能力。 三、《能源经济导论》课程定位的特殊性 与一般的专业不同,能源经济专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而且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当前,作为一个新兴 学科,能源经济学已经成为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在许多高校,能源经济学也被作为一个独 立学科而设置。能源经济学“亦专亦学”的特性,使得能源经济专业导论课的定位也具有了特殊性。即,专业导 论课既要为专业服务,也要为学科服务。如果要进一步明确的话,在应用型大学,一般的经济学专业,讲授专 业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课时比重应为7:3。但是,能源经济专业导论课讲授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课时比重应为 6:4为宜,也就是说,能源经济专业导论课讲授理论知识的比重会稍高于其他专业。 同时,从认知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来看,认知的发展需要经过从实践——认知——实践——更高阶段的 认知......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不断反复过程(如图1所示)。出自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其主要的工作集中在认 知阶段进行理论创新,从“实践1到认知”,以及从“认知到实践2”这两个过程会有所涉及。而对于应用型大学 来说,其培养的人才将集中在从“认知到实践2”这一过程,少数从普通技术岗位走向专家级别的人才会经历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