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90 同济大学学提(白然科学版) 第43卷 3.2与物理模型试验温度数据对比 名为3.45m,这与圈管冻结时,冻结圈内的冻土垢 由于采用双排广义布管形式的冻结工程较少 幕厚度大于园外的族土堆幕厚度是一致的,自此理 缺乏系统的温度监测数据,因此笔者采用双图管海 论公式需要的冻结管间距,冻结管排距,冻结管管半 结的物理模型试验温度监测数据与理论公式的计算 径、冻结管壁温度及冻土帷幕厚度均已知,可以根 结果进行对比,这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论公式的 理论公式对己知测点的温度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 实用性。 列于表3. 采用文献「191的物理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 表31-1制面的8个测点温府及位置 其双圈管布置形式及温度测点如图6所示. Tab.3 Temperature and position of elght gp0 点 位置 2 250 -6.40 -65 0.1a 1.5 1.37 -12.0 -11.9 0. 112680 -1.37 -120 -11.80 0.20 567 -7.20 -7. 0.6 8-810 -200-1.70 0.30 15.0 考虑剖而2-2,坐标系选取原理与1-1剖面 致,则可知2-2剖面的1至8个测点位置与1-1剖面 的一样.另外面-2与面1-1的冻结参粉的推 区别在于第 排冻结管相对于第 排冻结管的偏移 困6冻结管及温度测点的分布(单位:m) 量心为(:/2,其余的理论公式需要的计算参数可直 Fig.6 Distribution of freezing pipe and 接使用1-1剖面的冻结参数.则22剂面的8个测点 measuring points (unit:m) 实测温度和理论计算温度加表4所示 本文将内图管当做第二推冻结管,外图管当做 ,2面的8个测点温度及位置 第一排冻结管,考虑的冻结温度曲线由5一25h(实 ad p 际对应时间30一150d,根据相似比将试验时间换算 measuring poi 为实际时间,后同)的5条,而不考虑后续的30~4( 点位置 实测理 h(180-240d)的3条族结曲线,因为前5条冻结曲 线的冻结管管壁温度是一样的.另外根据几何相似 比,可以将试验参数换算为实际参数,其且体布管形 1.37 -8.9 -8.86 0.0 式及相应的参数如表2所示 二10 表?冻结管布置参数 -6.80 -7.80 1.00 Tah 2 L 0 80 数值1.313 2.60.072-12 0 通过1-1剖面与2-2剖面的实测温度与理论温 考虑到理论公式的使用条件,即冻结中后期,则 度的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临对误弟都不超过1℃ 选择25h(15 d的冻 温度分布曲线,考虑内图管 理论公式的精度满足工程上的误差要求,另外也说 与外圈管之间的中间位置作为直角坐标的原点,极 明利用理论公式估算冻士帷暮厚度精度较高 径方向作为y轴,向圆中心点的方向作为正方向,并 考虑横坐标x的取值水远为0.经量测可知1-1制面 4结论 的1至8个测点温度及位置如表3所示 根据测点1,3,5,7的实测温度和坐标值,依据 ()以特殊的单排管冻结温度场解析解为基 式(10)可以测算出冻土椎幕6为2.12m,冻土惟幕 础,将双排管冻结广义问题分解为两个特殊的单捕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同 济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第43卷 3.2 与物理模型试验温度数据对比 由于采用双排广义布管形式的冻结工程较少, 缺乏系统的温度监测数据,因此笔者采用双圈管冻 结的物理模型试验温度监测数据与理论公式的计算 结果进行对比,这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论公式的 实用性. 采用文献[19]的 物 理 模 型 试 验 数 据 进 行 对 比. 其双圈管布置形式及温度测点如图6所示. 图6 冻结管及温度测点的分布(单位:m) Fig.6 Distributionoffreezingpipeand measuringpoints(unit:m) 本文将内圈管当做第二排冻结管,外圈管当做 第一排冻结管,考虑的冻结温度曲线由5~25h(实 际对应时间30~150d,根据相似比将试验时间换算 为实际时间,后同)的5条,而不考虑后续的30~40 h(180~240d)的3条冻结曲线,因为前5条冻结曲 线的冻结管管壁温度是一样的.另外根据几何相似 比,可以将试验参数换算为实际参数,其具体布管形 式及相应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冻结管布置参数 Tab.2 Layoutparametersoffreezingpipes 参数 l1/m l2/m L/m r0/m Tf/℃ T0/℃ 数值 1.31 3 2.6 0.072 -12 0 考虑到理论公式的使用条件,即冻结中后期,则 选择25h(150d)的冻结温度分布曲线,考虑内圈管 与外圈管之间的中间位置作为直角坐标的原点,极 径方向作为y轴,向圆中心点的方向作为正方向,并 考虑横坐标x的取值永远为0,经量测可知1-1剖面 的1至8个测点温度及位置如表3所示. 根据测点1,3,5,7的实测温度和坐标值,依据 式(10)可以测算出冻土帷幕ξ1 为2.12m,冻土帷幕 ξ2 为3.45m,这 与 圈管 冻 结 时,冻 结 圈 内 的 冻 土 帷 幕厚度大于圈外的冻土帷幕厚度是一致的.自此理 论公式需要的冻结管间距、冻结管排距、冻结管管半 径、冻结管壁温度及冻土帷幕厚度均已知,可以根据 理论公式对已知测点的温度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 列于表3. 表3 1-1剖面的8个测点温度及位置 Tab.3 Temperatureandpositionofeight measuringpointsinSection1-1 测点 位置 y/m 实测温 度/℃ 理论温 度/℃ 绝对误 差/℃ 相对误 差/% 1 3.10 -4.70 -4.72 0.02 0 2 2.50 -6.40 -6.50 0.10 1.5 3 1.37 -12.00 -11.90 0.10 0.8 4 0.10 -9.60 -10.30 0.70 6.8 5 -1.37 -12.00 -11.80 0.20 1.7 6 -1.90 -7.20 -7.80 0.60 8.3 7 -2.50 -4.70 -4.70 0.00 0 8 -3.10 -2.00 -1.70 0.30 15.0 考虑 剖 面 2-2,坐标系选取原理与 1-1 剖 面 一 致,则可知2-2剖面的1至8个测点位置与1-1剖面 的一样,另外剖面2-2与剖面1-1的冻结参数的惟一 区别在于第二排冻结管相对于第一排冻结管的偏移 量w 为l2/2,其余的理论公式需要的计算参数可直 接使用1-1剖面的冻结参数.则2-2剖面的8个测点 实测温度和理论计算温度如表 4所示. 表4 2-2剖面的8个测点温度及位置 Tab.4 Temperatureandpositionofeight measuringpointsinSection2-2 测点 位置 y/m 实测温 度/℃ 理论温 度/℃ 绝对误 差/℃ 相对误 差/% 1 3.10 -5.00 -4.65 0.35 7.0 2 2.50 -6.40 -6.30 0.10 1.5 3 1.37 -8.90 -8.86 0.04 0.4 4 0.10 -9.60 -10.16 0.56 5.8 5 -1.37 -12.00 -11.80 0.02 0.2 6 -1.90 -6.80 -7.80 1.00 14.7 7 -2.50 -4.00 -4.70 0.70 17.5 8 -3.10 -2.00 -1.70 0.30 15.0 通过1-1剖面与2-2剖面的实测温度与理论温 度的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绝对误差都不超过1 ℃, 理论公式的精度满足工程上的误差要求,另外也说 明利用理论公式估算冻土帷幕厚度精度较高. 4 结论 (1)以特殊的单排管冻结温度场解析解为 基 础,将双排管冻结广义问题分解为两个特殊的单排 30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