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享有的或者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 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要求法院通过审判予以司 法保护的诉讼行为。 原告起诉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法院受 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法院的管辖:5.起诉的方式。 起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书面方式,二是口头方式。以书面起诉方式为原则,以 口头起诉方式为例外。只有在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才允许公民口头起诉。 (二)民事起诉状的格式 起诉状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 与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3.在起诉状的尾部,应当写明受诉 法院的全称和起诉的日期,由原告签名或盖章。 写作民事起诉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当事人的姓名、名称要以身份证或营业 执照上登记的为准,不得使用简称或谐音字,否则将会对当事人的身份产生质疑。第 二,诉讼请求的表达应当明确而具体,不能笼统地说请求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等, 另外,诉讼请求应当合理、合法。最后,诉讼请求可以有多个,应当具有逻辑层次性。 第三,事实和理由是民事起诉状的核心部分,主要说明诉讼请求的事实根据和理由根 据。其中,事实部分主要是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简明扼要、 重点明确,突出与诉讼请求相关的导致法律关系发生或变更的重要事实。理由部分的 倒述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对被告违法的事实进行概括、归纳:(2)联 系上述事实,该行为违反了哪项法律规定:(3)援引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作为 提起诉讼的依据。第四,语言要客观、平和、得体,忌用攻击性语言。 (三)民事答辩状的格式 民事答辩状的格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首部的确定。先写标题即诉讼文书的特定 名称,在写答辩人的基本情况。二是答辩的内容。 一般开头表述为“因 诉我 一案,答辩如下:”三是尾部,与起诉状大致相同,须写明“此致#人民法院”, 署名和日期,附答辩状副本的份数和证据份数。 撰写答辩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答辩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可针对起诉状中与事实 不符、证据不足、缺少法律依据等问题逐一驳斥,并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辩驳。 答辩请求则必须明确、具体、完整,同时,论证要充分,合法合情合理,并有恰当 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支持 二、实验准备 (一)案件材料 由学生自己准备案件材料,须为真实的典型民事纠纷。 (二)法律依据 6 6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享有的或者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 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要求法院通过审判予以司 法保护的诉讼行为。 原告起诉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2. 有明确的被告;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 属于法院受 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法院的管辖;5.起诉的方式。 起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书面方式,二是口头方式。以书面起诉方式为原则,以 口头起诉方式为例外。只有在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才允许公民口头起诉。 (二)民事起诉状的格式 起诉状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 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 与理由;3.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3.在起诉状的尾部,应当写明受诉 法院的全称和起诉的日期,由原告签名或盖章。 写作民事起诉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当事人的姓名、名称要以身份证或营业 执照上登记的为准,不得使用简称或谐音字,否则将会对当事人的身份产生质疑。第 二,诉讼请求的表达应当明确而具体,不能笼统地说请求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等, 另外,诉讼请求应当合理、合法。最后,诉讼请求可以有多个,应当具有逻辑层次性。 第三,事实和理由是民事起诉状的核心部分,主要说明诉讼请求的事实根据和理由根 据。其中,事实部分主要是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简明扼要、 重点明确,突出与诉讼请求相关的导致法律关系发生或变更的重要事实。理由部分的 阐述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对被告违法的事实进行概括、归纳;(2)联 系上述事实,该行为违反了哪项法律规定;(3)援引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作为 提起诉讼的依据。第四,语言要客观、平和、得体,忌用攻击性语言。 (三)民事答辩状的格式 民事答辩状的格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首部的确定。先写标题即诉讼文书的特定 名称,在写答辩人的基本情况。二是答辩的内容。一般开头表述为“因 诉我 一案,答辩如下:”三是尾部,与起诉状大致相同,须写明 “此致##人民法院”, 署名和日期,附答辩状副本的份数和证据份数。 撰写答辩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答辩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可针对起诉状中与事实 不符、证据不足、缺少法律依据等问题逐一驳斥,并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辩驳。 答辩请求则必须明确、具体、完整,同时,论证要充分,合法 合情合理,并有恰当 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支持。 二、实验准备 (一)案件材料 由学生自己准备案件材料,须为真实的典型民事纠纷。 (二)法律依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