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生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 教师点拨: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在污 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二是这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 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崇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作者采用托物 言志的写法,借写花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 ②学生质疑:“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如何理解“菊之爱”与“莲之爱”的 教师点拨:“晋陶渊明独爱菊”“陶后鲜有闻”,联系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知人论世,我们发 现“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再联系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 主张入世,不赞成避世。作者写“菊之爱”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 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写菊是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③学生带着对“莲”的赞美之情读课文。 五、通过比较阅读《爱莲说》与《陋室铭》,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写法的妙处,总结全文 1.学生齐背两篇课文 2.请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 学生讨论明确: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不同的是所托之物不同,所言志向不同。《陋室铭》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现自己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爱莲说》以莲 喻人,将莲人格化,这正是作者心志的写照,是作者理想的寄托。此外,《陋室铭》引用孔子的话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爱莲说》运用正衬反衬的手法将自己独特的爱好表现无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举例:我喜爱梅,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任选几位同学交流 七、布置作业 1.默写两篇文章。 2.课外阅读《六一居士》。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 何谓也?”居士曰:“吾家有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 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不为六一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3)常置酒一壶 (4)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5)六一何谓也 2.醉翁指的是 3.翻译:“是为五一尔,奈何?”学生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 教师点拨: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在污 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二是这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 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崇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作者采用托物 言志的写法,借写花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 ②学生质疑:“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如何理解“菊之爱”与“莲之爱”的 不同? 教师点拨:“晋陶渊明独爱菊”“陶后鲜有闻”,联系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知人论世,我们发 现“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再联系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 主张入世,不赞成避世。作者写“菊之爱”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 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写菊是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③学生带着对“莲”的赞美之情读课文。 五、通过比较阅读《爱莲说》与《陋室铭》,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写法的妙处,总结全文。 1.学生齐背两篇课文。 2.请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 学生讨论明确: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不同的是所托之物不同,所言志向不同。《陋室铭》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现自己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爱莲说》以莲 喻人,将莲人格化,这正是作者心志的写照,是作者理想的寄托。此外,《陋室铭》引用孔子的话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爱莲说》运用正衬反衬的手法将自己独特的爱好表现无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举例:我喜爱梅,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任选几位同学交流。 七、布置作业 1.默写两篇文章。 2.课外阅读《六一居士》。 附资料: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 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有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 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不为六一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3)常置酒一壶 (4)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5)六一何谓也 2.醉翁指的是 。 3.翻译:“是为五一尔,奈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