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后,法国直至本世纪60年代才完成这一转变 从技术上来看,巨型企业的形成和随之而来的现代化大生产,并不是传统的家庭资本主 义生产的简单外延、相加和扩大。相反,这些现代化大企业,都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形成资 本密集的生产,取得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经营较大时,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 入要素的效率会提高,从而成本降低。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在于专业化利益和要素的不可 分割性。一个巨型钢铁厂,并不是几百家或几千家小钢铁厂把它们的下炼钢炉放在一起,简 单相加而成,而是要通过投入巨资来建大高炉。一座高炉,一条生产线,动辄就是几百万上 千万美元。美国钢铁公司在本世纪初成为全世界第一家资产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当 时是作为特大新闻来报道的。当然,通过这种大规模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也是惊人的。美 国汽车产量,1890年为4000辆,1910年增加到187万辆,20年中增加了40多倍:1918 年达到120万辆。8年中又增加了5倍多。美国的粗钢产量,1870年为180万吨,1890年 达到了1460万吨,增加了7倍多。 这种依靠巨额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就是规模经济的效果 非常突出。在相当大的产量范围内,产量越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其原因很简单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产品的单位固定成本是固定总成本除以总产量 单位产品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总成本/总产量 产量越大,单位固定成本越小。假定产品的边际可变成本是常数,也就是说,单位产品的平 均可变成本是一个常数,那么,单位产品的平均总成本就是: 单位产品平均总成本=单位产品平均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平均可变成本 由于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单位产品平均总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而下 降。而单位平均成本的下降,则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企业创 造更多的赢利机会。 3企业中的利益冲突和分配问题 在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追求不同的目标函数也就是使自己 的利益最大化。这些不同利益的人,在企业经营的方法和利益的分配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矛盾。投资者中的股东追求的是最大利润,为此承担一定的风险也在所不惜。而投资者中的 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希望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一些。工人到企业工作 追求的是高工资和就业稳定。一个企业的上游企业希望该企业能出高价购买其产品,下游企 业希望该企业能以低价售予其产品。政府和公众则希望企业既能提供就业、税源,又不要污 染环境。这些有着不同利益的各方,围绕企业活动的内容和经营的收益,通过他们之间的力 量对比和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在这种讨价还价的关系中,任何一方要竭力避免的,就是使自己的命运被另外一方掌握 即被另外一方“套牢”( hold-up),这是由于资产的专用性所引起的。比如说,如果一家电 厂依赖一家煤矿供应动力,电厂投资后,煤矿就可以谎称由于生产成本比预计的要髙,除非 提高单位煤价,否则无法按合同供煤。碰到这种情况,电厂如果没有别的供煤来源,就会非 常头疼。即使以诉诸法律相威胁,煤矿也可能以破产威胁相回报。如果煤矿破产,对所有债 务和合同都不再承担责任,电厂不但追不回损失,而且生产会完全停顿,电厂的投资者们的 投资就会化为乌有。与其这样,也许同意煤矿的提价条件更加合算。从这个电厂与煤矿的供 煤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厂被煤矿“套牢”的主要原因,是电厂只依赖一家煤矿供煤 没有这家煤矿的煤,电厂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说电厂被“套牢” 在与这家煤矿的关系之中了。如果电厂很容易从市场上再找到别的供煤来源,而不是被套牢2 后,法国直至本世纪 60 年代才完成这一转变。 从技术上来看,巨型企业的形成和随之而来的现代化大生产,并不是传统的家庭资本主 义生产的简单外延、相加和扩大。相反,这些现代化大企业,都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形成资 本密集的生产,取得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经营较大时,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 入要素的效率会提高,从而成本降低。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在于专业化利益和要素的不可 分割性。一个巨型钢铁厂,并不是几百家或几千家小钢铁厂把它们的下炼钢炉放在一起,简 单相加而成,而是要通过投入巨资来建大高炉。一座高炉,一条生产线,动辄就是几百万上 千万美元。美国钢铁公司在本世纪初成为全世界第一家资产总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企业,当 时是作为特大新闻来报道的。当然,通过这种大规模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也是惊人的。美 国汽车产量,1890 年为 4000 辆,1910 年增加到 18.7 万辆,20 年中增加了 40 多倍;1918 年达到 120 万辆。8 年中又增加了 5 倍多。美国的粗钢产量,1870 年为 180 万吨,1890 年 达到了 1460 万吨,增加了 7 倍多。 这种依靠巨额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就是规模经济的效果 非常突出。在相当大的产量范围内,产量越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其原因很简单。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产品的单位固定成本是固定总成本除以总产量: 单位产品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总成本/总产量 产量越大,单位固定成本越小。假定产品的边际可变成本是常数,也就是说,单位产品的平 均可变成本是一个常数,那么,单位产品的平均总成本就是: 单位产品平均总成本=单位产品平均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平均可变成本 由于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单位产品平均总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而下 降。而单位平均成本的下降,则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企业创 造更多的赢利机会。 3.企业中的利益冲突和分配问题。 在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追求不同的目标函数也就是使自己 的利益最大化。这些不同利益的人,在企业经营的方法和利益的分配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矛盾。投资者中的股东追求的是最大利润,为此承担一定的风险也在所不惜。而投资者中的 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希望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一些。工人到企业工作, 追求的是高工资和就业稳定。一个企业的上游企业希望该企业能出高价购买其产品,下游企 业希望该企业能以低价售予其产品。政府和公众则希望企业既能提供就业、税源,又不要污 染环境。这些有着不同利益的各方,围绕企业活动的内容和经营的收益,通过他们之间的力 量对比和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在这种讨价还价的关系中,任何一方要竭力避免的,就是使自己的命运被另外一方掌握, 即被另外一方“套牢”(hold-up),这是由于资产的专用性所引起的。比如说,如果一家电 厂依赖一家煤矿供应动力,电厂投资后,煤矿就可以谎称由于生产成本比预计的要高,除非 提高单位煤价,否则无法按合同供煤。碰到这种情况,电厂如果没有别的供煤来源,就会非 常头疼。即使以诉诸法律相威胁,煤矿也可能以破产威胁相回报。如果煤矿破产,对所有债 务和合同都不再承担责任,电厂不但追不回损失,而且生产会完全停顿,电厂的投资者们的 投资就会化为乌有。与其这样,也许同意煤矿的提价条件更加合算。从这个电厂与煤矿的供 煤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厂被煤矿“套牢”的主要原因,是电厂只依赖一家煤矿供煤。 没有这家煤矿的煤,电厂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说电厂被“套牢” 在与这家煤矿的关系之中了。如果电厂很容易从市场上再找到别的供煤来源,而不是被套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