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浙江大学:《人力管理资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98.5KB,团购合买
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典型。通过两种不同模式的分析与 对比,可以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些许启示,并从中看到新国际竞争条 件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新的前景。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教学目的】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典型。通过两种不同模式的分析与对 比,可以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些许启示,并从中看到新国际竞争条件下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新的前景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掌握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对形成这两种模 式的原因背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方法】注意汲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使学习具有针 对性。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美国模式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产生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1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的技术和市场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始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第一代资本主义企业的技术 基础,是机器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而这一时期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所有和经营的 家庭资本主义企业。家庭资本主义企业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除了纺织等少数行业之外,多 数产业的服务对象都是地方性的市场,比如小屠宰房为当地提供肉食需要,小炼钢铁炉为当 地提供钢铁工具的需要。这种家庭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是美国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的主 要形式。这种家庭式的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是受当时的交通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而形成的。1800 年,从纽约出发,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到新泽西州的北部,5天才能达到300多公里外的首都 华盛顿。内陆旅行更不方便。那时,从纽约出发,需要一周半才能到达匹兹堡,两周才能到 达克利弗兰,6周才能到达芝加哥。直到1830年,从纽约出发,仍需3周才能到达芝加哥 6周以上才能到达威斯康星北部或以西的广大地区。在这样的交通和技术条件下,很能想象 会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食品、钢铁和其他很多市场。因为肉类和制成食品在长途贩运后很可 能腐败,而钢铁的重量则会使其长途运输的成本非常昂贵。 从19世纪中期起,技术上的两大革命性进步使得美国的国内市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 由地方性的、受交通条件所制约的小市场变成了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市场。这两大革命之一, 就是铁路的大发展。同时,由于电报的使用,使通讯进入了电讯的时代,人们可以随时掌握 全国各地市场发展的新情况。从1830年到1857年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从纽约到芝加哥 的旅行时间从3周缩短为两天不到。3周之内,人们已经可以从纽约直达西海岸的加利福尼 2巨型企业的产生及技术特征 随着交通和通讯条件的大大改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形成,家庭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已经不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一大批有见识的企业家们认识到,技术的发展为通过巨型企业 从事大规模生产来赚钱,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会。这样,在从19世纪80年代起至20世纪 头20年的几十年里,一大批现代化巨型企业就在美国应运而生。美国钢铁公司,新泽西美 孚石油公司,通用、福特和克来斯特三大汽车公司,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以及其他很多我 们熟悉的美国企业,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这些公司中的少数由于种种原因,今天已经不 复存在。比如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1911年被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垄断法命令解散,分解成 埃克森等多家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在70年代由于缺乏竞争力宣告破产。但那时成立的很多 巨型企业,今天仍是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些巨型企业的产生,使美国在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里,率先从传统的家庭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现代化大企业为特征的现代资 本主义。随美国之后,德国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完成了这一转变。而英国直至第二次大战

1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教学目的】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典型。通过两种不同模式的分析与对 比,可以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些许启示,并从中看到新国际竞争条件下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新的前景。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掌握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对形成这两种模 式的原因背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方法】注意汲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使学习具有针 对性。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美国模式 一.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产生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1.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的技术和市场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始于 18 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第一代资本主义企业的技术 基础,是机器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而这一时期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所有和经营的 家庭资本主义企业。家庭资本主义企业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除了纺织等少数行业之外,多 数产业的服务对象都是地方性的市场,比如小屠宰房为当地提供肉食需要,小炼钢铁炉为当 地提供钢铁工具的需要。这种家庭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是美国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的主 要形式。这种家庭式的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是受当时的交通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而形成的。1800 年,从纽约出发,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到新泽西州的北部,5 天才能达到 300 多公里外的首都 华盛顿。内陆旅行更不方便。那时,从纽约出发,需要一周半才能到达匹兹堡,两周才能到 达克利弗兰,6 周才能到达芝加哥。直到 1830 年,从纽约出发,仍需 3 周才能到达芝加哥, 6 周以上才能到达威斯康星北部或以西的广大地区。在这样的交通和技术条件下,很能想象 会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食品、钢铁和其他很多市场。因为肉类和制成食品在长途贩运后很可 能腐败,而钢铁的重量则会使其长途运输的成本非常昂贵。 从 19 世纪中期起,技术上的两大革命性进步使得美国的国内市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 由地方性的、受交通条件所制约的小市场变成了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市场。这两大革命之一, 就是铁路的大发展。同时,由于电报的使用,使通讯进入了电讯的时代,人们可以随时掌握 全国各地市场发展的新情况。从 1830 年到 1857 年短短的 20 多年时间里,从纽约到芝加哥 的旅行时间从 3 周缩短为两天不到。3 周之内,人们已经可以从纽约直达西海岸的加利福尼 亚了。 2.巨型企业的产生及技术特征。 随着交通和通讯条件的大大改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形成,家庭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已经不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一大批有见识的企业家们认识到,技术的发展为通过巨型企业 从事大规模生产来赚钱,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会。这样,在从 19 世纪 80 年代起至 20 世纪 头 20 年的几十年里,一大批现代化巨型企业就在美国应运而生。美国钢铁公司,新泽西美 孚石油公司,通用、福特和克来斯特三大汽车公司,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以及其他很多我 们熟悉的美国企业,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这些公司中的少数由于种种原因,今天已经不 复存在。比如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 1911 年被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垄断法命令解散,分解成 埃克森等多家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在 70 年代由于缺乏竞争力宣告破产。但那时成立的很多 巨型企业,今天仍是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些巨型企业的产生,使美国在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里,率先从传统的家庭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现代化大企业为特征的现代资 本主义。随美国之后,德国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完成了这一转变。而英国直至第二次大战

后,法国直至本世纪60年代才完成这一转变 从技术上来看,巨型企业的形成和随之而来的现代化大生产,并不是传统的家庭资本主 义生产的简单外延、相加和扩大。相反,这些现代化大企业,都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形成资 本密集的生产,取得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经营较大时,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 入要素的效率会提高,从而成本降低。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在于专业化利益和要素的不可 分割性。一个巨型钢铁厂,并不是几百家或几千家小钢铁厂把它们的下炼钢炉放在一起,简 单相加而成,而是要通过投入巨资来建大高炉。一座高炉,一条生产线,动辄就是几百万上 千万美元。美国钢铁公司在本世纪初成为全世界第一家资产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当 时是作为特大新闻来报道的。当然,通过这种大规模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也是惊人的。美 国汽车产量,1890年为4000辆,1910年增加到187万辆,20年中增加了40多倍:1918 年达到120万辆。8年中又增加了5倍多。美国的粗钢产量,1870年为180万吨,1890年 达到了1460万吨,增加了7倍多。 这种依靠巨额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就是规模经济的效果 非常突出。在相当大的产量范围内,产量越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其原因很简单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产品的单位固定成本是固定总成本除以总产量 单位产品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总成本/总产量 产量越大,单位固定成本越小。假定产品的边际可变成本是常数,也就是说,单位产品的平 均可变成本是一个常数,那么,单位产品的平均总成本就是: 单位产品平均总成本=单位产品平均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平均可变成本 由于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单位产品平均总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而下 降。而单位平均成本的下降,则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企业创 造更多的赢利机会。 3企业中的利益冲突和分配问题 在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追求不同的目标函数也就是使自己 的利益最大化。这些不同利益的人,在企业经营的方法和利益的分配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矛盾。投资者中的股东追求的是最大利润,为此承担一定的风险也在所不惜。而投资者中的 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希望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一些。工人到企业工作 追求的是高工资和就业稳定。一个企业的上游企业希望该企业能出高价购买其产品,下游企 业希望该企业能以低价售予其产品。政府和公众则希望企业既能提供就业、税源,又不要污 染环境。这些有着不同利益的各方,围绕企业活动的内容和经营的收益,通过他们之间的力 量对比和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在这种讨价还价的关系中,任何一方要竭力避免的,就是使自己的命运被另外一方掌握 即被另外一方“套牢”( hold-up),这是由于资产的专用性所引起的。比如说,如果一家电 厂依赖一家煤矿供应动力,电厂投资后,煤矿就可以谎称由于生产成本比预计的要髙,除非 提高单位煤价,否则无法按合同供煤。碰到这种情况,电厂如果没有别的供煤来源,就会非 常头疼。即使以诉诸法律相威胁,煤矿也可能以破产威胁相回报。如果煤矿破产,对所有债 务和合同都不再承担责任,电厂不但追不回损失,而且生产会完全停顿,电厂的投资者们的 投资就会化为乌有。与其这样,也许同意煤矿的提价条件更加合算。从这个电厂与煤矿的供 煤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厂被煤矿“套牢”的主要原因,是电厂只依赖一家煤矿供煤 没有这家煤矿的煤,电厂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说电厂被“套牢” 在与这家煤矿的关系之中了。如果电厂很容易从市场上再找到别的供煤来源,而不是被套牢

2 后,法国直至本世纪 60 年代才完成这一转变。 从技术上来看,巨型企业的形成和随之而来的现代化大生产,并不是传统的家庭资本主 义生产的简单外延、相加和扩大。相反,这些现代化大企业,都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形成资 本密集的生产,取得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经营较大时,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 入要素的效率会提高,从而成本降低。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在于专业化利益和要素的不可 分割性。一个巨型钢铁厂,并不是几百家或几千家小钢铁厂把它们的下炼钢炉放在一起,简 单相加而成,而是要通过投入巨资来建大高炉。一座高炉,一条生产线,动辄就是几百万上 千万美元。美国钢铁公司在本世纪初成为全世界第一家资产总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企业,当 时是作为特大新闻来报道的。当然,通过这种大规模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也是惊人的。美 国汽车产量,1890 年为 4000 辆,1910 年增加到 18.7 万辆,20 年中增加了 40 多倍;1918 年达到 120 万辆。8 年中又增加了 5 倍多。美国的粗钢产量,1870 年为 180 万吨,1890 年 达到了 1460 万吨,增加了 7 倍多。 这种依靠巨额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就是规模经济的效果 非常突出。在相当大的产量范围内,产量越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其原因很简单。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产品的单位固定成本是固定总成本除以总产量: 单位产品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总成本/总产量 产量越大,单位固定成本越小。假定产品的边际可变成本是常数,也就是说,单位产品的平 均可变成本是一个常数,那么,单位产品的平均总成本就是: 单位产品平均总成本=单位产品平均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平均可变成本 由于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单位产品平均总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而下 降。而单位平均成本的下降,则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企业创 造更多的赢利机会。 3.企业中的利益冲突和分配问题。 在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追求不同的目标函数也就是使自己 的利益最大化。这些不同利益的人,在企业经营的方法和利益的分配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矛盾。投资者中的股东追求的是最大利润,为此承担一定的风险也在所不惜。而投资者中的 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希望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一些。工人到企业工作, 追求的是高工资和就业稳定。一个企业的上游企业希望该企业能出高价购买其产品,下游企 业希望该企业能以低价售予其产品。政府和公众则希望企业既能提供就业、税源,又不要污 染环境。这些有着不同利益的各方,围绕企业活动的内容和经营的收益,通过他们之间的力 量对比和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在这种讨价还价的关系中,任何一方要竭力避免的,就是使自己的命运被另外一方掌握, 即被另外一方“套牢”(hold-up),这是由于资产的专用性所引起的。比如说,如果一家电 厂依赖一家煤矿供应动力,电厂投资后,煤矿就可以谎称由于生产成本比预计的要高,除非 提高单位煤价,否则无法按合同供煤。碰到这种情况,电厂如果没有别的供煤来源,就会非 常头疼。即使以诉诸法律相威胁,煤矿也可能以破产威胁相回报。如果煤矿破产,对所有债 务和合同都不再承担责任,电厂不但追不回损失,而且生产会完全停顿,电厂的投资者们的 投资就会化为乌有。与其这样,也许同意煤矿的提价条件更加合算。从这个电厂与煤矿的供 煤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厂被煤矿“套牢”的主要原因,是电厂只依赖一家煤矿供煤。 没有这家煤矿的煤,电厂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说电厂被“套牢” 在与这家煤矿的关系之中了。如果电厂很容易从市场上再找到别的供煤来源,而不是被套牢

在与一家煤矿的关系之中,那么这家煤矿就无法锁住这家电厂,随便以提价相威胁 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特征,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形成巨大生产能力和规模经济,来降低单 位产品成本,增加市场份额进而增加赢利。但恰恰是这种大规模的投资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 使一家企业很容易处于被各方面“套牢”的地位。巨大的生产能力形成后,每星期、每天甚 至每小时产量的停工停产,损失都是巨大的。这种损失不仅来自产品产量的下降因而单位成 本的上升,而且可能来自机器设备由于缺乏正常的使用和保养发生的损坏。从外部来说,上 游企业看到下游企业容易被人“套牢”的弱点,就可能利用自己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要求 提价供货。下游企业看到上游企业容易被人“套牢”的弱点,就会要求降价买货。从内容来 说,企业在形成规模经济以后,也很可能被工人“套牢”。工人可以以停工、怠工或离职相 威胁,要求增加工资,企业由于对设备的安全和生产效益的考虑,会在谈判中处于非常不利 的地位。作为投资者,从理性的行为出发预期到这个问题,就会感到投资的风险太大,无利 可图。因此,如果企业的分配关系中这种投资者被工人“套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 有人愿意把钱拿出来作投资,急剧膨胀了的市场所提供的新的赚钱机会就很难实现 4劳动组织和人事管理设计。 因为在当时新的市场条件下,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而投资者 肯把钱拿出来,企业有财力购买大型设备,又是形成规模经济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一时期 企业在管理设计上,必须回答好如何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问题。美国企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对来自被上下游企业“套牢”的威胁的回答,是实行“保护性扩张”,垂直兼并,即上游企 业把容易套牢自己的下游企业或下游企业把容易套牢自己的上游企业买下来。比如,钢铁企 业把铁矿场买下来,炼油企业把油田买下来。保证铁矿石和石油的稳定供应。食品加工企业 把冷冻车、冷冻仓库甚至铁路都买下来,以保证销售渠道的可靠性。 在企业内部,企业也必须解决好如何尽量减少工人“套牢”企业的威胁。为了尽量减少 单个或少数工人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美国企业在劳动组织和人事管理的设计上,非常强 调分工。当时考虑的重点之所以是在单个工人身上,是因为当时美国经济仍处在从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从小企业经济向大企业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工会的力量尚未形成。工人对企业 有不满,除了离开企业,另谋高就,或在小范围内怠工罢工以外,别的抗争手段不多 精细严密的分工可以减少工人“套牢”企业的威胁,原因之一是它可以使每个工人的工 作内容尽量简化。工作内容充分简化后,就变得任何人都很容易胜任。这时,如果某个工人 由于不满或其他原因不愿或不能工作,企业很容易从劳动力市场上另外找人来取而代之。 精细严密的分工可以减少工人“套牢”企业的威胁:原因之二是大大简化了的工作内容比较 容易用文字明确地写下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摆脱经验型管理方式的限制 在经验型的管理方式下,人们对工作环境、内容和程序的熟悉主要是通过时间,“熬年头 获得的。生产和管理中的很多经验和关键技巧,都装在老工人的脑袋里。一旦这些人离去, 就会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带走,影响生产,给企业造成损失。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 式,可以使这种损失尽量减少。新工人进来,可以“照章办事”,“照本子办事”,很快掌握 生产内容和程序,进入工作状态。 在美国现代企业的历史上,雇主用新工人来代替罢工工人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如麦道 飞机制造公司的军用飞机部门的机械工在1996年7月罢工时,总裁兰尼斯( Herbert J Lanese 所出了强硬反应,用短期培训的新工人将罢工的“熟练工”全部替代掉了。 除了高度的分工以外,美国的企业管理还注意在每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都使产品保持 有一定的库存。这样,无论是由于某种技术原因还是工人认为的原因,造成某个环节生产中 断,该环节以下的生产仍可以以来库存继续进行一至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 劳动内部的简化和规范化、制度化,以及通过库存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大大降低了普 通工人“套牢”企业,在利益分配上讨价还价的能力。但从另外一方面看,简化了的生产内

3 在与一家煤矿的关系之中,那么这家煤矿就无法锁住这家电厂,随便以提价相威胁。 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特征,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形成巨大生产能力和规模经济,来降低单 位产品成本,增加市场份额进而增加赢利。但恰恰是这种大规模的投资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 使一家企业很容易处于被各方面“套牢”的地位。巨大的生产能力形成后,每星期、每天甚 至每小时产量的停工停产,损失都是巨大的。这种损失不仅来自产品产量的下降因而单位成 本的上升,而且可能来自机器设备由于缺乏正常的使用和保养发生的损坏。从外部来说,上 游企业看到下游企业容易被人“套牢”的弱点,就可能利用自己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要求 提价供货。下游企业看到上游企业容易被人“套牢”的弱点,就会要求降价买货。从内容来 说,企业在形成规模经济以后,也很可能被工人“套牢”。工人可以以停工、怠工或离职相 威胁,要求增加工资,企业由于对设备的安全和生产效益的考虑,会在谈判中处于非常不利 的地位。作为投资者,从理性的行为出发预期到这个问题,就会感到投资的风险太大,无利 可图。因此,如果企业的分配关系中这种投资者被工人“套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 有人愿意把钱拿出来作投资,急剧膨胀了的市场所提供的新的赚钱机会就很难实现。 4.劳动组织和人事管理设计。 因为在当时新的市场条件下,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而投资者 肯把钱拿出来,企业有财力购买大型设备,又是形成规模经济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一时期 企业在管理设计上,必须回答好如何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问题。美国企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对来自被上下游企业“套牢”的威胁的回答,是实行“保护性扩张”,垂直兼并,即上游企 业把容易套牢自己的下游企业或下游企业把容易套牢自己的上游企业买下来。比如,钢铁企 业把铁矿场买下来,炼油企业把油田买下来。保证铁矿石和石油的稳定供应。食品加工企业 把冷冻车、冷冻仓库甚至铁路都买下来,以保证销售渠道的可靠性。 在企业内部,企业也必须解决好如何尽量减少工人“套牢”企业的威胁。为了尽量减少 单个或少数工人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美国企业在劳动组织和人事管理的设计上,非常强 调分工。当时考虑的重点之所以是在单个工人身上,是因为当时美国经济仍处在从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从小企业经济向大企业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工会的力量尚未形成。工人对企业 有不满,除了离开企业,另谋高就,或在小范围内怠工罢工以外,别的抗争手段不多。 精细严密的分工可以减少工人“套牢”企业的威胁,原因之一是它可以使每个工人的工 作内容尽量简化。工作内容充分简化后,就变得任何人都很容易胜任。这时,如果某个工人 由于不满或其他原因不愿或不能工作,企业很容易从劳动力市场上另外找人来取而代之。 精细严密的分工可以减少工人“套牢”企业的威胁;原因之二是大大简化了的工作内容比较 容易用文字明确地写下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摆脱经验型管理方式的限制。 在经验型的管理方式下,人们对工作环境、内容和程序的熟悉主要是通过时间,“熬年头” 获得的。生产和管理中的很多经验和关键技巧,都装在老工人的脑袋里。一旦这些人离去, 就会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带走,影响生产,给企业造成损失。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 式,可以使这种损失尽量减少。新工人进来,可以“照章办事”,“照本子办事”,很快掌握 生产内容和程序,进入工作状态。 在美国现代企业的历史上,雇主用新工人来代替罢工工人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如麦道 飞机制造公司的军用飞机部门的机械工在 1996 年 7 月罢工时,总裁兰尼斯(Herbert J.Lanese) 所出了强硬反应,用短期培训的新工人将罢工的“熟练工”全部替代掉了。 除了高度的分工以外,美国的企业管理还注意在每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都使产品保持 有一定的库存。这样,无论是由于某种技术原因还是工人认为的原因,造成某个环节生产中 断,该环节以下的生产仍可以以来库存继续进行一至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 劳动内部的简化和规范化、制度化,以及通过库存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大大降低了普 通工人“套牢”企业,在利益分配上讨价还价的能力。但从另外一方面看,简化了的生产内

容使企业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不高。同时,工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了解集中在一点,可以说是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两个因素,使得工人在生产中应变和自我协调的能力较差。因 此,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素质在美国企业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他们的权力也相应膨胀。我们 在下面经理人员的报酬一章中会看到,这种对经理人员的依赖和相应的经理人员的权力的膨 胀,反映到分配关系上,就是经理人员的巨额收入。鉴于美国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绝 对权力,以及他们的巨额收入,人们通常把美国当成“经理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不是没有 道理的 以上种种措施,在最大限度保证投资者的利益的同时,也使普通工人的利益毫无保障 普通工人不但危机时期面临失业的威胁,工作和收入没有保证,在繁荣和和企业效益改善的 时候,也未必能分到应得的一份。这一点不仅在本世纪初美国现代企业制度刚刚产生时是如 此,今天总的来说仍然是如此。比如,在美国经济19901991年的衰退后长达数年的增长时 期里,美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总的经营效益大大提高,投资者和管理阶层的收入都相应大 大增加,而同期普通工人的收入却几乎没有增加。普通工人对这种状况当然是非常不满并想 极力改变的。他们认识到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就把组织工会,形成有组织的斗争力量当成争 取自身利益的主要手段。所以美国大型的跨企业和跨行业的工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与资 方作斗争而产生的。而在雇主一方,则把工会看成对自己利益的最大威胁,不遗余力地要打 击工会的力量。这样,美国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下对抗性的劳资关系,主要就表现在围绕 组织工会的权利和通过工会进行劳资谈判的斗争上。 二美国模式的基本特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美国模式,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的,本世纪80年代以前在美国 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那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80年代以来,随着形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 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模式进行修改,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引进新的内容。尽管如此 到现在为止,历史上形成的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仍然没有改变。美国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它 注重市场调节,制度化管理,劳资之间的关系是对抗性的 1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在调节人力资源分配中具有显著的作用。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对分配社会上的劳动力资源,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美国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从雇主一方来说,无论是经理、勤杂、秘书 研究人员或生产工人,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到市场上登广告,通过规范的筛选、招聘程序, 聘用什么样的人。或者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把自己需要的人从别的企业“挖”过来。不 需要的人,则几乎是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重新安排其就业和去向。从劳动者一方来 说,从在学校学习,选择专业起,就要注意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将来的就业机会结合起来 就业以后,员工如果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新发现,或者兴趣和特长有变化,或者发现了新 的更理想的就业机会,也会拂袖而去,毫不犹豫地另谋高就。市场对这种变换工作的员工, 不但不予歧视,反而认为能在这种流动中找到更好工作的员工是“市场价值”很高的优秀员 工。在这样的企业中,雇主和员工是直截了当和相当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雇主对劳动者的 服务付给合理的报酬,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义务。反过来,员工对企业也没有太多忠诚可言。 在这种以短期市场买卖关系为核心的就业关系下,职工的流动性很大,企业职工队伍的 稳定性相对较差。表2-1中的数字比较美日企业中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从表2-1中可以看到,美国企业中职工队伍的稳定性比日本企业要差得多。25-34岁的男工 组里,美国企业中2/3左右的职工在现企业的就业时间在5年以下,而日本企业中相应的数 字是1/3不到;美国企业中只有10%左右或更少的人在现企业就业超过10年,而日本企业 中在现企业就业10年以上者不到41%,在日本企业中接近3/4。由于日本企业对女工的歧 视比较严重,日本女工就业的稳定性比男工要差得多。但和美国女工比,日本女工就业的稳

4 容使企业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不高。同时,工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了解集中在一点,可以说是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两个因素,使得工人在生产中应变和自我协调的能力较差。因 此,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素质在美国企业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他们的权力也相应膨胀。我们 在下面经理人员的报酬一章中会看到,这种对经理人员的依赖和相应的经理人员的权力的膨 胀,反映到分配关系上,就是经理人员的巨额收入。鉴于美国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绝 对权力,以及他们的巨额收入,人们通常把美国当成“经理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不是没有 道理的。 以上种种措施,在最大限度保证投资者的利益的同时,也使普通工人的利益毫无保障。 普通工人不但危机时期面临失业的威胁,工作和收入没有保证,在繁荣和和企业效益改善的 时候,也未必能分到应得的一份。这一点不仅在本世纪初美国现代企业制度刚刚产生时是如 此,今天总的来说仍然是如此。比如,在美国经济 1990-1991 年的衰退后长达数年的增长时 期里,美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总的经营效益大大提高,投资者和管理阶层的收入都相应大 大增加,而同期普通工人的收入却几乎没有增加。普通工人对这种状况当然是非常不满并想 极力改变的。他们认识到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就把组织工会,形成有组织的斗争力量当成争 取自身利益的主要手段。所以美国大型的跨企业和跨行业的工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与资 方作斗争而产生的。而在雇主一方,则把工会看成对自己利益的最大威胁,不遗余力地要打 击工会的力量。这样,美国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下对抗性的劳资关系,主要就表现在围绕 组织工会的权利和通过工会进行劳资谈判的斗争上。 二.美国模式的基本特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美国模式,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的,本世纪 80 年代以前在美国 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那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80 年代以来,随着形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 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模式进行修改,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引进新的内容。尽管如此, 到现在为止,历史上形成的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仍然没有改变。美国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它 注重市场调节,制度化管理,劳资之间的关系是对抗性的。 1.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在调节人力资源分配中具有显著的作用。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对分配社会上的劳动力资源,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美国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从雇主一方来说,无论是经理、勤杂、秘书、 研究人员或生产工人,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到市场上登广告,通过规范的筛选、招聘程序, 聘用什么样的人。或者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把自己需要的人从别的企业“挖”过来。不 需要的人,则几乎是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重新安排其就业和去向。从劳动者一方来 说,从在学校学习,选择专业起,就要注意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将来的就业机会结合起来。 就业以后,员工如果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新发现,或者兴趣和特长有变化,或者发现了新 的更理想的就业机会,也会拂袖而去,毫不犹豫地另谋高就。市场对这种变换工作的员工, 不但不予歧视,反而认为能在这种流动中找到更好工作的员工是“市场价值”很高的优秀员 工。在这样的企业中,雇主和员工是直截了当和相当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雇主对劳动者的 服务付给合理的报酬,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义务。反过来,员工对企业也没有太多忠诚可言。 在这种以短期市场买卖关系为核心的就业关系下,职工的流动性很大,企业职工队伍的 稳定性相对较差。表 2-1 中的数字比较美日企业中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从表 2-1 中可以看到,美国企业中职工队伍的稳定性比日本企业要差得多。25-34 岁的男工 组里,美国企业中 2/3 左右的职工在现企业的就业时间在 5 年以下,而日本企业中相应的数 字是 1/3 不到;美国企业中只有 10%左右或更少的人在现企业就业超过 10 年,而日本企业 中在现企业就业 10 年以上者不到 41%,在日本企业中接近 3/4。由于日本企业对女工的歧 视比较严重,日本女工就业的稳定性比男工要差得多。但和美国女工比,日本女工就业的稳

定性仍然要高。另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86年的一份报告,也证实日本和美国企业就 业稳定性的差别(OECD,“ Flexibility in the Labor Market”,1986)。根据这份报告,日本企 业中的职工,70%在本企业就业时间超过10年,而相应的数字,美国是37%,英国是39% 意大利是46%,德国是53%,法国是58%。职工就业的稳定性,日本最高,美国最低,欧 洲国家居中 表2-1不同就业时间长度职工在美日企业中所占比重(%) 就业时间长度 0-5年 5-10年 10年以上 5-34岁男工 美国1963 62.2 26.9 10.8 68.6 23.9 7.5 日本1982 35-44岁男工 美国1963 20.5 1973 41.8 227 日本 1982 25-34岁女工 美国 963 74.8 973 日本1982 19.0 35-44岁女工 美国 1973 62.5 日本 1982 21.0 38.5 2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和人才提拔上的“快车道”。 美国企业的管理,制度化的程度很高。这个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体现为分工明确, 责任清楚,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明文的规定。比如,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厂中蓝 领工人的工种,有电工、机械工、清洁工、搬运工等等,总计达数百种之多。而同样制造汽 车的日本企业中蓝领工人的工种不过分为“熟练工”、“半熟练工”和“粗工”等两三种。美 国企业对每一个工种工作的个人素质和技术要求、工作责任都有明文规定,而在日本企业中 这些往往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理解”。在美国企业中,谁在什么位置或干什么工种,谁就 做什么,不同位置和工种的人互相是不能随便交叉使用和“侵权”的。在这样明确和精细的 分工条件下,企业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等级关系明确,上级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下级对上 级的指示必须执行 专业化和制度化加上注重市场调节的管理机制,使企业在招聘和提拔职工时,都有较大 的回旋余地。职工进入一个企业的“口岸”可以是多个,而不必像日本企业那样,只能从最 下层进入,逐级提拔。比如说,在美国企业中,有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人,一般可以直接进入 管理阶层。受教育较多的人,在进入企业时的位置通常比同时进入该企业的受教育较少的人 的位置要高。企业的高层领导,既可以像日本企业那样,从企业内部提拔,也可以从在别的 企业工作卓有成效者中选拔。新职工只要能在工作中作出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可能很 快得到提拔,而不必像在日本企业中那样论资排辈地“熬年头”。这种受过较高教育而直接 进入管理阶层,或因为工作中有建树而得到快速提拔者,俗称是走了“快车道”。 3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5 定性仍然要高。另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986 年的一份报告,也证实日本和美国企业就 业稳定性的差别(OECD,“Flexibility in the Labor Market”,1986)。根据这份报告,日本企 业中的职工,70%在本企业就业时间超过 10 年,而相应的数字,美国是 37%,英国是 39%, 意大利是 46%,德国是 53%,法国是 58%。职工就业的稳定性,日本最高,美国最低,欧 洲国家居中。 表 2-1 不同就业时间长度职工在美日企业中所占比重(%) 就业时间长度 0-5 年 5-10 年 10 年以上 25-34 岁男工 美国 1963 62.2 26.9 10.8 1973 68.6 23.9 7.5 日本 1982 29.2 32.9 38.0 35-44 岁男工 美国 1963 38.9 20.5 40.7 1973 41.8 22.7 35.4 日本 1982 12.4 12.7 74.9 25-34 岁女工 美国 1963 74.8 16.1 9.1 1973 77.7 17.3 4.9 日本 1982 50.5 30.5 19.0 35-44 岁女工 美国 1963 60.7 19.7 19.4 1973 62.5 20.0 17.4 日本 1982 40.5 21.0 38.5 2.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和人才提拔上的“快车道”。 美国企业的管理,制度化的程度很高。这个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体现为分工明确, 责任清楚,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明文的规定。比如,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厂中蓝 领工人的工种,有电工、机械工、清洁工、搬运工等等,总计达数百种之多。而同样制造汽 车的日本企业中蓝领工人的工种不过分为“熟练工”、“半熟练工”和“粗工”等两三种。美 国企业对每一个工种工作的个人素质和技术要求、工作责任都有明文规定,而在日本企业中 这些往往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理解”。在美国企业中,谁在什么位置或干什么工种,谁就 做什么,不同位置和工种的人互相是不能随便交叉使用和“侵权”的。在这样明确和精细的 分工条件下,企业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等级关系明确,上级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下级对上 级的指示必须执行。 专业化和制度化加上注重市场调节的管理机制,使企业在招聘和提拔职工时,都有较大 的回旋余地。职工进入一个企业的“口岸”可以是多个,而不必像日本企业那样,只能从最 下层进入,逐级提拔。比如说,在美国企业中,有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人,一般可以直接进入 管理阶层。受教育较多的人,在进入企业时的位置通常比同时进入该企业的受教育较少的人 的位置要高。企业的高层领导,既可以像日本企业那样,从企业内部提拔,也可以从在别的 企业工作卓有成效者中选拔。新职工只要能在工作中作出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可能很 快得到提拔,而不必像在日本企业中那样论资排辈地“熬年头”。这种受过较高教育而直接 进入管理阶层,或因为工作中有建树而得到快速提拔者,俗称是走了“快车道”。 3.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美国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是对抗性的。这种对抗性的关系表现在管理者一方认为管理上自 己的事,至于工人的劳动贡献,已经用工资补偿了,工人应该不再有别的要求,不应该参加 管理,也无权过问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信息上的优势,总是想办法尽量 压低工资。工人则觉得自己不参加管理,不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为了增加利润,总是 想办法压低工资,自己劳动的成果,大部分都被企业拿去了。与此同时,因为不参加管理, 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控制。企业需要时,自己才能就业获取收入,危机来了,市场不景气,自 己就会被一脚踢开,连基本的生活来源都没有保障。由于这些原因,工人对企业完全不信任 对管理者们怀着敌对的情绪,认为只有组织工会,通过斗争才能保障自己的权利。只有通过 罢工或者用罢工作威胁,给企业造成足够的损失,才能迫使企业让步,给自己增加工资和提 供就业保障 众所周知,企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给定的产出下,工资越高,利润就 越小。所以工人们认为企业在尽量压低工资,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工 人一旦组织起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大型工会,凭借工会的强大力量和罢工的威胁与资方谈 判,其目标也不仅仅是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与“公平劳动”相一致的“公平工资”,而是尽 量多要。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工人也不仅仅是要求合理的稳定性,而是要求尽量稳定有时甚 至要求绝对稳定。这样,从资方的角度来看,工人组织工会,要求增加工资,保障就业,是 其贪得无厌的表现,是通过其政治力量来侵犯企业根据市场规律经营的自主权。因此,企业 及其管理者认为,不能随便向工人和工会让步,而要尽量削弱和打击工会的力量。 4刚性工资。 日本工人的收入,25%左右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得到的红利。而在美国企业中,工人收 入的95%甚至99%以上都是按小时计算的固定工资。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发放的红利在日本 企业中占着很大的比重,使日本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成为日本企业竞争中的 一个优势。经济不景气时,企业的利润下降,工人的收入会自动随着减少,产品的劳动力成 本下降。这时,产品的价格也可以相应下降,使其竞争力增强。相反,经济繁荣时,企业盈 利增加,工人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正好可以补偿工人经济繁荣时增加工作量而多付出的代 价。工资成本的灵活性使日本企业无需大批解雇工人也能比较容易地渡过经济不景气难关。 这样,从经验上,我们就观察到日本企业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就业的相对稳定 日本企业所享有的劳动成本的灵活性,美国企业是无法得到的。危机时期,美国企业很 难说服工人减少工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之所以如此,其原因至少有三: (1)由于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存在企业经营情况信息的不对称,工人在被告知企业经营状 况不佳时,很难核实印证,加之工人存在那种资方总是在想办法找借口压低工资的基本想法 因此往往采取“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的态度,不与资方合作。 (2)美国工人工资的增加,都是通过斗争辛苦得来的。经济不景气时减下去,很难相信 经济繁荣时企业会自动再把它加回来。与其下次再去斗争得来,不如现在就不放弃 (3)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达,工人的流动性比较大。这家企业跨掉了,还可以到别的企 业去就业。在谋求重新就业时,新雇主常常会以某人在前面一家企业就业期间工资的变化, 来判断这个人的能力。在前面一家企业就业期间工资增加越快越多,会被认为越有能力。反 之,如果上次就业期间工资有所下降,会被认为是没有能力或怀疑是犯了错误。因为在美国 企业中工人的就业没有保障,工人接受减工资后再失业,不但现在遭受损失,将来再就业时 还会处于不利的地位,遭受第二次损失。所以,从失业和再就业的角度考虑,工人也是不愿 意在工资上作让步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 工人不愿意在经济不景气时降低工资,使企业在危机时无法通过降低工资来降低劳动力 成本,保证就业。企业别无他法,只能通过解雇工人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消除剩余生产能力。 这种做法反过来又证明工人对资方的不信任是对的。这样,劳资双方都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6

6 美国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是对抗性的。这种对抗性的关系表现在管理者一方认为管理上自 己的事,至于工人的劳动贡献,已经用工资补偿了,工人应该不再有别的要求,不应该参加 管理,也无权过问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信息上的优势,总是想办法尽量 压低工资。工人则觉得自己不参加管理,不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为了增加利润,总是 想办法压低工资,自己劳动的成果,大部分都被企业拿去了。与此同时,因为不参加管理, 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控制。企业需要时,自己才能就业获取收入,危机来了,市场不景气,自 己就会被一脚踢开,连基本的生活来源都没有保障。由于这些原因,工人对企业完全不信任, 对管理者们怀着敌对的情绪,认为只有组织工会,通过斗争才能保障自己的权利。只有通过 罢工或者用罢工作威胁,给企业造成足够的损失,才能迫使企业让步,给自己增加工资和提 供就业保障。 众所周知,企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给定的产出下,工资越高,利润就 越小。所以工人们认为企业在尽量压低工资,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工 人一旦组织起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大型工会,凭借工会的强大力量和罢工的威胁与资方谈 判,其目标也不仅仅是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与“公平劳动”相一致的“公平工资”,而是尽 量多要。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工人也不仅仅是要求合理的稳定性,而是要求尽量稳定有时甚 至要求绝对稳定。这样,从资方的角度来看,工人组织工会,要求增加工资,保障就业,是 其贪得无厌的表现,是通过其政治力量来侵犯企业根据市场规律经营的自主权。因此,企业 及其管理者认为,不能随便向工人和工会让步,而要尽量削弱和打击工会的力量。 4.刚性工资。 日本工人的收入,25%左右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得到的红利。而在美国企业中,工人收 入的 95%甚至 99%以上都是按小时计算的固定工资。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发放的红利在日本 企业中占着很大的比重,使日本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成为日本企业竞争中的 一个优势。经济不景气时,企业的利润下降,工人的收入会自动随着减少,产品的劳动力成 本下降。这时,产品的价格也可以相应下降,使其竞争力增强。相反,经济繁荣时,企业盈 利增加,工人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正好可以补偿工人经济繁荣时增加工作量而多付出的代 价。工资成本的灵活性使日本企业无需大批解雇工人也能比较容易地渡过经济不景气难关。 这样,从经验上,我们就观察到日本企业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就业的相对稳定。 日本企业所享有的劳动成本的灵活性,美国企业是无法得到的。危机时期,美国企业很 难说服工人减少工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之所以如此,其原因至少有三: ⑴由于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存在企业经营情况信息的不对称,工人在被告知企业经营状 况不佳时,很难核实印证,加之工人存在那种资方总是在想办法找借口压低工资的基本想法, 因此往往采取“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的态度,不与资方合作。 ⑵美国工人工资的增加,都是通过斗争辛苦得来的。经济不景气时减下去,很难相信 经济繁荣时企业会自动再把它加回来。与其下次再去斗争得来,不如现在就不放弃。 ⑶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达,工人的流动性比较大。这家企业跨掉了,还可以到别的企 业去就业。在谋求重新就业时,新雇主常常会以某人在前面一家企业就业期间工资的变化, 来判断这个人的能力。在前面一家企业就业期间工资增加越快越多,会被认为越有能力。反 之,如果上次就业期间工资有所下降,会被认为是没有能力或怀疑是犯了错误。因为在美国 企业中工人的就业没有保障,工人接受减工资后再失业,不但现在遭受损失,将来再就业时 还会处于不利的地位,遭受第二次损失。所以,从失业和再就业的角度考虑,工人也是不愿 意在工资上作让步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 工人不愿意在经济不景气时降低工资,使企业在危机时无法通过降低工资来降低劳动力 成本,保证就业。企业别无他法,只能通过解雇工人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消除剩余生产能力。 这种做法反过来又证明工人对资方的不信任是对的。这样,劳资双方都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互相利用,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存在于美国企业中的工资刚性和就业的不稳定性。因此 美国企业中的就业水平与经济周期是密切相关的。而在日本,就业虽然在长期里有一定的变 动趋势,在短时期内却是相当稳定的。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日本模式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产生 1早期日本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独特性及其在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时期的巨大 作用,引起了人们对这种管理模式的极大兴趣。很多人提出要学习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而 要学习日本模式,人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日本模式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很多日本和西方的学者认为,日本模式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产物。他们指出,日本文化历 来强调合作和团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就是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对 日本模式的这种解释,有两个政策上的含义。一是日本模式是别人,尤其是强调个人主义的 西方社会学不了的;二是由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的自身的稳定性,日本模式在日本是很难 改变的 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否认文化对企业管理模式形成所起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分强调文化 的作用,则否认了资本主义企业中基本的利益分配关系,即企业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 的问题。实际上,无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什么,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资本家投资的 目的是资本的增值和赢利:工人到企业就业和工作的目的是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劳资双方是合作还是对抗,取决于双方对自身利益的权衡。事实上,在自明治维新至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前的长时期里,日本企业里的劳资关系也是很不和谐的。雇主和员工之间是简 单、短期的劳动力买卖关系。雇主对工人提供的福利和劳动保证很少,工人也工作懒散。关 于这一点,当时的日本人和外国人都有记载。一位上世纪末到美国东海岸学习现代纺织技术 的大名的客僚,在美国逗留的5年期间里,往家里写了150多封信。在这些信中,他一方面 表示了对美国人勤奋工作的作风的赞赏,另一方面批评了日本人的懒散作风。他说:“我热 爱日本,……但我不得不说,日本的贫穷是由于日本人的懒惰而造成的。他们工作时用于休 息、饮茶吃东西的时间太多。……日本人应该学习美国人的勤奋精神。”一位本世纪初到日 本发访问的法国人写道:“日本工人总的来说很懒。他们似乎不具备勤奋工作的能力。… 日本工人对原材料的使用漫不经心,浪费很大。每一个欧洲工人都知道的小心使用和保养机 器的道理,日本工人似乎是不明白的。”(转引自 Masao Nakamura,1993)中村指出:“19世 纪末20世纪初日本工人这种低质量的服务,其原因是日本企业中不良的劳资关系。这种不 良的劳资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就业无保障,企业随意开除和解雇工人(仅1930年就有569 万工人被解雇)。同时,管理是压迫性的,对工会实行打击,工资低下,劳动时间长。…… 这些做法使工人的劳动情绪低落。”在这样的劳资关系下,当然不能指望工人对企业有什么 忠诚。工人常常由专业人员介绍工作,别处有好工作就会离职而去。企业随意开除、解雇工 人和工人随便“跳槽”加在一起,结果是就业从总体上来说很不稳定。统计数字表明,在 20年代和30年代这段时间里,美国和日本工人的月离职率是相当的。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日本工人和美国工人就业的稳定性才出现了明显才差别 2战后日本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其彻底失败而告终。本来就很狭小的日本国内市场, 战后更加显得支离破碎。以汽车工业为例,日本国内汽车的年需要量直至1955年仍未超过 数万辆水平,而1955年美国国内市场才需要量越为900多万辆。在这个狭小的市场上,工 业企业希望购买小型运货卡车,政府高官和企业巨头们希望购买豪华客车,还有一些人需要

7 互相利用,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存在于美国企业中的工资刚性和就业的不稳定性。因此, 美国企业中的就业水平与经济周期是密切相关的。而在日本,就业虽然在长期里有一定的变 动趋势,在短时期内却是相当稳定的。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日本模式 一.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产生 1.早期日本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独特性及其在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时期的巨大 作用,引起了人们对这种管理模式的极大兴趣。很多人提出要学习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而 要学习日本模式,人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日本模式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很多日本和西方的学者认为,日本模式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产物。他们指出,日本文化历 来强调合作和团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就是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对 日本模式的这种解释,有两个政策上的含义。一是日本模式是别人,尤其是强调个人主义的 西方社会学不了的;二是由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的自身的稳定性,日本模式在日本是很难 改变的。 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否认文化对企业管理模式形成所起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分强调文化 的作用,则否认了资本主义企业中基本的利益分配关系,即企业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 的问题。实际上,无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什么,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资本家投资的 目的是资本的增值和赢利;工人到企业就业和工作的目的是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劳资双方是合作还是对抗,取决于双方对自身利益的权衡。事实上,在自明治维新至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前的长时期里,日本企业里的劳资关系也是很不和谐的。雇主和员工之间是简 单、短期的劳动力买卖关系。雇主对工人提供的福利和劳动保证很少,工人也工作懒散。关 于这一点,当时的日本人和外国人都有记载。一位上世纪末到美国东海岸学习现代纺织技术 的大名的客僚,在美国逗留的 5 年期间里,往家里写了 150 多封信。在这些信中,他一方面 表示了对美国人勤奋工作的作风的赞赏,另一方面批评了日本人的懒散作风。他说:“我热 爱日本,……但我不得不说,日本的贫穷是由于日本人的懒惰而造成的。他们工作时用于休 息、饮茶吃东西的时间太多。……日本人应该学习美国人的勤奋精神。”一位本世纪初到日 本发访问的法国人写道:“日本工人总的来说很懒。他们似乎不具备勤奋工作的能力。…… 日本工人对原材料的使用漫不经心,浪费很大。每一个欧洲工人都知道的小心使用和保养机 器的道理,日本工人似乎是不明白的。”(转引自 Masao Nakamura,1993)中村指出:“19 世 纪末 20 世纪初日本工人这种低质量的服务,其原因是日本企业中不良的劳资关系。这种不 良的劳资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就业无保障,企业随意开除和解雇工人(仅 1930 年就有 56.9 万工人被解雇)。同时,管理是压迫性的,对工会实行打击,工资低下,劳动时间长。…… 这些做法使工人的劳动情绪低落。”在这样的劳资关系下,当然不能指望工人对企业有什么 忠诚。工人常常由专业人员介绍工作,别处有好工作就会离职而去。企业随意开除、解雇工 人和工人随便“跳槽”加在一起,结果是就业从总体上来说很不稳定。统计数字表明,在 20 年代和 30 年代这段时间里,美国和日本工人的月离职率是相当的。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日本工人和美国工人就业的稳定性才出现了明显才差别。 2.战后日本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其彻底失败而告终。本来就很狭小的日本国内市场, 战后更加显得支离破碎。以汽车工业为例,日本国内汽车的年需要量直至 1955 年仍未超过 数万辆水平,而 1955 年美国国内市场才需要量越为 900 多万辆。在这个狭小的市场上,工 业企业希望购买小型运货卡车,政府高官和企业巨头们希望购买豪华客车,还有一些人需要

普通客车。平均起来每种车的需要量不过千数。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本来就低于 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前日本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上,都与美国相差很远 战争使日本经济变成一片废墟。日本产品战前的国际竞争能力就不强。战后日本工业失去了 军事力量的保护和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更加无法通过扩大国际市场来解决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的矛盾 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就是通过规模来降低成本,达到好的经济效益。在 汽车、钢铁、炼油和其他现代化的行业里,不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很难想 象会获得好的企业效益。而要形成规模经济,必须有市场的存在。日本企业战后面临的挑战 就是:怎样在狭小的和支离破碎的市场上,形成对现代企业的效益和成败至关重要的规模经 济? 3灵活大规模生产制度的产生 美国现代资本主义企业,是通过使用生产单一产品的专用设备,即一套昂贵的设备只用 于生产一种单一的产品,来取得规模经济的。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大众用车,就是一个典 型的例子。T型车是亨利·福特先生的杰作。它的开发成功和大量生产,使汽车从奢侈品变 为大众交通工具。但这种车品种单一,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只有黑色一种颜色和一个型号 通过使用专用设备,生产单一产品来形成规模经济,虽然容易,却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很多 顾客的特殊需要无法得到满足。T型车尽管便宜,符合很多人的需要,但也会有很多其他人 由于不同的原因,希望能买到贵一些或者大一些的车。使用昂贵的专用设备,企业能生产的 产品类型有限,很多人的需要就会得不到满足。比如很多需要不同价钱和大小汽车的人去买 T型车,不过是一种“将就”。足够多的这种满足不同特殊需要的市场,尽管单个来说,可 能不足以形成一个大市场,但加在一起,却是一个不小的市场。如果能够用一套设备,同时 生产这些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不同的特殊的需要,这一套设备就可以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因此,在美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的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日本企业必须形成一种新的、更 加灵活而又同时符合规模经济原则的生产制度,通过增加产品品种,把有不同需要的而美国 企业规模生产又不能满足的顾客和市场,一点一点地争夺过来。这种同时具有灵活性又符合 规模经济原则的新的生产方式,我们称之为灵活大规模生产,以区别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 成的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方式 4.灵活大规模生产的技术特征。 企业要做到在大型设备上灵活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有两个条件必须满足。一是机器设 备要灵活,二是生产组织形式、劳动力的组织要灵活,二者缺一不可。比如,美国汽车厂使 用的冲压件,是由专业化厂家在千里之外,用专用模具生产的。日本企业为了做到能小批量 生产更多的品种,不仅将冲压件部件的生产设在装配厂内,而且要求工人能快速更换模具。 要换冲压模具,美国工人在50年代需要一星期才能完成。日本工人先是把这个时间缩短到 几个小时,然后又缩短到几分钟,做到了大多数类型的冲压件都可以随时生产。这样,一台 大型冲压设备就能为生产多种型号的汽车服务。 要使企业的劳动组织具有灵活性,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必须相应灵活。分工不能太细, 规章制度也不能太多,这样才能随时根据生产的需要,把劳动力在不同的部门和工种之间来 回调动。随之而来的几个问题,对劳动力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工人既要掌握更 多的技能,熟悉情况,又要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劳动者不能 再简单地在自己狭小的工作范围内照章办事。他们必须掌握更多的技能,了解生产的整体过 程,必要时能自动根据调节生产活动的内容。在灵活大生产制度中,工人能自动调节生产活 动的内容之所以很重要,原因之一是灵活大生产不能依赖库存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零部件 的库存是资金的一种积压。产品品种单一,大批量生产时,这种积压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比较有限。在产品品种大量增加,而每个品种又是小批量生产时,用库存来保证生产的连续

8 普通客车。平均起来每种车的需要量不过千数。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本来就低于 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前日本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上,都与美国相差很远。 战争使日本经济变成一片废墟。日本产品战前的国际竞争能力就不强。战后日本工业失去了 军事力量的保护和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更加无法通过扩大国际市场来解决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的矛盾。 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就是通过规模来降低成本,达到好的经济效益。在 汽车、钢铁、炼油和其他现代化的行业里,不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很难想 象会获得好的企业效益。而要形成规模经济,必须有市场的存在。日本企业战后面临的挑战 就是:怎样在狭小的和支离破碎的市场上,形成对现代企业的效益和成败至关重要的规模经 济? 3.灵活大规模生产制度的产生。 美国现代资本主义企业,是通过使用生产单一产品的专用设备,即一套昂贵的设备只用 于生产一种单一的产品,来取得规模经济的。福特公司生产的 T 型大众用车,就是一个典 型的例子。T 型车是亨利·福特先生的杰作。它的开发成功和大量生产,使汽车从奢侈品变 为大众交通工具。但这种车品种单一,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只有黑色一种颜色和一个型号。 通过使用专用设备,生产单一产品来形成规模经济,虽然容易,却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很多 顾客的特殊需要无法得到满足。T 型车尽管便宜,符合很多人的需要,但也会有很多其他人, 由于不同的原因,希望能买到贵一些或者大一些的车。使用昂贵的专用设备,企业能生产的 产品类型有限,很多人的需要就会得不到满足。比如很多需要不同价钱和大小汽车的人去买 T 型车,不过是一种“将就”。足够多的这种满足不同特殊需要的市场,尽管单个来说,可 能不足以形成一个大市场,但加在一起,却是一个不小的市场。如果能够用一套设备,同时 生产这些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不同的特殊的需要,这一套设备就可以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因此,在美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的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日本企业必须形成一种新的、更 加灵活而又同时符合规模经济原则的生产制度,通过增加产品品种,把有不同需要的而美国 企业规模生产又不能满足的顾客和市场,一点一点地争夺过来。这种同时具有灵活性又符合 规模经济原则的新的生产方式,我们称之为灵活大规模生产,以区别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 成的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方式。 4.灵活大规模生产的技术特征。 企业要做到在大型设备上灵活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有两个条件必须满足。一是机器设 备要灵活,二是生产组织形式、劳动力的组织要灵活,二者缺一不可。比如,美国汽车厂使 用的冲压件,是由专业化厂家在千里之外,用专用模具生产的。日本企业为了做到能小批量 生产更多的品种,不仅将冲压件部件的生产设在装配厂内,而且要求工人能快速更换模具。 要换冲压模具,美国工人在 50 年代需要一星期才能完成。日本工人先是把这个时间缩短到 几个小时,然后又缩短到几分钟,做到了大多数类型的冲压件都可以随时生产。这样,一台 大型冲压设备就能为生产多种型号的汽车服务。 要使企业的劳动组织具有灵活性,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必须相应灵活。分工不能太细, 规章制度也不能太多,这样才能随时根据生产的需要,把劳动力在不同的部门和工种之间来 回调动。随之而来的几个问题,对劳动力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工人既要掌握更 多的技能,熟悉情况,又要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劳动者不能 再简单地在自己狭小的工作范围内照章办事。他们必须掌握更多的技能,了解生产的整体过 程,必要时能自动根据调节生产活动的内容。在灵活大生产制度中,工人能自动调节生产活 动的内容之所以很重要,原因之一是灵活大生产不能依赖库存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零部件 的库存是资金的一种积压。产品品种单一,大批量生产时,这种积压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比较有限。在产品品种大量增加,而每个品种又是小批量生产时,用库存来保证生产的连续

性就显得成本太高。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不难理解日本企业为什么要实行“零库存”制度 而企业在减少零部件库存的同时,又要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只能靠工人随时随地自动调节其 生产活动的内容,哪种零部件短缺或过多,就主动增加或减少生产这种零部件的时间分配。 灵活生产制度下工人既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又要工作认真负责,原因之二是在灵活大生产制 度下产品的质量管理问题也面临新的挑战。在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制度下,产品的生产量很大 可以有一个逐步改进产品质量,使之从不稳定走向稳定,减少次品率的过程。而在灵活大生 产时,每个品种的批量都很小,这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不能再允许有一个逐步提高产品 质量的过程,而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到没有或基本没有次品。而要做到这一点,每个工人都必 须关心质量。工人们必须随时注意和发现来料来件的质量变化,注意和发现机器设备运行的 状况,必要时及时停机并尽快解决和处理好所发生的问题。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实行 全面质量管理对职工的技能和工作责任心所提出的高要求是显而易见的 5灵活大规模生产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 灵活大规模生产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在这种生产制度下,普通工人的素质和责任心对企 业的成功是至观重要的。如何保证工人的利益,使工人忠于企业,愿意积极地掌握技术,尽 最大的努力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是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必须回答的问题。日本 企业内部不重视个人分工和管理的制度化,要工人掌握多种技能并通过经验熟悉如何在企业 工作,使工人的人力资本构成中,特殊比重的人力资本增加。这对劳动力的市场价值是有损 害的。因为特殊人力资本没有市场价值,工人人力资本的构成中特殊人力资本的比重很大时, 旦失业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更换雇主,收入会受到很大的损失。这样,工人在某个企业就 业一段时间后,很大程度上就被“锁住”在该企业了。工人在被锁住后,因为没有劳动力市 场来保护其利益,在企业内部收益分配的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可以用解雇相威胁,迫 使工人在工资谈判上作出让步。 显然,工人如果预计到自己在收益分配的谈判中所处的不利地位,理性地预计到企业的 收益自己不能分享,就不会忠于企业及对工作持积极负责的态度。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但在 美国企业里的劳资关系中,而且在战前日本企业里的劳资关系中也看到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对正式职工普遍提供终身就业保障。但 是,仅有终身就业,对保障普通工人的利益,仍然是不够的。雇主还是可以利用自己对企业 经营情况信息上的优势,欺騙工人,比如谎称经济效益不好,拒绝给工人加工资:或者直接 采取给工人少加工资的强硬态度,然后“看你怎么办”。因此,日本企业为了使工人相信自 己公平分配的诚意,在向工人提供终身就业的同时,还吸收工人参加管理,使工人与企业的 高层管理人员一道,掌握和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对关系到企业和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参 与决策。这样,日本企业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分配关系中一般工人的利益 鉴于工人参加管理,对关系到企业和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参与决策在日本企业制度中的 核心重要地位,斯坦福大学的日本研究权威青木教授(Aoki, Journal of econo Literature,1989)称日本企业为“准劳动者所有制”企业,不是没有道理的。 日本模式的基本特点 1、重视职工素质和对职工的培训。 前面讲到,美国企业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分配,需要什么样的人,就聘 用什么样的人,不需要谁,就解雇谁。相对来说,日本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依赖性要低得多。 日本企业聘用职工时,不看重个人的具体技能,而是强调基本素质。其基本思想是,高素质 的职工,可以通过企业自己的培训,胜任所有的工作 为了保证获得高素质的职工,日本企业非常注重与学校的合作。在不同学校之间,企业 认为好学校的学生素质比较好,更加愿意优先录用。在日本的教育制度下,学生为了进入好

9 性就显得成本太高。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不难理解日本企业为什么要实行“零库存”制度。 而企业在减少零部件库存的同时,又要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只能靠工人随时随地自动调节其 生产活动的内容,哪种零部件短缺或过多,就主动增加或减少生产这种零部件的时间分配。 灵活生产制度下工人既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又要工作认真负责,原因之二是在灵活大生产制 度下产品的质量管理问题也面临新的挑战。在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制度下,产品的生产量很大, 可以有一个逐步改进产品质量,使之从不稳定走向稳定,减少次品率的过程。而在灵活大生 产时,每个品种的批量都很小,这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不能再允许有一个逐步提高产品 质量的过程,而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到没有或基本没有次品。而要做到这一点,每个工人都必 须关心质量。工人们必须随时注意和发现来料来件的质量变化,注意和发现机器设备运行的 状况,必要时及时停机并尽快解决和处理好所发生的问题。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实行 全面质量管理对职工的技能和工作责任心所提出的高要求是显而易见的。 5.灵活大规模生产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 灵活大规模生产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在这种生产制度下,普通工人的素质和责任心对企 业的成功是至观重要的。如何保证工人的利益,使工人忠于企业,愿意积极地掌握技术,尽 最大的努力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是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必须回答的问题。日本 企业内部不重视个人分工和管理的制度化,要工人掌握多种技能并通过经验熟悉如何在企业 工作,使工人的人力资本构成中,特殊比重的人力资本增加。这对劳动力的市场价值是有损 害的。因为特殊人力资本没有市场价值,工人人力资本的构成中特殊人力资本的比重很大时, 一旦失业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更换雇主,收入会受到很大的损失。这样,工人在某个企业就 业一段时间后,很大程度上就被“锁住”在该企业了。工人在被锁住后,因为没有劳动力市 场来保护其利益,在企业内部收益分配的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可以用解雇相威胁,迫 使工人在工资谈判上作出让步。 显然,工人如果预计到自己在收益分配的谈判中所处的不利地位,理性地预计到企业的 收益自己不能分享,就不会忠于企业及对工作持积极负责的态度。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但在 美国企业里的劳资关系中,而且在战前日本企业里的劳资关系中也看到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对正式职工普遍提供终身就业保障。但 是,仅有终身就业,对保障普通工人的利益,仍然是不够的。雇主还是可以利用自己对企业 经营情况信息上的优势,欺骗工人,比如谎称经济效益不好,拒绝给工人加工资;或者直接 采取给工人少加工资的强硬态度,然后“看你怎么办”。因此,日本企业为了使工人相信自 己公平分配的诚意,在向工人提供终身就业的同时,还吸收工人参加管理,使工人与企业的 高层管理人员一道,掌握和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对关系到企业和自身利益的 重大问题参 与决策。这样,日本企业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分配关系中一般工人的利益。 鉴于工人参加管理,对关系到企业和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参与决策在日本企业制度中的 核心重要地位,斯坦福大学的日本研究权威青木教授(Aoki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9)称日本企业为“准劳动者所有制”企业,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日本模式的基本特点 1、重视职工素质和对职工的培训。 前面讲到,美国企业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分配,需要什么样的人,就聘 用什么样的人,不需要谁,就解雇谁。相对来说,日本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依赖性要低得多。 日本企业聘用职工时,不看重个人的具体技能,而是强调基本素质。其基本思想是,高素质 的职工,可以通过企业自己的培训,胜任所有的工作。 为了保证获得高素质的职工,日本企业非常注重与学校的合作。在不同学校之间,企业 认为好学校的学生素质比较好,更加愿意优先录用。在日本的教育制度下,学生为了进入好

学校,竞争非常激烈。学校确实在相当的程度上起到了筛选学生的作用。所以企业以学校的 排名来判断学生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靠的。在一个学校内部,企业还进一步要求学校 提供关于每个学生的比如学习成绩和品行的具体信息,对学生按优劣排列,企业择优录用。 如果一所学校提供的信息不准确,企业对从该学校来招聘来的职工不满意,就会停止从该学 校招聘职工,学生也就会不愿意报考该学校。这样一来,这所学校就会门庭冷落,前景不佳。 所以,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是很愿意与企业积极合作,尽量向企业提供关于学生的准确 信息的 无论在美国或日本,企业聘用的职工,大多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掌握在本企业工作所 需要的一些特殊知识和技能。日本企业因为在招聘时重个人素质而轻特殊技能,因此在培训 新职工上要花更大的工夫。据估计( Yoshio Higuchi,1987),在美国设厂的日本企业在职工 培训上的投入,是美国企业的2.5倍。根据桥本和雷欣的计算( Masanori hashmoto and John Raisin,1989),日本大、中、小企业在职工在职培训上所花的总费用,分别是美国相应企业 的1.8倍、24倍和2.2倍。 因为招聘高素质的职工的初衷就是希望职工能胜任不同的工作需要,日本企业中的分工 和管理的制度化程度都比美国企业低。职工在培训中,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 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左右关系和行为准则等很多“软知识”和“软技能”。 这种软知识、软技能的一个特点是,只有职工将来继续在本企业就业时,这些知识和技能才 能发挥作用,帮助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职工一旦离开企业,这些知识和技能就不再有用, 损失掉了。我们习惯上称这样的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特殊人力资本”,称那些在不同企业普 遍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为“一般人力资本”。比如,职工基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都是属于 般人力资本的范畴。日本企业在对职工的培训中,尤其重视对软知识和软技能的培训。根据 桥本和雷欣(1989)的计算,日本大、中、小企业在职工特殊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分别是美 国相应的企业的3.6倍、4.3倍和3.2倍 2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 日本企业里有新的工作需要时,会尽量通过重新培训己有的职工,通过内部调节满足需 要。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日本的劳动力市场上,很难找到按专业知识比如电工 工程师、推销员等等来标榜自己的人。人们一般会把自己和企业相认同,比如告诉别人自己 是松下或丰田的员工。二是即使找得到这样的专业人员,具备新的工作需要的硬技能,也不 会具有在一个企业工作需要的软知识和软技能。重新培训已经具备了软知识和软技能的本企 业职工,使其掌握一门新的硬技能,经常比让一个外来人重新学习和掌握软知识和软技能更 快更合算 同样由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原因,在日本企业中,外部招聘来的管理人员,无论其能力多 强,没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熟悉企业内部的制度与体系,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密切的工作和个 人关系,都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因此在日本企业中,职工的使用上有“有限入口”和“按部 就班,内部提拔”的特点。所谓“有限入口”就是职工要从基层进入企业,然后在按部就 班提拔的过程中熟悉情况,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工作和个人关系,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创造 条件 因为在职工的使用和提拔上是按部就班的,所以职工的工资,尤其是在职工进入企业后 的最初10-15年期间里的工资,也主要是根据职工在本企业服务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过了 这一段时间,职工中的优秀者被更快地提拔到管理岗位,他和同期入厂的其他职工的工资差 距才会相应拉开。这种主要根据服务年限决定工资的做法,就是人们经常讲到的,被称为 日本企业人事制度三大支柱之一的“年序工资制度”( seniority wage 3终身就业、弹性工资和合作性劳资关系。 日本企业对内部职工重新培训,使其掌握新的技能,以满足企业内部新的需要和按部就

10 学校,竞争非常激烈。学校确实在相当的程度上起到了筛选学生的作用。所以企业以学校的 排名来判断学生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靠的。在一个学校内部,企业还进一步要求学校 提供关于每个学生的比如学习成绩和品行的具体信息,对学生按优劣排列,企业择优录用。 如果一所学校提供的信息不准确,企业对从该学校来招聘来的职工不满意,就会停止从该学 校招聘职工,学生也就会不愿意报考该学校。这样一来,这所学校就会门庭冷落,前景不佳。 所以,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是很愿意与企业积极合作,尽量向企业提供关于学生的准确 信息的。 无论在美国或日本,企业聘用的职工,大多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掌握在本企业工作所 需要的一些特殊知识和技能。日本企业因为在招聘时重个人素质而轻特殊技能,因此在培训 新职工上要花更大的工夫。据估计(Yoshio Higuchi ,1987),在美国设厂的日本企业在职工 培训上的投入,是美国企业的 2.5 倍。根据桥本和雷欣的计算(Masanori Hashmoto and John Raisin,1989),日本大、中、小企业在职工在职培训上所花的总费用,分别是美国相应企业 的 1.8 倍、2.4 倍和 2.2 倍。 因为招聘高素质的职工的初衷就是希望职工能胜任不同的工作需要,日本企业中的分工 和管理的制度化程度都比美国企业低。职工在培训中,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 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左右关系和行为准则等很多“软知识”和“软技能”。 这种软知识、软技能的一个特点是,只有职工将来继续在本企业就业时,这些知识和技能才 能发挥作用,帮助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职工一旦离开企业,这些知识和技能就不再有用, 损失掉了。我们习惯上称这样的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特殊人力资本”,称那些在不同企业普 遍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为“一般人力资本”。比如,职工基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都是属于一 般人力资本的范畴。日本企业在对职工的培训中,尤其重视对软知识和软技能的培训。根据 桥本和雷欣(1989)的计算,日本大、中、小企业在职工特殊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分别是美 国相应的企业的 3.6 倍、4.3 倍和 3.2 倍。 2.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 日本企业里有新的工作需要时,会尽量通过重新培训已有的职工,通过内部调节满足需 要。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日本的劳动力市场上,很难找到按专业知识比如电工、 工程师、推销员等等来标榜自己的人。人们一般会把自己和企业相认同,比如告诉别人自己 是松下或丰田的员工。二是即使找得到这样的专业人员,具备新的工作需要的硬技能,也不 会具有在一个企业工作需要的软知识和软技能。重新培训已经具备了软知识和软技能的本企 业职工,使其掌握一门新的硬技能,经常比让一个外来人重新学习和掌握软知识和软技能更 快更合算。 同样由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原因,在日本企业中,外部招聘来的管理人员,无论其能力多 强,没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熟悉企业内部的制度与体系,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密切的工作和个 人关系,都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因此在日本企业中,职工的使用上有“有限入口”和“按部 就班,内部提拔”的特点。所谓“有限入口”,就是职工要从基层进入企业,然后在按部就 班提拔的过程中熟悉情况,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工作和个人关系,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创造 条件。 因为在职工的使用和提拔上是按部就班的,所以职工的工资,尤其是在职工进入企业后 的最初 10-15 年期间里的工资,也主要是根据职工在本企业服务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过了 这一段时间,职工中的优秀者被更快地提拔到管理岗位,他和同期入厂的其他职工的工资差 距才会相应拉开。这种主要根据服务年限决定工资的做法,就是人们经常讲到的,被称为 日本企业人事制度三大支柱之一的“年序工资制度”(seniority wage)。 3.终身就业、弹性工资和合作性劳资关系。 日本企业对内部职工重新培训,使其掌握新的技能,以满足企业内部新的需要和按部就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