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古典学跟其他学科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 在近现代,往往由于观念、方法的更新或重要新资料的发 现,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呈现出新的面 貌。这可以称为古典学的重建。 近代以来 近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的第一次重建,可以认为是从 中国古典学的 第一次重建,可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的。 以认为是从20 当时,一部分受国外学术思想影响的人文学者,在破 世纪一二十年 代开始的。 除了对古代的圣人和经书的迷信之后,对传统的上古史 和古典学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要求对它们进行全面的理 性的审查。最早比较清晰、全面地表达出这种思想的,是 从美国留学回来任教于北京大学的胡适。他在讲义的基 础上写成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于1919年出版。在 《导言》中讨论中国哲学史的史料问题时,胡适把经书完 全当作一般的古书对待,并认为《易经》只是“一部卜筮之 书”,《书经》也缺乏史料价值①。在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 上,他大量接受以往学者辨伪的意见(这些意见以前往往 为一般学者所忽视),并且比他们走得更远②。他还认 为:“以现在中国考古学的程度看来,我们对于东周以前 胡氏的见 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③胡氏的见解在 解在当时的学 术界产生了巨 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的影响。 接着,胡氏的学生顾颉刚于1923年在《努力周报》上 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了中国古史“层累地 造成”说,又于1926年出版了他所编的《古史辨》第一 顾氏在疑 册④,在学术界掀起了疑古的浪潮。顾氏在疑古史和疑 古史和疑古书 古书两方面,都比胡氏走得更远。 两方面,都比胡 氏走得更远。 从20年代到30年代,疑古逐渐成为古典学界的主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