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这次修纂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当时全体内阁成员几乎都参与了修纂工 作;再是监修官姚广孝和夏原吉均直接参与修纂工作。 从这三次修书参与的人员来看,虽然主要修纂者人数相当,但情况却有 所不同。一修、三修用人较为精当,二修人数虽多,却有不少挂名而实未与 者。如《进实录表》中所列之王景、胡俨、杨荣、金幼孜等,《明太宗实录》 《明史》等书均未记其与修之事。其领衔监修者李景隆才品均劣,又多用监 生、生员,此为永乐之初,史官乏人,且当时在政局变动之后,人心未定 岂能尽心于考订编修国史。至三修之时,朱棣已用胡广之言,停止追治所谓 奸党”,时当永乐盛世,所用多为当时名臣,着力于“访问考稽,从实修 纂、补遗、润色,次第成书”°。因此三修本从内容上不仅较前二修丰富, 而且较前二修为好。 《明太祖实录》一修、二修本今均已不得见其书。《明太祖实录》二修 书成,即焚一修本,为使不留改动之痕迹。但三修书成,却并未焚二修本 是以二修本曾传至明末。明末清初顾炎武曾记:“闻之前辈老先生曰:《太 祖实录》凡三修。一修于建文之时,则其书已焚,不存于世矣。再修于永乐 之初,则昔时大梁宗正西亭曾有其书,而洪水滔天之后,遂不可问 明实录中另一部被改修的是《明光宗实录》。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实录仅八卷,但却经历二修。《明史·艺 文志》记 《光宗实录》八卷,天启三年(1623)叶向高等修成。有熹宗御制序。既而霍维华等改修 未及上而熹宗崩,至崇祯元年(1628)始进呈,向高本并贮皇史成。 《明光宗实录》的改修,源于明万历以后的党争。据史载初修本出于周 炳漠、张鼐之手,而由叶向高裁定。“初,天启时,诏修《光宗实录》,礼 部侍郎周炳谟载神宗时储位鼽■及‘妖书’、‘梃击’诸事,直笔无所阿。 其后忠贤盗柄,御史石三畏劾削炳谟职。忠贤使其党重修,是非倒置。” 对此,叶向高早有所虑,曾说:“光宗在位仅一月,实录所载多潜邸时事, 然其间亦有干碍而难直书,牵连而难尽书。脱稿日余与同官互阅,皆以为允。 而自余归后,言者哄然,以张差、进药、移宫三事为非是,得旨改正。”② 张差即“梃击”之主犯,进药即“红丸”案。这明末三案是阉党与东林党冲 突之焦点。待到天启四年(1624)魏忠贤大肆诛灭东林党人后,便必然要改 述其史事。朱国桢《皇明大政记》称:“光宗在位止一月。实录先上,以: 案’改修。盖群奸仗魏逆之势恣行如此。首先建议者黄承昊也,把持涂改者 ①姚广孝:《与夏尚书》,《明经世文编》卷十三 ②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答汤荆岘书》 3《明史》卷九七《艺文志》。 《明史》卷二五一《文震孟传》 2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十三。这次修纂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当时全体内阁成员几乎都参与了修纂工 作;再是监修官姚广孝和夏原吉均直接参与修纂工作。 从这三次修书参与的人员来看,虽然主要修纂者人数相当,但情况却有 所不同。一修、三修用人较为精当,二修人数虽多,却有不少挂名而实未与 者。如《进实录表》中所列之王景、胡俨、杨荣、金幼孜等,《明太宗实录》、 《明史》等书均未记其与修之事。其领衔监修者李景隆才品均劣,又多用监 生、生员,此为永乐之初,史官乏人,且当时在政局变动之后,人心未定, 岂能尽心于考订编修国史。至三修之时,朱棣已用胡广之言,停止追治所谓 “奸党”,时当永乐盛世,所用多为当时名臣,着力于“访问考稽,从实修 纂、补遗、润色,次第成书”①。因此三修本从内容上不仅较前二修丰富, 而且较前二修为好。 《明太祖实录》一修、二修本今均已不得见其书。《明太祖实录》二修 书成,即焚一修本,为使不留改动之痕迹。但三修书成,却并未焚二修本。 是以二修本曾传至明末。明末清初顾炎武曾记:“闻之前辈老先生曰:《太 祖实录》凡三修。一修于建文之时,则其书已焚,不存于世矣。再修于永乐 之初,则昔时大梁宗正西亭曾有其书,而洪水滔天之后,遂不可问。”② 明实录中另一部被改修的是《明光宗实录》。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实录仅八卷,但却经历二修。《明史·艺 文志》记: 《光宗实录》八卷,天启三年(1623)叶向高等修成。有熹宗御制序。既而霍维华等改修, 未及上而熹宗崩,至崇祯元年(1628)始进呈,向高本并贮皇史宬。③ 《明光宗实录》的改修,源于明万历以后的党争。据史载初修本出于周 炳漠、张鼐之手,而由叶向高裁定。“初,天启时,诏修《光宗实录》,礼 部侍郎周炳谟载神宗时储位臲■及‘妖书’、‘梃击’诸事,直笔无所阿。 其后忠贤盗柄,御史石三畏劾削炳谟职。忠贤使其党重修,是非倒置。”① 对此,叶向高早有所虑,曾说:“光宗在位仅一月,实录所载多潜邸时事, 然其间亦有干碍而难直书,牵连而难尽书。脱稿日余与同官互阅,皆以为允。 而自余归后,言者哄然,以张差、进药、移宫三事为非是,得旨改正。”② 张差即“梃击”之主犯,进药即“红丸”案。这明末三案是阉党与东林党冲 突之焦点。待到天启四年(1624)魏忠贤大肆诛灭东林党人后,便必然要改 述其史事。朱国桢《皇明大政记》称:“光宗在位止一月。实录先上,以‘三 案’改修。盖群奸仗魏逆之势恣行如此。首先建议者黄承昊也,把持涂改者 ① 姚广孝:《与夏尚书》,《明经世文编》卷十三。 ②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答汤荆岘书》。 ③ 《明史》卷九七《艺文志》。 ① 《明史》卷二五一《文震孟传》。 ②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十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