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非手术治疗半个世纪以来,非手术治疗儿童肠套叠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方法,其中气灌肠整复肠套叠是40年来 我国最成功且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目前在我国,不论是在城市中心儿科还是在县医院儿科气灌肠整复率多达 90%左右。 (1)话应症: 1),病程不超过48小时,便血不超过24小时: 2).全身状况好,无明显脱水、酸中毒及休克表现,无高热及呼吸困难者: 3).腹不胀,无压痛及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象。 禁忌症 1).病程超过48小时,便血超过24小时: 2).全身情况不良,有高热、脱水、精神萎靡及休克等中毒症状者: 3).腹胀明显,腹部有明显压痛、肌紧张,疑有腹膜炎或疑有肠坏死者: 4).立位平片显示完全性肠梗阻者 治疗方法 1).气体灌肠复位法:气体采用空气或氧气均可,观察方法有透视及非透视下进行两种,将气囊肛管置入直肠 内,采用自动控制压力仪,肛门注气后即见套叠影逆行推进,直至完全消失,大量气体进入回肠,提示复位成功。 A.气灌肠前准备:①解痉镇静:肌注阿托品、苯巴比妥钠,必要时在麻醉状态下进行。②脱水明显者,应予以 输液纠正,改善全身情况。③麻醉下灌肠复位,保证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必要时插胃管吸出胃内容物。③X线 透视室内应备有吸引器、氧气、注射器等抢救设施。 B.气灌肠压力:①诊新性气体灌肠压力为5060mmlg(6.68kP)。②复位治疗压力为90100mmHg(1213.3 kPa),不超过120mHg(16kPa)。 C.气灌肠复位征象:①X线透视下见肿块逐渐变小消失,气体突然进入回肠,继之中腹部小肠迅速充气。②拔 出气囊肛管,大量气体和暗红色黏液血便排出。③患儿安然入睡,不再哭闹,腹胀减轻,肿块消失。④碳剂试验: 口服1g活性碳,约6小时后由肛门排出黑色碳末。 D.气体灌肠中止指征:①注气后见肿物巨大,套入部呈分叶状,提示复套存在,复位可能性较小。②注气过程 中见鞘部扩张而套入部退缩不明显或见套入部退而复进,表示套叠颈部过紧,复位困难。③注气后肿物逐次后退, 通过回自藏后,肿物清失,但小肠迟迟不进气,提示仍存在小肠套叠,复位困难。④复位过程中,肿物消失,但荧 光屏上突然有闪光改变,旋即见膈下游离气体,表明发生肠穿孔,即刻停止注气。 2).钡剂灌肠复位法:在欧美国家较为流行。钡剂浓度为20%25%,钡柱高度不超过病儿水平体位90m,维持液 体静压在5分钟之内,套叠影逆行推进,变小,渐至消失,钡剂进入回肠,提示复位成功。 3).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法:采用生理盐水或水溶性造影剂为介质灌肠。复位压力为50^90mg (6.6512kPa),注水量在300700ml左右。在B超荧光屏上可见“同心圆”或“靶环”状块影象回盲部收缩,逐渐 变小,最后通过回盲瓣突然消失,液体急速进入回肠。满意的复位是见套入部消失,液体逆流进入小肠。 2.手术疗法 (1)手术指征 1)有灌肠禁忌症者 1非手术治疗 半个世纪以来,非手术治疗儿童肠套叠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方法,其中气灌肠整复肠套叠是40年来 我国最成功且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目前在我国,不论是在城市中心儿科还是在县医院儿科气灌肠整复率多达 90%左右。 ⑴适应症: 1).病程不超过48小时,便血不超过24小时; 2).全身状况好,无明显脱水、酸中毒及休克表现,无高热及呼吸困难者; 3).腹不胀,无压痛及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象。 禁忌症 1).病程超过48小时,便血超过24小时; 2).全身情况不良,有高热、脱水、精神萎靡及休克等中毒症状者; 3).腹胀明显,腹部有明显压痛、肌紧张,疑有腹膜炎或疑有肠坏死者; 4).立位平片显示完全性肠梗阻者。 治疗方法 1).气体灌肠复位法:气体采用空气或氧气均可,观察方法有透视及非透视下进行两种,将气囊肛管置入直肠 内,采用自动控制压力仪,肛门注气后即见套叠影逆行推进,直至完全消失,大量气体进入回肠,提示复位成功。 A.气灌肠前准备:①解痉镇静:肌注阿托品、苯巴比妥钠,必要时在麻醉状态下进行。②脱水明显者,应予以 输液纠正,改善全身情况。③麻醉下灌肠复位,保证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必要时插胃管吸出胃内容物。③X线 透视室内应备有吸引器、氧气、注射器等抢救设施。 B.气灌肠压力:①诊断性气体灌肠压力为50~60mmHg(6.6~8kPa)。②复位治疗压力为90~100mmHg(12~13.3 kPa),不超过120 mmHg(16 kPa)。 C.气灌肠复位征象:①X线透视下见肿块逐渐变小消失,气体突然进入回肠,继之中腹部小肠迅速充气。②拔 出气囊肛管,大量气体和暗红色黏液血便排出。③患儿安然入睡,不再哭闹,腹胀减轻,肿块消失。④碳剂试验: 口服1g活性碳,约6小时后由肛门排出黑色碳末。 D.气体灌肠中止指征:①注气后见肿物巨大,套入部呈分叶状,提示复套存在,复位可能性较小。②注气过程 中见鞘部扩张而套入部退缩不明显或见套入部退而复进,表示套叠颈部过紧,复位困难。③注气后肿物逐次后退, 通过回盲瓣后,肿物消失,但小肠迟迟不进气,提示仍存在小肠套叠,复位困难。④复位过程中,肿物消失,但荧 光屏上突然有闪光改变,旋即见膈下游离气体,表明发生肠穿孔,即刻停止注气。 2).钡剂灌肠复位法:在欧美国家较为流行。钡剂浓度为20%~25%,钡柱高度不超过病儿水平体位90cm,维持液 体静压在5分钟之内,套叠影逆行推进,变小,渐至消失,钡剂进入回肠,提示复位成功。 3).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法:采用生理盐水或水溶性造影剂为介质灌肠。复位压力为50~90mmHg (6.65~12kPa),注水量在300~700ml左右。在B超荧光屏上可见“同心圆”或“靶环”状块影象回盲部收缩,逐渐 变小,最后通过回盲瓣突然消失,液体急速进入回肠。满意的复位是见套入部消失,液体逆流进入小肠。 2.手术疗法 (1)手术指征 1)有灌肠禁忌症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