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心理障碍、犯罪、吸毒、失学、自杀、成绩差异等。因此事后回溯硏究的方法在这些领域的 应用相当普遍。如调査少年犯罪、吸毒与学业成绩以及家庭背景的关系,探讨原因:比较学生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以推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等 不过,由于事后回溯研究的方法设计并没有控制变量和可能的混淆因素,因此,因果的推论并 非十分确切。要确认因果关系,往往需要将追溯的结果作为实验假设加以验证。本质上说,事 后回溯硏究的方法只能探讨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情形,但在现实情景不允许实验研究的情 况下,应用事后回溯研究的方法可以提示因果关系的可能线索,有其独特的作用 事后回溯研究的优点: (1)在无法以实验研究探讨因果关系时,事后回溯研究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2)作为探索性的方法,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适合于简单的因果关系 (3)费用比较低廉,可避免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4)事后回溯研究往往比实验研究适用范围更广,更灵活 (5)可提出有用的假设,供以后用实验方法加以验证 事后回溯研究的缺点 (2)对变量没有控制,被试不能随机抽样,样本往往较少 (3)根据收集的数据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4)所寻找的原因可能不只是一个,相关的两个因素不一定就是因果 (5)相同的结果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相同的原因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6)尽管有相关关系和共变关系,仍难分因果,研究结果难以确凿证明 (7)研究的主观性较强,有可能作出颠倒因果关系的解释 (九)内容分析 在教育研究中,有些研究方法无须使研究者亲临研究现场和实地进行研究,也不会由于研 究者参与研究过程而影响研究对象的常态,这样的研究称之为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主 要有内容分析法、统计资料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元分析法等 内容分析法又称之为信息分析法,是客观地、系统地、定量地描述已有信息内容的一种研 究技术,是以文献资料为硏究对象,用客观、系统的方法进行定量描述的硏究方法。内容分析 法将非定量化的文献或其它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资料,并且以这些数据为素材,对文献内容 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事实作出判断,形成研究结论。 教育研究领域中,早期开展的内容分析研究是桑代克对英语单词的频率计算,用以鉴定英 语中最常用的词汇,并将所得的词汇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础。当然,内容分析法涉及各个方面 的信息,关键是收集编码的信息,并对具体信息作出合适的分类 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类别可以分为六种① (1)概念的分析,为厘清一些教育概念而进行的研究 (2)编撰,将文献和资料依据年代顺序保留下来,作为研究之用: (3)描述性叙述,针对特定的历史时间做描述性叙述,依据年代叙述故事始末 (4)诠释性分析,对各类教育事件的关联性作分析 (5)比较分析,将某一时期各事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作分析 (6)普遍化分析,通过理性和哲学的分析,历史的例证和规则,提供普遍的诠释。 内容分析法的步骤 1、明确目标和研究问题 2、抽取文献样本 3、确定分析单元和分析类目 4、对资料作量化处理 5、统计分析诠释结果 内容分析法可对任何文献形式进行研究,包括书报、杂志、信件、广播、音乐、演i ①林进材:《教学研究与发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第38页的心理障碍、犯罪、吸毒、失学、自杀、成绩差异等。因此事后回溯研究的方法在这些领域的 应用相当普遍。如调查少年犯罪、吸毒与学业成绩以及家庭背景的关系,探讨原因;比较学生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以推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等。 不过,由于事后回溯研究的方法设计并没有控制变量和可能的混淆因素,因此,因果的推论并 非十分确切。要确认因果关系,往往需要将追溯的结果作为实验假设加以验证。本质上说,事 后回溯研究的方法只能探讨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情形,但在现实情景不允许实验研究的情 况下,应用事后回溯研究的方法可以提示因果关系的可能线索,有其独特的作用。 事后回溯研究的优点: (1) 在无法以实验研究探讨因果关系时,事后回溯研究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2) 作为探索性的方法,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适合于简单的因果关系; (3) 费用比较低廉,可避免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4) 事后回溯研究往往比实验研究适用范围更广,更灵活; (5) 可提出有用的假设,供以后用实验方法加以验证。 事后回溯研究的缺点: (2) 对变量没有控制,被试不能随机抽样,样本往往较少; (3) 根据收集的数据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4) 所寻找的原因可能不只是一个,相关的两个因素不一定就是因果; (5) 相同的结果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相同的原因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6) 尽管有相关关系和共变关系,仍难分因果,研究结果难以确凿证明; (7) 研究的主观性较强,有可能作出颠倒因果关系的解释。 (九)内容分析 在教育研究中,有些研究方法无须使研究者亲临研究现场和实地进行研究,也不会由于研 究者参与研究过程而影响研究对象的常态,这样的研究称之为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主 要有内容分析法、统计资料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元分析法等。 内容分析法又称之为信息分析法,是客观地、系统地、定量地描述已有信息内容的一种研 究技术,是以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用客观、系统的方法进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法将非定量化的文献或其它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资料,并且以这些数据为素材,对文献内容 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事实作出判断,形成研究结论。 教育研究领域中,早期开展的内容分析研究是桑代克对英语单词的频率计算,用以鉴定英 语中最常用的词汇,并将所得的词汇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础。当然,内容分析法涉及各个方面 的信息,关键是收集编码的信息,并对具体信息作出合适的分类。 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类别可以分为六种①: (1)概念的分析,为厘清一些教育概念而进行的研究; (2)编撰,将文献和资料依据年代顺序保留下来,作为研究之用; (3)描述性叙述,针对特定的历史时间做描述性叙述,依据年代叙述故事始末; (4)诠释性分析,对各类教育事件的关联性作分析; (5)比较分析,将某一时期各事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作分析; (6)普遍化分析,通过理性和哲学的分析,历史的例证和规则,提供普遍的诠释。 内容分析法的步骤: 1、明确目标和研究问题 2、抽取文献样本 3、确定分析单元和分析类目 4、对资料作量化处理 5、统计分析诠释结果 内容分析法可对任何文献形式进行研究,包括书报、杂志、信件、广播、音乐、演讲、录 ①林进材:《教学研究与发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年,第 38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