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五级标准体系较三级标准体系细一点,能对评估对象进行细致的区 分。和三级标准体系一样,我们也可根据测量目标来选定合格标准级。如 果选定第三级为合格标准级,则第一级、第二级也合格,而第四级、第五 级不合格。 制定等级指标体系的好处在于,把“好”、“很好”、“较好”、“一 般”、“差”等数量化,易于分类和统计操作。它的不足之处是等级化后, 不易发现各级内的学生差异。 (2)等级连续标准体系 为了避免等级不连续标准体系的不足,可以用学生的答对率构成绝对 评估指标体系。显然,闭区间[0,1]中的每一点都是一个评估等级,因 而这个标准体系被称为等级连续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也可以直接采用 实得分构造,这只要把闭区间[0,1]换成闭区间[0,满分数]就可以 了。在等级连续标准体系中,任选一个值都可固定为合格标准级。例如, 选0.6为合格标准级,则不小于0.6的级构成的区间[0.6,1]均为合格 级,而小于0.6的级构成的区间[0,0.6)均为不合格级,这与二级标准 体系类似。等级连续标准体系虽然避免了等级不连续标准体系的缺点,但 也失去了易于分类和统计操作等优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结合绝对评估的具体目标选择标准体系和确 定合格标准。 2.绝对评估的数量方法 绝对评估可以划分为群体绝对评估和个体绝对评估两种实施形式。个 体绝对评估只要将学生的答对率或被评对象在各项指标上的实现程度求 和,然后与绝对评估指标体系所规定的合格指标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随 着考试理论研究的深入,对考题已提出了最低要求度的概念。从绝对评估 的角度来看,最低要求度就是合格指标。计算并确定最低要求度是绝对评 估数量化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于群体进行绝对评估,可以根据 群体的特征和目标,增添新的评估指标和等级目标,如群体的方差、平均 数、中位数等。对被评群体,只要将其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就可判明 该群体是否合格。 二、相对评估 相对评估是以个体的水平与同一群体的平均水平或常模相互比较,从 而确定其水平等级的评估方法。在教学评估中,比较某学生与班级内其他 学生成绩(水平)的高低,这实际上是以整体的水平作为“尺子”来衡量学 生的学习情况,因而相对评估也常被称为常模参照评估 1.相对评估的排序方法五级标准体系较三级标准体系细一点,能对评估对象进行细致的区 分。和三级标准体系一样,我们也可根据测量目标来选定合格标准级。如 果选定第三级为合格标准级,则第一级、第二级也合格,而第四级、第五 级不合格。 制定等级指标体系的好处在于,把“好”、“很好”、“较好”、“一 般”、“差”等数量化,易于分类和统计操作。它的不足之处是等级化后, 不易发现各级内的学生差异。 (2)等级连续标准体系 为了避免等级不连续标准体系的不足,可以用学生的答对率构成绝对 评估指标体系。显然,闭区间[0,1]中的每一点都是一个评估等级,因 而这个标准体系被称为等级连续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也可以直接采用 实得分构造,这只要把闭区间[0,1]换成闭区间[0,满分数]就可以 了。在等级连续标准体系中,任选一个值都可固定为合格标准级。例如, 选 0.6 为合格标准级,则不小于 0.6 的级构成的区间[0.6,1]均为合格 级,而小于 0.6 的级构成的区间[0,0.6)均为不合格级,这与二级标准 体系类似。等级连续标准体系虽然避免了等级不连续标准体系的缺点,但 也失去了易于分类和统计操作等优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结合绝对评估的具体目标选择标准体系和确 定合格标准。 2.绝对评估的数量方法 绝对评估可以划分为群体绝对评估和个体绝对评估两种实施形式。个 体绝对评估只要将学生的答对率或被评对象在各项指标上的实现程度求 和,然后与绝对评估指标体系所规定的合格指标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随 着考试理论研究的深入,对考题已提出了最低要求度的概念。从绝对评估 的角度来看,最低要求度就是合格指标。计算并确定最低要求度是绝对评 估数量化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于群体进行绝对评估,可以根据 群体的特征和目标,增添新的评估指标和等级目标,如群体的方差、平均 数、中位数等。对被评群体,只要将其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就可判明 该群体是否合格。 二、相对评估 相对评估是以个体的水平与同一群体的平均水平或常模相互比较,从 而确定其水平等级的评估方法。在教学评估中,比较某学生与班级内其他 学生成绩(水平)的高低,这实际上是以整体的水平作为“尺子”来衡量学 生的学习情况,因而相对评估也常被称为常模参照评估。 1.相对评估的排序方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