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T Z(x) a-C dt d2Z DTdt Zdx2 3.DC关系 实际情况中,扩散系数D与浓度C是相关的。因此,菲克第二定律中的D 不能从括号中提出,也就不能用普通的解析法求解。 下面给出从实验浓度C(x)出发,计算不同浓度下的扩散系数D(C)的 方法 初始条件 at [=0 C=C for x>0 C=C2 for x<0 引入参量: λdCld 得到 2t da idoc D 4.克根达耳效应及达背公式 ①克根达耳效应 1947年,克根达耳和斯密吉斯加斯用实验证明了互扩散过程中组元的扩散 系数不同及置换式扩散的空位机制。 实验如图3-8所示。在黄铜与其镀层铜中间包入钼丝,其中钼丝仅作为标9 t T Z x t C d d = ( )   2 2 2 2 ( ) x Z T t x C   =   2 2 2 d d d  = = − Z x d Z DT t T 3. D-C 关系 实际情况中,扩散系数 D 与浓度 C 是相关的。因此,菲克第二定律中的 D 不能从括号中提出,也就不能用普通的解析法求解。 下面给出从实验浓度 C(x)出发,计算不同浓度下的扩散系数 D(C)的 方法。 初始条件: for 0 at 0 for 0 2 1 =  = =  C C x t C C x ( ) x C D t x C     =   引入参量: t x  = 得到: ) d d ( d 1 d d d 2    C D t t C t - =   = − C C x C C x t D 1 d d d 2 1 4. 克根达耳效应及达肯公式 ① 克根达耳效应 1947 年,克根达耳和斯密吉斯加斯用实验证明了互扩散过程中组元的扩散 系数不同及置换式扩散的空位机制。 实验如图 3-8 所示。在黄铜与其镀层铜中间包入钼丝,其中钼丝仅作为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