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中医教育ECM 2008年11月,27(6) 加强本科学生中医学原创性理论知识教育的探讨 郭霞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关键词:原创性理论;古籍:中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2 目前认为中医界有名望的技术高超的中医师 方式和理解思考问题的规律,进行整理挖掘。在20 太少,这是大家常常谈论的一个问题,然而社会又 世纪70年代,把原内经课程“绪论”部分的中医入 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那么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大 门知识剥离出来开设了中医学基础(即三、四版教 学教有中如何应对这一社会需求,也是深受人们关 材)课程,成为中医本科学生入学的基础课程,这门 注的问题,也是与中医专业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 课程完全以白话文的形式编写,使学生易读易懂。 以后发展提高自身诊疗能力和水平所面临的问题。后在来20世纪80年代初又编写了《中医基础理 近年来,针对首都大学生就业中的突出问题的调 论》(即五版教材),这本教材在中医教学上起到了 研,更使人看到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 入门的重要作用。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中医基础 教学的实践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 理论水平,还开发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 施之一。那么我们作为中医专业教育的一线教员, 学4门经典课程。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认为,目前 在这个问题上如何去做呢?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有关的本科生及七年制乃至研究生在中医理论体系的 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法研究,经过研讨我们 相关知识和中医文化修养方面有待加强。究其原 认为中医专业的学生要尽快成为名中医,要重视中 因,首先是由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其前期基础教育 医学原创性理论知识的教育。 以理科为主(目前高中学习文、理分班,医学院以招 1通读原著和提高中医专业能力的培养相关 理科生为主),而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 中医学理论形成的渊源可追溯到上古,如果以 好多理论知识涉及到人类学、文学和哲学等人文社 《黄帝内经》成书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的 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其次,即使对大量的医学实践 标志,那么也应该在西汉的中后期。期间中医学人 知识,如病案的分析和认识,也蕴涵着阴阳五行、古 才辈出,有许多著名医家和众多医学流派,其所创 天文学、古代农学等知识,然而理科考生在这2方 建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不仅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医 面相对是个弱项。再次,中医学一些原创性理论知 疗实践,而且使中医学科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 识点往往散在于各个医家的医著或者临床病案分 善。这些医家和医学流派所创立的医学理论观点和 析等中医学文献资料中,这些资料的阅读和分析需 临床治疗经验成为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原创性知识。 要对古籍的理解能力。如《内经》所记载的中医学理 这些知识的积累和反复实践的验证形成了中医学 论知识,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本源。然而由于原 不断发展的基础。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疾病防 书年代久远,遗漏错误较多,而且还有很多同音假 治,在自然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些丰富的中 借,句读离合的字、句等问题,都为我们阅读和理解 医学术理论知识与古代的文学哲学思维方式互为 原文带来一定的因难。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交融,尤其是其表达方式多采用古汉语的形式,给 中“恶气不发”句中的“不”字,当是“大”字之误。这 今人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为此,从20世纪中医 其中的“不”字之错,为字形相似而造成的。《素问· 学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之后,逐步按照现代人的表述 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句中的“高 郭霞珍,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C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中医教育 ECM 2008 年 11 月,27(6) 郭霞珍,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认为中医界有名望的技术高超的中医师 太少,这是大家常常谈论的一个问题,然而社会又 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 那么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大 学教育中如何应对这一社会需求,也是深受人们关 注的问题,也是与中医专业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 以后发展提高自身诊疗能力和水平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 针对首都大学生就业中的突出问题的调 研,更使人看到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 教学的实践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 施之一。 那么我们作为中医专业教育的一线教员, 在这个问题上如何去做呢?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有关 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法研究,经过研讨我们 认为中医专业的学生要尽快成为名中医,要重视中 医学原创性理论知识的教育。 1 通读原著和提高中医专业能力的培养相关 中医学理论形成的渊源可追溯到上古,如果以 《黄帝内经》 成书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的 标志,那么也应该在西汉的中后期。 期间中医学人 才辈出,有许多著名医家和众多医学流派,其所创 建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不仅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医 疗实践, 而且使中医学科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 善。 这些医家和医学流派所创立的医学理论观点和 临床治疗经验成为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原创性知识。 这些知识的积累和反复实践的验证形成了中医学 不断发展的基础。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疾病防 治,在自然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些丰富的中 医学术理论知识与古代的文学哲学思维方式互为 交融, 尤其是其表达方式多采用古汉语的形式,给 今人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 为此,从 20 世纪中医 学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之后,逐步按照现代人的表述 方式和理解思考问题的规律,进行整理挖掘。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把原内经课程“绪论”部分的中医入 门知识剥离出来开设了中医学基础(即三、四版教 材)课程,成为中医本科学生入学的基础课程,这门 课程完全以白话文的形式编写, 使学生易读易懂。 后在来 20 世纪 80 年代初又编写了 《中医基础理 论》(即五版教材), 这本教材在中医教学上起到了 入门的重要作用。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中医基础 理论水平,还开发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 学 4 门经典课程。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认为,目前 的本科生及七年制乃至研究生在中医理论体系的 相关知识和中医文化修养方面有待加强。 究其原 因,首先是由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其前期基础教育 以理科为主(目前高中学习文、理分班,医学院以招 理科生为主),而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 好多理论知识涉及到人类学、文学和哲学等人文社 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其次,即使对大量的医学实践 知识,如病案的分析和认识,也蕴涵着阴阳五行、古 天文学、古代农学等知识,然而理科考生在这 2 方 面相对是个弱项。 再次,中医学一些原创性理论知 识点往往散在于各个医家的医著或者临床病案分 析等中医学文献资料中,这些资料的阅读和分析需 要对古籍的理解能力。 如《内经》所记载的中医学理 论知识,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本源。 然而由于原 书年代久远,遗漏错误较多,而且还有很多同音假 借,句读离合的字、句等问题,都为我们阅读和理解 原文带来一定的困难。 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恶气不发”句中的“不”字,当是“大”字之误。 这 其中的“不”字之错,为字形相似而造成的。 《素问· 生 气 通 天 论》中“高 梁 之 变,足 生 大 丁”句 中 的“高 加强本科学生中医学原创性理论知识教育的探讨 郭霞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 100029) 关键词:原创性理论;古籍;中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2 ·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