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意识障碍的判断方法、分级。 3.发生意识障碍的常见疾病与症状特点。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重点: 1.症状的概念。 2.引起各症状的常见病因、症状发生机理及临床表现。 3.各症状的临床意义及相近症状的鉴别。 教学万式: 1.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8一12个症状重点讲授,教材中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供学生自学与 考。 2.结合临床实习及典型病例示教,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 教学手段: 1.结合症状学教学课件以及临床教学病历进行教学。 2.自制部分教学图片和投影教学片用于症状学课堂教学。 基本检查方法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视、触、叩、听检体方法,熟练、全面、系统的完成全身体格检查,不遗漏病理体 征。 教学要求: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 2.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方法的应用指征。 教学内容: 1.视诊的内容,视诊检查的临床意义 2.触诊方法的分类,各种触诊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指征,触诊的注意事项。 3.叩诊方法的分类,叩诊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叩诊音的分类及各种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4.听诊方法的分类,听诊的临床用途。听诊器的结构组成使用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重点: 1.视、触、叩、听检查手法。 2.触诊检查方法的分类与用途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示教。 教学手段: 1.理论讲授强调重点内容及临床用途。 2.强调检查手法的规范化和实际应用的训练。 一般状态检查 教学目的:正确的掌握一般状态检查的检查方法,对于出现的异常状态,能够合理、准确的做出临床判圈 或结论, 教学要求: 正确解释该节内容中出现的名词。熟练掌握一般检查的检查内容,掌握一般检查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性别、年龄的判断方法,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2.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1 管检查)的检查方法,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 2.意识障碍的判断方法、分级。 3.发生意识障碍的常见疾病与症状特点。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重点: 1.症状的概念。 2.引起各症状的常见病因、症状发生机理及临床表现。 3.各症状的临床意义及相近症状的鉴别。 教学方式: 1.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8—12个症状重点讲授,教材中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供学生自学与参 考。 2.结合临床实习及典型病例示教,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 教学手段: 1.结合症状学教学课件以及临床教学病历进行教学。 2.自制部分教学图片和投影教学片用于症状学课堂教学。 基本检查方法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视、触、叩、听检体方法,熟练、全面、系统的完成全身体格检查,不遗漏病理体 征。 教学要求: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 2.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方法的应用指征。 教学内容: 1.视诊的内容,视诊检查的临床意义。 2.触诊方法的分类,各种触诊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指征,触诊的注意事项。 3.叩诊方法的分类,叩诊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叩诊音的分类及各种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4.听诊方法的分类,听诊的临床用途。听诊器的结构组成使用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重点: 1.视、触、叩、听检查手法。 2.触诊检查方法的分类与用途。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示教。 教学手段: 1.理论讲授强调重点内容及临床用途。 2.强调检查手法的规范化和实际应用的训练。 一 般 状 态 检 查 教学目的:正确的掌握一般状态检查的检查方法,对于出现的异常状态,能够合理、准确的做出临床判断 或结论。 教学要求: 正确解释该节内容中出现的名词。熟练掌握一般检查的检查内容,掌握一般检查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性别、年龄的判断方法,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2.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 管检查)的检查方法,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