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和预习情况 1.检查8-10节课文的背诵。 2.检査诵读(11-13节)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3.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1-13节)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4.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5.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 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学习《孟子·告子上》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节课文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暴(υ,通“曝”,晒)奕(通“弈”,围棋)诲(教导)俱(一起) 与(通“欤”,句末语气助词,吗)奕之为数(围棋作为一种技艺。之,结构助 词,没有意义)惟奕秋之为听(“惟听奕秋”的倒置,意思是只听奕秋的教诲。 惟,只、只有。之,结构助词。)为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为,动词,造成。是, 这样(的结果) 4.师生共同交流本节课文所说的道理。 可以参照以下问题:“一暴十寒”和“奕秋诲人”的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这 种的情况你经历过吗? 5.小结 以这二种情况联系我们的生活,我们并不陌生,有的同学可能还有类似的经历 设想我们得到同学如果在学习上是一暴十寒,其结果是可想而知。同样的道理, 认真听老师的讲课,与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这二种情况,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6.背诵这一节课文。 (三)学习《孟子·尽心上》和《孟子·尽心下》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二节课文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辟若(譬如。辟,通“譬”)而已(助词,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介 词词组“于天下”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无敌”的前面,即:仁道的人在天 下没有敌手) 4.师生共同交流这二节课文所说的道理。 或可以参照以下问题:孟子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道理? 你有过这一类的经历吗 5.小结 不能迷信,不要拘泥于包括《尚书》一类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经验,而 社会在前进,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事物,我们既要注意学习、借鉴前人的智慧, 但也要根据社会生活做出我们的理解和判断 6.背诵这二节课文。 (四)关于“阅读练习·探究” 第一、三、四题已经在课文的学习中解决了,最后一个环节讨论第二题即可(参 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4.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和预习情况 1.检查 8—10 节课文的背诵。 2.检查诵读(11—13 节)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3.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11—13 节)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4.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5.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 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学习《孟子·告子上》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节课文。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暴(pù,通“曝”,晒)奕(通“弈”,围棋)诲(教导)俱(一起) 与(通“欤”,句末语气助词,吗)奕之为数(围棋作为一种技艺。之,结构助 词,没有意义)惟奕秋之为听( “惟听奕秋”的倒置,意思是只听奕秋的教诲。 惟,只、只有。之,结构助词。)为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为,动词,造成。是, 这样(的结果) 4.师生共同交流本节课文所说的道理。 可以参照以下问题:“一暴十寒”和“奕秋诲人”的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这二 种的情况你经历过吗? 5.小结 以这二种情况联系我们的生活,我们并不陌生,有的同学可能还有类似的经历。 设想我们得到同学如果在学习上是一暴十寒,其结果是可想而知。同样的道理, 认真听老师的讲课,与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这二种情况,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6.背诵这一节课文。 (三)学习《孟子·尽心上》和《孟子·尽心下》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二节课文。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辟若(譬如。辟,通“譬”)而已(助词,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介 词词组“于天下”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无敌”的前面,即:仁道的人在天 下没有敌手) 4.师生共同交流这二节课文所说的道理。 或可以参照以下问题:孟子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道理? 你有过这一类的经历吗? 5.小结 不能迷信,不要拘泥于包括《尚书》一类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经验,而 社会在前进,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事物,我们既要注意学习、借鉴前人的智慧, 但也要根据社会生活做出我们的理解和判断。 6.背诵这二节课文。 (四)关于“阅读练习·探究” 第一、三、四题已经在课文的学习中解决了,最后一个环节讨论第二题即可(参 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