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文学研究(第1卷·1) 二、对个体作家作品的接受与反应 鲁迅在留学生中知名度最高,作为“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文 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①,《阿Q正传》是教学中留学生借以理解鲁迅的主要作 品。鲁迅自己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并 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②。因 此中国人对于阿Q形象的理解,也循了鲁迅的思路,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认为阿Q的病态性 格是中国人品性的缩影精神胜利法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念性概括,阿Q形象的塑造是鲁迅 以极大的现实主义的勇气进行的民族自我批判。在课堂上,学生也接触到了以上观点。这 些“中国人的想法”没有内化成为留学生对文本的“前理解”。留学生固然已经了解到鲁迅的 写作意图中包含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也知晓《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建立在辛亥革命、 中国现代转型等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中的,但作为当代读者,在主体需要和阅读策略上他们 更倾向于把作品看作“一种当代的存在”来进行审美,而不是穿透时间的迷雾去捕捉历史 细节。当然,从客观角度而言,他们在知识储备上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障碍,—对中国近 现代历史的认识十分有限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更是缺乏足够的想象与理解 法进入具体的社会情境对文本做精细的分析。以上因素交织而成的期待视野使得他们超 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对中国民族特性的探讨,从更为广阔的人类(性)普遍性的视野来看待 “说不尽的阿Q”。有韩国同学这样说:“阿Q像是集人的缺点于一身,不单是中国人的,而 是人类的。”尽管留学生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鸵鸟心态”认为阿Q表现了“人本身的 卑劣,这是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的“对强者弱,对弱者强的现象”,但他们却没有对中国国民性 做过多的批判而普遍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得不如此的选择”因为“人是很弱的存在”, 在绝望的情况下,“把自己精神起来保护的一个办法就是精神胜利方法。但是这样精神胜利 方法一般说是不应该做的,可是个人自己不依靠这精神胜利方法很难。”正是从这一视野出 发,他们对阿Q有着更多的同情和体谅在他们眼里,阿Q复杂多面的性格变得简单起来, 阿Q形象也变得可笑、可怜,可爱、可亲,留学生们赋予了阿Q来自海外文化视角的新意义 留学生毕竟是透过各自不同的文化看待《阿Q正传》的,尽管在理解阿Q形象时他们采 用了普遍性的视角,但文化的差异也会使他们在阅读时更偏重感知文本中对中国社会情境 的描述与表达。这种对社会情境描写的偏好,一社会认知目的大于审美目的,本身也出自 对比、理解和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需要。他们对文学性社会描摹的抽象理解或补充、或扩 大、或明晰了原先的认知,使他们在原有文化背景和知识积累与文学性写实的撞击中逐渐厘 清自己对中国某方面问题的看法。一位美国学生说:“可能是因为我是个西方人的缘故,《阿 Q正传》让我觉得有点糊涂。我不能确定作家想对社会发表什么样的看法,但我们不应对 他人的困难或痛苦视而不见。虽然阿Q的动机很多的时候也出于自身利益,但是他一生都 ①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杜2007年版,第37页 ②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③[美]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1 8 6 文学研究 ( 第 1 卷 ? 1 ) 二、 对个休作家作品的接受与反应 鲁迅在 留 学生 中 知名 度最高 , 作为 “ 最早介绍 到世界 去 的 中 国 现 代小说 ” , “ 中 国 现代文 学 自 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的伟大代表 ” ? , 《 阿 Q 正传》 是教学中 留 学生借 以 理解鲁迅 的 主要作 品 。 鲁迅 自 己 说 , 他之所 以 要写 《 阿 Q 正传 》 , 是因 为要“ 画出 这样沉默 的 国 民 的 灵魂 来” , 并 且说 “ 我还怕我所看见的 ( 阿 Q) 并非现代 的 前身 , 而是其后 , 或者竟是二三十 年之后 ” ② 。 因 此中 国 人对于阿 Q 形象的 理解 , 也循 了鲁 迅 的思 路 , 比 较主 流的 观点 是认 为 阿 Q 的 病态性 格是 中 国人品 性的 缩影 , 精神胜利 法 对 中 国 国 民 性的 观念性概括 , 阿 Q 形 象的 塑造 是鲁迅 以极大的 现实主义的 勇 气进 行的 民族 自 我批 判 。 在课 堂上 , 学生 也接触到 了 以 上 观点 。 这 些“ 中 国 人的 想法 ” 没有 内化成为 留学生 对文本的 “ 前理解” 。 留学生 固 然 巳 经了 解到鲁 迅的 写作意图 中 包含对 中 国 国 民 性的 批判 , 也知 晓《 阿 Q 正 传 》 的 写 作背 景是建立在辛亥革 命 、 中 国 现代转型 等极其 复杂的社会历史 中 的 , 但作为 当 代读者, 在主体需要 和阅 读策 略上 他们 更倾 向 于把作品 看作 “一 种 当 代 的 存在 ” ?来进行审美 , 而 不是 穿 透时间 的 迷雾去捕捉 历史 细节 。 当 然 , 从客观角 度 而言 , 他 们在知识储 备上 也存在 一 定 的 跨文化障 碍, — 对 中 国 近 现代历史 的 认识十分有 限 , 对 当 时 中 国 的社会文 化、 风土 人情更是缺乏 足够 的想象与 理解 , 无法进人具体的 社会情境 对文本做精细 的 分析 。 以 上因 素 交织而成的期 待视野使得他们 超 越 了 时代 、 也超越 了对 中 国 民 族特性 的 探讨 , 从更 为广 阔 的 人类 ( 性) 普遍 性 的 视野来看待 “ 说不尽的 阿 Q ” 。 有 韩 国 同 学这样说 : “ 阿 Q 像是集人的 缺点 于一 身 , 不单是 中 国人 的 , 而 是人类 的 。 ” 尽管留 学生认为 阿 Q 的 精神胜利法是 “ 鸵鸟 心态 ” , 认为 阿 Q 表现 了 “ 人本身 的 卑劣 , 这是现代社会同 样存在的 ‘ 对强者弱 , 对弱者强 ’ 的 现象 ” , 但他们却 没有对中 国 国 民 性 做过多 的批判 , 而普遍认为这是可 以 理解 的 、 不得不如此的 “ 选择 ” , 因 为 “ 人是很弱 的 存在 ” , 在绝望 的情况下 , “ 把 自 己 精神起来保护 的 一 个办法 就是精神 胜利方法 。 但是这样精 神胜利 方法一 般说是不应该做的 , 可是个人 自 己 不依靠这 精神 胜利方法很难 。 ” 正是从这一 视野出 发 , 他们对阿 Q 有着 更多 的 同 情和体谅 , 在他们 眼里 , 阿 Q 复杂 多 面 的 性格 变得简 单起来 , 阿 Q 形象也变得可笑 、 可怜 , 可爱 、 可 亲 , 留 学生们 赋予 了 阿 Q 来 自 海外文化视角 的 新意义 。 留 学生 毕竟是透过各 自 不同 的 文化看待 《 阿 Q 正传》 的 , 尽管在 理解 阿 Q 形象时他们采 用 了 普遍性 的视角 , 但文化的差异也会使他们在 阅 读 时 更偏 重感知 文本中 对 中 国 社会情境 的 描述与表达 。 这种对社会情境描写的偏 好 , — 社会认知 目 的大于审美 目 的 , 本身也 出 自 对比 、 理解和适应中 国 社会与 文化的 需要 。 他们对文学性社会描 摹的 抽象理解或补充 、 或扩 大、 或明 晰 了 原先的 认知 , 使他们 在原有文化背景 和知 识积累 与文学性写实 的撞击 中逐渐厘 清 自 己 对中 国 某方面 问 题的看法 。 一 位美 国学生说 : “ 可能是因 为 我是个西方人的 缘故 , 《 阿 Q 正传 》让我 觉得有 点 糊 涂。 我 不 能 确 定 作家想 对社会发表 什么 样 的 看法 , 但我 们 不应对 他人的 困 难或痛 苦视而 不见。 虽 然 阿 Q 的 动机很多的 时候也出 于 自 身 利益 , 但是他 一 生都 ① 钱理 群等 : 《 中 国 现代文 学三 十 年 》 , 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2 0 0 7 年 版 , 第 3 7 页 。 ② 鲁 迅: 《 俄 文 译本〈 阿 Q 正 传 〉 序 》 , 《 鲁 迅全集 》( 第 7 卷 ) , 人 民文 学 出 版社 1 9 8 1 年 版 , 第 8 2 页 。 ③ [ 美] H. R? 姚斯 : 《 接 受 美 学与 接 受理 论 》 , 辽 宁人 民 出 版社 1 9 8 7 年 版 , 第 2 6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