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 185 个特殊群体,由于身处目的语环境中,他们对文学的接受与自身文化适应的需要有更为密切 的联系。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文学鉴赏能力与偏好等与中国学生迥然相异,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也具有其根本特色:这些身处中国的外国读者,如何在跨 文化阅读中透过自身的文化视野在作品的“管弦乐谱①中奏出新的意义?他们如何在文化 差异中构筑与中国文学和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的空间?作为身处中国文化境域中的他者, 他们又如何在文学体验中进行“视野融合”,在对文学作品的“解释”中重新确立自我的身份 与存在?对以上问题的解答,本身不仅可以勾勒出来华留学生文学接受活动的基本状况,同 时对现有中国现代文学接受研究和读者研究也有一定的补充和拓展意义。此外,作为文学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基本范畴对留学生文学接受活动的把握,也将有利于我们在“文化走出 去”战略的实施中克服主观盲目,有针对性地、有策略地进行文学传播 、研究方法 设计恰当的研究方法以客观搜集记录和分析学生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际状况是本 研究展开的难点与关键所在。要透视读者内隐的认知机制和心理活动十分困难,但观察其 外显的行为表征以获得相关研究材料却相对容易,因此,一个了解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接 受情况的重要途径就是实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它的理解与反应。笔者所在上海某 高校有一门课程叫“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部分)”,这门课以作家为专题,以文学史发展为 主线,系统地向留学生介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笔者对修读这门课程的两届留学生本科生进 行了为时2年的跟踪与调查。这两届学生总人数为193人,其中92%来自日本和韩国,8% 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西班牙、印尼等年龄主要在20到30岁之间。学生中只有 23%过去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一点了解如少数日韩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学习过鲁迅的作品, 77%的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一无所知,他们通过这门课程才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现代文学作 家作品。他们绝大部分通过HSK6级,可以在字典的辅助下直接阅读中文原著。 为达到实时了解学生对作家作品理解状况的目的,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及时写下他们 对课堂上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两年后,笔者收集到了近千份关于鲁迅、郁达 夫徐志摩、曹禺、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等作家作品的读后感。这些课程作业为分析留学 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外,在课程全部结束后,笔者还通过问卷调 查的方式笔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接受情况。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 生学习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期待,学习后的主要收获,及今后他们将如何重新设定中国现代 文学的学习目标等,意在厘清学生在进入课程学习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想象和学习后的认 识与变化,及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影响与效果。问卷共发放了100份,实际回收的有 效问卷为96份。 以上资料和调查,是笔者展开分析的起点和依据。 ①[美]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来华 留 学生对 中 国 现代文学 的接受 1 8 5 个特殊群 体 , 由 于身处 目 的语环境 中 , 他们 对文学的 接受与 自 身 文化适应 的需要有更为 密切 的联系 。 由 于文化背景 、 知识结构 、 生活 阅 历 、 文学鉴赏 能力 与偏好等与 中 国 学生迥然相 异 , 来华留 学生对 中 国 现代文 学的接受也具有其根本特色 : 这些身处 中 国 的 外 国 读者, 如何在跨 文 化阅读中 透过 自 身 的 文 化视野在作品 的 “ 管弦乐 谱” ? 中 奏 出 新的意义 ? 他们 如 何在文化 差异中 构筑与 中 国 文学和 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 的 空 间 ? 作为 身 处 中 国 文化 境域 中 的他者 , 他们又如何在文学体验中 进行 “ 视野融合 ” , 在对文 学作 品 的 “ 解释” 中 重新确 立 自 我 的 身份 与存在 ? 对以 上问 题的 解答 , 本身 不仅可 以 勾 勒出 来华留 学生文学接受 活动 的 基本状况 , 同 时对现有 中 国 现代文学接受研究 和读者研究也有 一 定的补充 和拓展意义。 此外 , 作 为文学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基本范 畴 , 对 留 学生 文学接受活 动 的 把握 , 也将有利 于我们在 “ 文化走 出 去 ” 战 略 的实施 中 克服主观盲 目 , 有针对性地 、 有策略 地进行文学传播 。 一 、 研 设计恰 当 的 研究方法以 客观搜集 、 记录和 分析学生接受 中 国 现代文 学的 实 际状况是本 研究展开的 难点与 关键所在。 要 透视读者 内 隐 的 认知 机制 和 心 理活 动 十分 困 难 , 但观察其 外显 的行为表征 以 获得相关研究材料却相 对容 易 , 因 此 , 一 个 了解 留 学生 对中 国 现代文学接 受情况 的重要 途径 , 就是实 时 了 解学生在学 习 过程 中 对它 的 理 解与反应 。 笔 者所在上 海某 高校 有 一 门 课程 叫 “ 2 0 世纪中 国 文学 ( 现代部分 ) ” , 这 门 课 以 作家为 专题 , 以 文学史 发展为 主线 , 系 统地向 留学生介绍 中 国 现代著名 作家 , 笔者对修读这 门课程的两届 留 学生本科生进 行了 为 时 2 年的跟踪与调査 。 这两届 学生 总人数为 1 9 3 人 , 其 中 9 2 % 来 自 日 本和 韩 国 , 8 % 来 自 美 国 、 加拿 大、 巴 西 、 俄罗 斯 、 西班牙、 印 尼 等 , 年龄主要在 2 0 到 3 0 岁 之间 。 学生 中 只有 2 3 % 过去对 中 国 现代文学有 一 点 了 解 , 如少数 日 韩学生在高 中 时期 已 经学习 过鲁迅 的作品 , 7 7 % 的 学生对中 国 现代文学 一 无所知 , 他们 通过这门 课程才第 一 次接触到 中 国 现代文学作 家作品 。 他们绝大部分通过 HSK 6 级 , 可 以 在字典的 辅助 下直接阅 读 中 文原著。 为达到实 时 了 解学生对作家作 品 理解状况 的 目 的 , 笔者要求学生在课 后及时写下他们 对课堂上所讲授 的 作家作 品 的 理解和评价 。 两 年后 , 笔者 收集到 了 近千份 关于 鲁迅 、 郁达 夫、 徐 志摩 、 曹 禺 、 沈从文、 张爱玲 、 赵树理等作家作 品 的 读后感 。 这些课程作业为分析 留 学 生对 中 国现代文学的 接受提供 了第 一 手资 料 。 此外 , 在课程全部结束后 , 笔者还通过 问 卷调 査的 方式笔进一 步 了 解他们 对 中 国 现代文学的整 体接受情况 。 问 卷调查 的主要 内 容包括学 生学习 前对 中 国 现代文学的 期 待 , 学习 后的 主 要收获 , 及今后他们 将如何重新设定中 国 现代 文学的 学习 目 标等 , 意 在厘清学生在进人课程学习 前对中 国 现代文学 的 想象和 学习 后 的认 识与 变化, 及中 国现代文学作品 对学生 的影响 与效果 。 问 卷共发放了 1 0 0 份 , 实际 回收 的有 效问 卷为 9 6 份 。 以 上资料和调 査 , 是笔者展开分析 的起点 和依据 。 ① [ 美] H. R 姚斯 : 《 接 受 美 学 与 接 受理 论》 , 辽宁 人 民 出 版社 1 9 8 7 年版 , 第 2 6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