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留学生)》研究论文_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_以上海某高校本科生为例_杨蓉蓉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912.7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 以上海某高校本科生为例 杨蓉蓉 内容提要:本文意在考察来华留学生(外国普通读者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对 来华留学生长达2年的研究发现:留学生在看待作品时多釆用更为普遍的人类(性)视野,更 关注作品中的社会描述,文化价值观影响期待视野,文化的差异导致理解的多义。留学生所 建构的不是以时间为经、作家为纬的坐标式文学史概念,而是由不同人物与不同风格所构成 的群体景观。他们以人类在人性和情感上的共通性为桥梁打通并拓展与中国现代文学进行 对话的空间。对外国读者阅读与接受的研究将有助于更为有效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接受 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的①。读者是衡量作品价值的主 体,也是作品价值动态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的永恒变量,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层次 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作品,获得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使作品“进入一种连续 变化的经验视野”②,也使意义生产的历史过程绵延不结。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读者才是 文学作品的真正完成者”,对不同读者的接受情况的考察,实际上是透过不同主体的文化 视野来看待作品的意义,这既是对作品意义的丰富与延展,也是时间序列(如文学史)中衡量 作品历史地位与价值的关键所在。 文学理论研究进程中对作家、作品与读者三维关系的警醒和对读者主体地位的大幅提 升,并不意味着研究实践中读者—作品意义的仲裁人,也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对等的关 注,更不意味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群都得以发现并研究,尽管理论已昭示此举 意义重大。以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研究为例,我们历来关心中国读者对现代作家作品的接 受,很少问及外国读者在阅读和反应时的多样性与多义性。来华留学生是外国读者中的 作者简介:杨蓉蓉,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交流学研究。 ①檨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理解中动态地生成的,作品的效果和价值通过读者来显现,如姚斯言: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学美学大师英伽登认为,作品所描绘的客观 世界只是一个图式性框架,里面有很多空白与模糊、不确定的地方。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本质上就是借助经验和想象对 作品中的空白和模糊点的充实,对潜在要素的发现、发展和实现 ②[美]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③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46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来华留 学生对中 国现代文学的接受 — 以 上海 某高校 本科生为 例 杨 蓉 蓉 * 内容提要 : 本 文 意 在考 察 来华 留 学 生 ( 外 国 普 通读 者 群 ) 对 于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的 接 受 。 对 来华 留 学 生 长达 2 年 的 研 究 发现 : 留 学 生 在 看待 作 品 时 多 釆 用 更 为 普 遍 的 人 类 ( 性 ) 视 野 , 更 关 注 作 品 中 的 社 会描 述 , 文 化 价值观 影 响 期 待视 野 , 文化 的 差 异 导 致理 解的 多 义 。 留 学 生 所 建构 的不 是 以 时 间 为 经 、 作 家 为 纬 的 坐标 式 文 学 史 概 念, 而 是 由 不 同 人 物 与 不 同 风格所构 成 的 群体景 观 。 他 们 以 人类 在人 性 和 情 感 上 的 共 通性 为 桥 梁 打 通并 拓展 与 中 国 现代 文 学 进行 对话 的 空 间 。 对 外 国 读 者 阅 读 与 接 受 的 研 究 将 有助 于更 为 有 效地 实 施 “ 文 化走 出 去 ” 战 略 。 关键词 . ? 来华 留 学 生 , ? 中 国 现代 文 学 ; 接 受 作品 的意义 , 是在读者的接受和解 释活动 中 表达 出 来的 读者是衡量作品 价值 的主 体 , 也是作品价值动态形成的 历史过程中 的永恒变量 , 不同 时代 、 不同 国家 和 民族 、 不 同层次 的读者从不同 的角度 、 侧面去接近作品 , 获得 自 己 的发现与发挥 , 从而使作 品 “ 进入一 种连续 变化 的经验视野” ? , 也使意义生产 的历史过程绵 延不结。 因 此 , “ 在一 定意义上 , 读者才是 文学作品 的真正完成者 ” 对不同 读者的 接受情况 的考察 , 实 际上是透过不 同 主体 的文化 视野来看待作品 的意义 , 这既是对作品 意义 的丰富 与延展 , 也是时 间序列 ( 如文学史 ) 中衡量 作品 历史地位与 价值 的关键所在。 文学理论研究进程中 对作家、 作品 与读者三维关系 的警醒和 对读者主体地位 的大幅提 升 , 并不意味着研究实践 中 读者 ^作 品 意义 的仲 裁人 , 也作为研究对象获得 了 对 等的关 注 , 更不意味着不 同文化背景 、 不同 层次 的读者群都得 以 发现并研究 , 尽 管理论已 昭示此举 意义重大 。 以 中 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研究为例 , 我们历来关 心 中 国 读者对现代作家作 品的接 受 , 很少 问及外国 读者在阅读和反应时的多 样性与多义性 。 来华 留 学生是外 国 读者 中 的一 * 作者简介 : 杨 蓉蓉 , 复旦大 学 文学 博士 、 副 教授 。 主要研究 方 向 为 中 国 现代文学 、 跨文 化交流学 研究 。 ① 接受 美 学认为 , 作品 的 意 义是在读者 的 理 解 中 动 态 地 生 成 的 , 作 品 的 效果 和价值 通过读 者 来 显 现, 如姚 斯言 : “ 一部 文 学 作品 的 历 史 生 命如果没有接受 者的 积极参与是 不 可 思 议的 . ,’ 现象 学 美 学 大 师 英伽 登认为 , 作 品 所描绘 的 客现 世界 只是 一 个困 式性框架 , 里 面 有很 多 空 白 与 模 糊、 不确 定的 地 方 。 读 者对作 品 的鉴 赏 , 本质上 就是借 助 经 验和 想 象 对 作 品 中 的 空 白 和模糊 点 的 充 实 , 对潜在要素 的发现、 发展和 实现 。 ② [ 美] H. R 姚斯 : 《 接受 美 学 与 接受 理论》 , 辽宁 人民 出 版社 1 9 8 7 年版 , 第 2 4 頁 。 ③ 朱立 元 : 《 接受 美 学导论》 , 安擞教育 出 版社 2 0 0 4 年 , 第 4 4 6 頁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 185 个特殊群体,由于身处目的语环境中,他们对文学的接受与自身文化适应的需要有更为密切 的联系。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文学鉴赏能力与偏好等与中国学生迥然相异,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也具有其根本特色:这些身处中国的外国读者,如何在跨 文化阅读中透过自身的文化视野在作品的“管弦乐谱①中奏出新的意义?他们如何在文化 差异中构筑与中国文学和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的空间?作为身处中国文化境域中的他者, 他们又如何在文学体验中进行“视野融合”,在对文学作品的“解释”中重新确立自我的身份 与存在?对以上问题的解答,本身不仅可以勾勒出来华留学生文学接受活动的基本状况,同 时对现有中国现代文学接受研究和读者研究也有一定的补充和拓展意义。此外,作为文学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基本范畴对留学生文学接受活动的把握,也将有利于我们在“文化走出 去”战略的实施中克服主观盲目,有针对性地、有策略地进行文学传播 、研究方法 设计恰当的研究方法以客观搜集记录和分析学生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际状况是本 研究展开的难点与关键所在。要透视读者内隐的认知机制和心理活动十分困难,但观察其 外显的行为表征以获得相关研究材料却相对容易,因此,一个了解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接 受情况的重要途径就是实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它的理解与反应。笔者所在上海某 高校有一门课程叫“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部分)”,这门课以作家为专题,以文学史发展为 主线,系统地向留学生介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笔者对修读这门课程的两届留学生本科生进 行了为时2年的跟踪与调查。这两届学生总人数为193人,其中92%来自日本和韩国,8% 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西班牙、印尼等年龄主要在20到30岁之间。学生中只有 23%过去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一点了解如少数日韩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学习过鲁迅的作品, 77%的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一无所知,他们通过这门课程才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现代文学作 家作品。他们绝大部分通过HSK6级,可以在字典的辅助下直接阅读中文原著。 为达到实时了解学生对作家作品理解状况的目的,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及时写下他们 对课堂上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两年后,笔者收集到了近千份关于鲁迅、郁达 夫徐志摩、曹禺、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等作家作品的读后感。这些课程作业为分析留学 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外,在课程全部结束后,笔者还通过问卷调 查的方式笔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接受情况。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 生学习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期待,学习后的主要收获,及今后他们将如何重新设定中国现代 文学的学习目标等,意在厘清学生在进入课程学习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想象和学习后的认 识与变化,及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影响与效果。问卷共发放了100份,实际回收的有 效问卷为96份。 以上资料和调查,是笔者展开分析的起点和依据。 ①[美]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来华 留 学生对 中 国 现代文学 的接受 1 8 5 个特殊群 体 , 由 于身处 目 的语环境 中 , 他们 对文学的 接受与 自 身 文化适应 的需要有更为 密切 的联系 。 由 于文化背景 、 知识结构 、 生活 阅 历 、 文学鉴赏 能力 与偏好等与 中 国 学生迥然相 异 , 来华留 学生对 中 国 现代文 学的接受也具有其根本特色 : 这些身处 中 国 的 外 国 读者, 如何在跨 文 化阅读中 透过 自 身 的 文 化视野在作品 的 “ 管弦乐 谱” ? 中 奏 出 新的意义 ? 他们 如 何在文化 差异中 构筑与 中 国 文学和 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 的 空 间 ? 作为 身 处 中 国 文化 境域 中 的他者 , 他们又如何在文学体验中 进行 “ 视野融合 ” , 在对文 学作 品 的 “ 解释” 中 重新确 立 自 我 的 身份 与存在 ? 对以 上问 题的 解答 , 本身 不仅可 以 勾 勒出 来华留 学生文学接受 活动 的 基本状况 , 同 时对现有 中 国 现代文学接受研究 和读者研究也有 一 定的补充 和拓展意义。 此外 , 作 为文学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基本范 畴 , 对 留 学生 文学接受活 动 的 把握 , 也将有利 于我们在 “ 文化走 出 去 ” 战 略 的实施 中 克服主观盲 目 , 有针对性地 、 有策略 地进行文学传播 。 一 、 研 设计恰 当 的 研究方法以 客观搜集 、 记录和 分析学生接受 中 国 现代文 学的 实 际状况是本 研究展开的 难点与 关键所在。 要 透视读者 内 隐 的 认知 机制 和 心 理活 动 十分 困 难 , 但观察其 外显 的行为表征 以 获得相关研究材料却相 对容 易 , 因 此 , 一 个 了解 留 学生 对中 国 现代文学接 受情况 的重要 途径 , 就是实 时 了 解学生在学 习 过程 中 对它 的 理 解与反应 。 笔 者所在上 海某 高校 有 一 门 课程 叫 “ 2 0 世纪中 国 文学 ( 现代部分 ) ” , 这 门 课 以 作家为 专题 , 以 文学史 发展为 主线 , 系 统地向 留学生介绍 中 国 现代著名 作家 , 笔者对修读这 门课程的两届 留 学生本科生进 行了 为 时 2 年的跟踪与调査 。 这两届 学生 总人数为 1 9 3 人 , 其 中 9 2 % 来 自 日 本和 韩 国 , 8 % 来 自 美 国 、 加拿 大、 巴 西 、 俄罗 斯 、 西班牙、 印 尼 等 , 年龄主要在 2 0 到 3 0 岁 之间 。 学生 中 只有 2 3 % 过去对 中 国 现代文学有 一 点 了 解 , 如少数 日 韩学生在高 中 时期 已 经学习 过鲁迅 的作品 , 7 7 % 的 学生对中 国 现代文学 一 无所知 , 他们 通过这门 课程才第 一 次接触到 中 国 现代文学作 家作品 。 他们绝大部分通过 HSK 6 级 , 可 以 在字典的 辅助 下直接阅 读 中 文原著。 为达到实 时 了 解学生对作家作 品 理解状况 的 目 的 , 笔者要求学生在课 后及时写下他们 对课堂上所讲授 的 作家作 品 的 理解和评价 。 两 年后 , 笔者 收集到 了 近千份 关于 鲁迅 、 郁达 夫、 徐 志摩 、 曹 禺 、 沈从文、 张爱玲 、 赵树理等作家作 品 的 读后感 。 这些课程作业为分析 留 学 生对 中 国现代文学的 接受提供 了第 一 手资 料 。 此外 , 在课程全部结束后 , 笔者还通过 问 卷调 査的 方式笔进一 步 了 解他们 对 中 国 现代文学的整 体接受情况 。 问 卷调查 的主要 内 容包括学 生学习 前对 中 国 现代文学的 期 待 , 学习 后的 主 要收获 , 及今后他们 将如何重新设定中 国 现代 文学的 学习 目 标等 , 意 在厘清学生在进人课程学习 前对中 国 现代文学 的 想象和 学习 后 的认 识与 变化, 及中 国现代文学作品 对学生 的影响 与效果 。 问 卷共发放了 1 0 0 份 , 实际 回收 的有 效问 卷为 9 6 份 。 以 上资料和调 査 , 是笔者展开分析 的起点 和依据 。 ① [ 美] H. R 姚斯 : 《 接 受 美 学 与 接 受理 论》 , 辽宁 人 民 出 版社 1 9 8 7 年版 , 第 2 6 页

文学研究(第1卷·1) 二、对个体作家作品的接受与反应 鲁迅在留学生中知名度最高,作为“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文 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①,《阿Q正传》是教学中留学生借以理解鲁迅的主要作 品。鲁迅自己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并 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②。因 此中国人对于阿Q形象的理解,也循了鲁迅的思路,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认为阿Q的病态性 格是中国人品性的缩影精神胜利法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念性概括,阿Q形象的塑造是鲁迅 以极大的现实主义的勇气进行的民族自我批判。在课堂上,学生也接触到了以上观点。这 些“中国人的想法”没有内化成为留学生对文本的“前理解”。留学生固然已经了解到鲁迅的 写作意图中包含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也知晓《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建立在辛亥革命、 中国现代转型等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中的,但作为当代读者,在主体需要和阅读策略上他们 更倾向于把作品看作“一种当代的存在”来进行审美,而不是穿透时间的迷雾去捕捉历史 细节。当然,从客观角度而言,他们在知识储备上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障碍,—对中国近 现代历史的认识十分有限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更是缺乏足够的想象与理解 法进入具体的社会情境对文本做精细的分析。以上因素交织而成的期待视野使得他们超 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对中国民族特性的探讨,从更为广阔的人类(性)普遍性的视野来看待 “说不尽的阿Q”。有韩国同学这样说:“阿Q像是集人的缺点于一身,不单是中国人的,而 是人类的。”尽管留学生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鸵鸟心态”认为阿Q表现了“人本身的 卑劣,这是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的“对强者弱,对弱者强的现象”,但他们却没有对中国国民性 做过多的批判而普遍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得不如此的选择”因为“人是很弱的存在”, 在绝望的情况下,“把自己精神起来保护的一个办法就是精神胜利方法。但是这样精神胜利 方法一般说是不应该做的,可是个人自己不依靠这精神胜利方法很难。”正是从这一视野出 发,他们对阿Q有着更多的同情和体谅在他们眼里,阿Q复杂多面的性格变得简单起来, 阿Q形象也变得可笑、可怜,可爱、可亲,留学生们赋予了阿Q来自海外文化视角的新意义 留学生毕竟是透过各自不同的文化看待《阿Q正传》的,尽管在理解阿Q形象时他们采 用了普遍性的视角,但文化的差异也会使他们在阅读时更偏重感知文本中对中国社会情境 的描述与表达。这种对社会情境描写的偏好,一社会认知目的大于审美目的,本身也出自 对比、理解和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需要。他们对文学性社会描摹的抽象理解或补充、或扩 大、或明晰了原先的认知,使他们在原有文化背景和知识积累与文学性写实的撞击中逐渐厘 清自己对中国某方面问题的看法。一位美国学生说:“可能是因为我是个西方人的缘故,《阿 Q正传》让我觉得有点糊涂。我不能确定作家想对社会发表什么样的看法,但我们不应对 他人的困难或痛苦视而不见。虽然阿Q的动机很多的时候也出于自身利益,但是他一生都 ①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杜2007年版,第37页 ②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③[美]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8 6 文学研究 ( 第 1 卷 ? 1 ) 二、 对个休作家作品的接受与反应 鲁迅在 留 学生 中 知名 度最高 , 作为 “ 最早介绍 到世界 去 的 中 国 现 代小说 ” , “ 中 国 现代文 学 自 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的伟大代表 ” ? , 《 阿 Q 正传》 是教学中 留 学生借 以 理解鲁迅 的 主要作 品 。 鲁迅 自 己 说 , 他之所 以 要写 《 阿 Q 正传 》 , 是因 为要“ 画出 这样沉默 的 国 民 的 灵魂 来” , 并 且说 “ 我还怕我所看见的 ( 阿 Q) 并非现代 的 前身 , 而是其后 , 或者竟是二三十 年之后 ” ② 。 因 此中 国 人对于阿 Q 形象的 理解 , 也循 了鲁 迅 的思 路 , 比 较主 流的 观点 是认 为 阿 Q 的 病态性 格是 中 国人品 性的 缩影 , 精神胜利 法 对 中 国 国 民 性的 观念性概括 , 阿 Q 形 象的 塑造 是鲁迅 以极大的 现实主义的 勇 气进 行的 民族 自 我批 判 。 在课 堂上 , 学生 也接触到 了 以 上 观点 。 这 些“ 中 国 人的 想法 ” 没有 内化成为 留学生 对文本的 “ 前理解” 。 留学生 固 然 巳 经了 解到鲁 迅的 写作意图 中 包含对 中 国 国 民 性的 批判 , 也知 晓《 阿 Q 正 传 》 的 写 作背 景是建立在辛亥革 命 、 中 国 现代转型 等极其 复杂的社会历史 中 的 , 但作为 当 代读者, 在主体需要 和阅 读策 略上 他们 更倾 向 于把作品 看作 “一 种 当 代 的 存在 ” ?来进行审美 , 而 不是 穿 透时间 的 迷雾去捕捉 历史 细节 。 当 然 , 从客观角 度 而言 , 他 们在知识储 备上 也存在 一 定 的 跨文化障 碍, — 对 中 国 近 现代历史 的 认识十分有 限 , 对 当 时 中 国 的社会文 化、 风土 人情更是缺乏 足够 的想象与 理解 , 无法进人具体的 社会情境 对文本做精细 的 分析 。 以 上因 素 交织而成的期 待视野使得他们 超 越 了 时代 、 也超越 了对 中 国 民 族特性 的 探讨 , 从更 为广 阔 的 人类 ( 性) 普遍 性 的 视野来看待 “ 说不尽的 阿 Q ” 。 有 韩 国 同 学这样说 : “ 阿 Q 像是集人的 缺点 于一 身 , 不单是 中 国人 的 , 而 是人类 的 。 ” 尽管留 学生认为 阿 Q 的 精神胜利法是 “ 鸵鸟 心态 ” , 认为 阿 Q 表现 了 “ 人本身 的 卑劣 , 这是现代社会同 样存在的 ‘ 对强者弱 , 对弱者强 ’ 的 现象 ” , 但他们却 没有对中 国 国 民 性 做过多 的批判 , 而普遍认为这是可 以 理解 的 、 不得不如此的 “ 选择 ” , 因 为 “ 人是很弱 的 存在 ” , 在绝望 的情况下 , “ 把 自 己 精神起来保护 的 一 个办法 就是精神 胜利方法 。 但是这样精 神胜利 方法一 般说是不应该做的 , 可是个人 自 己 不依靠这 精神 胜利方法很难 。 ” 正是从这一 视野出 发 , 他们对阿 Q 有着 更多 的 同 情和体谅 , 在他们 眼里 , 阿 Q 复杂 多 面 的 性格 变得简 单起来 , 阿 Q 形象也变得可笑 、 可怜 , 可爱 、 可 亲 , 留 学生们 赋予 了 阿 Q 来 自 海外文化视角 的 新意义 。 留 学生 毕竟是透过各 自 不同 的 文化看待 《 阿 Q 正传》 的 , 尽管在 理解 阿 Q 形象时他们采 用 了 普遍性 的视角 , 但文化的差异也会使他们在 阅 读 时 更偏 重感知 文本中 对 中 国 社会情境 的 描述与表达 。 这种对社会情境描写的偏 好 , — 社会认知 目 的大于审美 目 的 , 本身也 出 自 对比 、 理解和适应中 国 社会与 文化的 需要 。 他们对文学性社会描 摹的 抽象理解或补充 、 或扩 大、 或明 晰 了 原先的 认知 , 使他们 在原有文化背景 和知 识积累 与文学性写实 的撞击 中逐渐厘 清 自 己 对中 国 某方面 问 题的看法 。 一 位美 国学生说 : “ 可能是因 为 我是个西方人的 缘故 , 《 阿 Q 正传 》让我 觉得有 点 糊 涂。 我 不 能 确 定 作家想 对社会发表 什么 样 的 看法 , 但我 们 不应对 他人的 困 难或痛 苦视而 不见。 虽 然 阿 Q 的 动机很多的 时候也出 于 自 身 利益 , 但是他 一 生都 ① 钱理 群等 : 《 中 国 现代文 学三 十 年 》 , 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2 0 0 7 年 版 , 第 3 7 页 。 ② 鲁 迅: 《 俄 文 译本〈 阿 Q 正 传 〉 序 》 , 《 鲁 迅全集 》( 第 7 卷 ) , 人 民文 学 出 版社 1 9 8 1 年 版 , 第 8 2 页 。 ③ [ 美] H. R? 姚斯 : 《 接 受 美 学与 接 受理 论 》 , 辽 宁人 民 出 版社 1 9 8 7 年 版 , 第 2 6 页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 没有人支持他。鲁迅在呼吁人民积极地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其他一些留学生表示 无法理解阿Q死时中国人的袖手旁观。有一位韩国同学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对自己 的不负责任,“他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回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问题都推卸到别人身 上。”他举了中国足球的例子说明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是中国社会的痼疾,也阻碍了当代中 国的发展。还有留学生提出了更为尖锐的问题:“现在中国发达速度世界第一。可是我想问 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水平发达速度怎么样?”这些学生都注意到了文本中透露出的当时中国社 会中存在的问题:麻木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但他们并没有把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放在文本 所展现的小环境中,而是剥离、抽象出来,还原成了对中国社会的理解。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是它的核心。这套价值系统也是各国家民 族在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的评价系统,在阅读行为中,也成为期待视野的维度之 一和潜在的评价体系。在阅读《阿Q正传》时,这种文化中最深层的价值观所导致的理解差 异与价值判断便通过文字外显出来。一位美国学生说:“阿Q太重视面子,人应该通过现实 的价值解决问题,不要只是注重外表和面子。”对阿Q好“面子”的批评和对“现实价值”的标 举折射出了美国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有一位日本同学说,“如果未庄是古老中国的缩影,我 绝对不想住的,今天的中国多好啊。阿Q的言行很低俗,像无知的小孩一样想做什么就做 什么。‘言行知分寸这是小时候大人会教你的。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可能会受到排 斥,因为他不知道跟别人怎样打交道,甚至像阿Q一样会欺负弱者”。言行应知分寸的评价 更多地来自从日本文化中克己谦卑、注重他人感受的群体意识。一位同学拿阿Q与韩国小 说《美好的青年,全泰壹》做了比较,她认为全泰壹与阿Q最大的不同是,全泰壹为了改变社 会牺牲了自己,而阿Q却什么都没做。对“为改变社会而牺牲自己”的赞赏,也流露出自身 民族的特性与价值观 按照跨文化交流理论,以文本为媒介、通过阅读方式完成的跨文化交流中同样存在编码 和解码的线性过程,所不同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交流对象的编码和解码产生深刻的影 响,在解码过程中,交流者会自动启动对双方文化系统的对比分析,进而把感知到的异同进 行类化,并最终纳入自己的意识系统中,扩大或增加对彼此的认识,并确认自身在跨文化交 流中的身份。①正因为如此,很多同学把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和《阿Q正传》联 系在一起进行了比较。例如一位韩国同学在分析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虚妄后谈到:同样是 因为当时朝鲜王朝的虚伪,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才最终导致了韩日合并。把对鲁迅的接受建 立在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斗争的基础之上,实际也是对自身历史和身份的确认与肯定。 正如前面论及,在接受过程中,留学生更偏重借助文本加深对中国社会的理解,与此相 对应的便是,他们对写作技巧等与形式相关的因素不太重视。在作业中,只有很少的学生提 到了写作技巧的问题。一位日本同学说“在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最具有批判、讽刺元素的 作品莫过于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了。作者以一只猫的视角,尖锐地指责了拜金主义和明治 时代的社会风气。”但矛盾的是,有一位日本学生却认为:“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太严厉,这样 的作家在日本很难找到,可以说完全没有。夏目漱石的写得小说与鲁迅完全不同,可以让人 感受到舒畅。”由此可见,对同一位作家,不同的阅读经验对他们的文学接受产生了截然相反 ①·参阅WB古迪昆斯特等:《与陌生人交际:跨文化交流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2007年版。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来华 留学生对 中 国 现代文学 的接 受 1 8 7 没有人支持他 。 鲁迅在呼吁人民积极地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 还有其他 一 些 留 学生表示 无法理解阿 Q 死时中 国人的袖手旁观 。 有 一 位韩 国 同学认为 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对 自 己 的不负责任 , “ 他只是为 了掩盖 自 己 的缺点 , 回避 自 己 应当承担的责任 , 问题都推卸到别人身 上。 ” 他举 了 中 国 足球的 例子说明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是 中 国 社会的痼疾 , 也阻碍了 当 代 中 国 的发展 。 还有 留学生提出 了 更为尖锐的 问题 : “ 现在 中 国发达速度世界第 一 。 可是我想 问 中 国 人的伦理道德水平发达速度怎么样? ” 这些学生都注意到了 文本中 透露出 的当 时 中 国 社 会 中存在的 问题 : 麻木冷漠、 缺乏社会责任感 , 但他们并 没有把对社会 问题的理解放在文本 所展现的 小环境中 , 而是剥离 、 抽象 出 来 , 还原成了 对中 国 社会 的理解 。 每一 ?种文化都有其独 特的 一 套系 统 , 价值观是它的 核心 。 这套价值系统也是各 国 家 民 族在信仰 、 心态 、 行为 、 生活等诸方面的评价系 统 , 在 阅 读行为 中 , 也成为期 待视野 的维度之 一和潜在的评价体系 。 在阅读《 阿 Q 正传》 时 , 这种文化 中最深层的 价值观所导致的理解差 异与价值判断便通过文字外显出 来 。 一位美国 学生说 : “ 阿 Q 太重视 面子 , 人应该通过现实 的价值解决问 题 , 不要只是注重外表 和面子 。 ” 对阿 Q 好“ 面子 ” 的批评和对“ 现实价值 ” 的标 举折射出 了 美 国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 有一位 日 本 同 学说, “ 如果未庄是古老 中 国 的 缩影 , 我 绝对不想住的 , 今天的 中 国 多好 啊。 阿 Q 的 言行很低俗 , 像无知的 小孩一样想 做什么 就做 什么 。 ‘ 言行知分寸 ’ 这是小时候大人会教你的 。 孩子养成不好 的 习 惯 , 因 此可能会受到 排 斥 , 因 为 他不知道跟别人怎样打交道 , 甚至像 阿 Q — 样会欺负 弱者 ” 。 言行应知分寸 的评价 更多地来 自 从 日 本文化 中克 己谦卑 、 注重他人感受的群体意识 。 一 位同 学拿阿 Q 与 韩 国小 说《 美好的青年 , 全泰壹 》做了 比较, 她认为全泰壹与阿 Q 最大的不 同 是 , 全泰壹 为了 改变社 会牺牲了 自 己 , 而阿 Q 却什么都没做 。 对 “ 为 改变社会 而牺牲 自 己 ” 的赞赏 , 也 流露 出 自 身 民族的特性与 价值观。 按照跨文化交流理论, 以 文本为媒介、 通过阅读方式完成的跨文化交流 中 同 样存在编码 和解码的线性 过程 , 所不同的是 , 不同 的文化背景会对交流对象 的编码和解码产生深刻 的影 响 , 在解码过程 中 , 交流者会 自 动启 动对双方文化系统 的对 比分析 , 进而把感知 到的 异同 进 行类化 , 并最终纳入 自 己 的意识系统 中 , 扩大或增加对 彼此 的认识 , 并确认 自 身在跨文化交 流中 的身份 。 ? 正因 为如此 , 很多同 学把 自 己 国 家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作 品和《 阿 Q 正传 》联 系在一 起进行 了 比较 。 例如一位韩国 同学在分析了 阿 Q 精神胜利法的 虚妄后谈到 : 同 样是 因 为当 时朝鲜王朝的虚伪 , 不承认 自 己 的失败 , 才最终导致了 韩 日 合并。 把对鲁迅的接受建 立在殖民地人 民 的反抗与斗争的基础之上 , 实际也是对 自 身历史 和身份 的确 认与肯定 。 正如前面论及 , 在接受过程中 , 留 学生更偏重借助 文本加深对 中 国 社会 的理解 , 与此相 对应的便是 , 他们对写作技巧等与形式相关的 因 素不太重视 。 在作业 中 , 只 有很少的学生提 到 了 写作技巧 的问题 。 一位 日 本同学说: “ 在 日 本近代文学作 品 中 , 最具有批判 、 讽刺元素的 作品莫过于夏 目 揪石 的《 我是猫 》 了 。 作者以 一 只猫 的视 角 , 尖锐地指责 了 拜金主义和明 治 时代的社会风气 。 ”但矛盾 的是 , 有一 位 日 本学生却认为 : “ 鲁迅对 国 民 性 的批判太严厉 , 这样 的作家在 日 本很难找到 , 可以 说完全没有 。 夏 目 漱石的 写得小说与鲁迅完全不同 , 可以 让人 感受到舒畅 。 ” 由 此可见 , 对同一 位作家 , 不同 的阅 读经验对他们的 文学接受产生 了截然相反 ① 参阅 W. B? 古迪 昆斯特等 : 《 与 陌 生人交 除 : 跨文化 交流方 法 》 , 上海 外语教 育 出 版社 2 0 0 7 年版

文学研究(第1卷·1) 的影响。在调查中被问及:“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时,84%的学生 选择了“作家的生平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作品里的人物故事”、“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性 和人性”,只有16%的学生选择了作品的写作技巧。这不仅与他们感知的侧重点不同有关, 可能也与他们有限的阅读能力有关 哲学解释学认为,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身存在的确认间存在天然的联系。留学生对 《阿Q正传》的解读也正是对自身存在的解释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读完《阿Q正传》后也返回 自身获得启示。留学生们仿佛看到了自已心里的阿Q。一位日本女生说:“虽知鲁迅先生是 为反对当时的封建思想而写的但我读完后的感觉是,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内心也存在着近似 的阿Q精神胜利法。……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在科技方面发展更需要在思想、心理方面 发展,以免让鲁迅先生失望。”还有留学生提到“要改变自己的情况和思维方式,正视自己的 弱点”,“要具有和别人相处的智慧”。从另一方面说,《阿Q正传》撼动了留学生们的心灵, 影响和改变了留学生的视野,这本身也是作品“效果”的直接体现。 、对现代文学史的认知与接受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留学生系统学习了鲁迅、郁达夫徐志摩、郭沫若、巴金、老舍沈从 文、张爱玲赵树理等十多位现代作家的作品。他们在阅读和接受中国现代个体作家作品的 同时,也接受了这段文学史。 在接受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认识,但在文学史观念的建构上, 他们也显现出与中国学生十分不同的特色。作为文学史课程,笔者的课堂讲述基本以历史 时间为线索,但课程结束后的调查和测试表明留学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与历史时间相对应 的整体的文学史观念。对留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普通中国人所具有的历史感也缺乏对标志 时间的具体历史事件的体认(不能充分理解历史背景而仅机械记忆历史时间是比较困难 的),因此,尽管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到使用的教材)详细描述和强调了时间脉络下的中国 现代文学发展趋势,但从外国留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相对于符号性的时间系统的建构,他 们内化于自身知识结构中的文学史图景更倾向于那些写作风格相异的作家,以及那些作品 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一位巴西同学说:“我们这学期学到了中国的每一段的文学时期和 不同类型的作者写法。每个带来了不同的风格和方式,每个都有独特的观点,而我相信每个 读者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正如姚斯所言:“艺术的接受也不再仅仅是对美的天真的欣赏, 而是需要形式的差异性和对运用差异性的认识。因此,艺术中的感觉过程就是目的,艺术以 形式的可感性作为特点以发现差异性的运用作为理论原则…”0一个个充满差异性 的作品人物和作家构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文学史图景,换句话说,留学生所建构的不是如大多 数文学史写作的体例所显示的以时间为经作家为纬的坐标式文学史概念,而是由不同人 物与不同风格所构成的群体景观。不论是虚拟的作品人物也好,还是作家主体也好,这些群 体形象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不断冲击着留学生们的情感,丰富着他们的心 灵,触动着他们的灵魂。这种群体集合式的文学史概念的建立实际上也暗合了学生阅读的 ①[美]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1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8 8 文学研究 ( 第 1 卷 . 1 ) 的影 响 。 在调 査 中 被问 及 : “ 在学习 文学 的 过程中 , 你对哪些 内 容最 感兴趣” 时, 8 4 % 的 学生 选择 了 “ 作家的 生平和他生 活 的社会环境 ” 、 “ 作 品 里 的 人物故事 ” 、 “ 作 品 所 体现 出 的 思想性 和人性” , 只有 1 6 % 的学生 选择 了 作品 的 写作技巧 。 这不仅与他们感知 的 侧 重点 不 同 有关 , 可能也与 他们 有限 的 阅读能 力有关 。 哲学解释学认 为 , 对文 本的 “ 理解 ” 和对 自 身存 在的 确认 间 存在天然 的 联系 。 留 学生对 《 阿 Q 正 传 》 的解读也正是对 自 身 存在 的解 释 , 他们 中 的 很多 人在 读完《 阿 Q 正传》 后也返 回 自 身 获得启 示 。 留 学生们 仿佛看到 了 自 己心里的 阿 Q。 一 位 日 本女生说 : “ 虽知 鲁迅先生是 为反^ ? 当 时的 封建思 想而写的 , 但我 读完后 的感 觉是 , 我 不得不 承认我 的 内 心也存在着近似 的阿 Q 精神 胜利法 。 … … 我们 的 社会不仅需要在科技方面 发展 , 更需要 在思想 、 心 理方面 发展 , 以 免让鲁迅先生 失 望 。 ” 还有 留 学生提到 “ 要 改变 自 己 的情况和 思维方式 , 正视 自 己 的 弱 点 ” , “ 要具有和别人相处 的智 慧 ” 。 从另 一 方面说 , 《 阿 Q 正传》 撼动 了 留 学生们 的心灵 , 影响 和改变 了 留 学生的视野 , 这本 身 也是作品 “ 效果” 的 直接体现 。 三、 对现代文学史的认知与接受 在课程学习 过程中 , 留 学生系 统学习 了 鲁迅 、 郁达夫 、 徐志摩 、 郭沫若 、 巴 金 、 老舍 、 沈 从 文 、 张爱玲 、 赵树理等十 多位现代作 家的 作 品 。 他们在阅 读和接受 中 国 现代个体作家作品 的 同 时 , 也接受了 这段文学史 。 在接受 的 过程中 , 他们形成了 对 中 国 现代文学 的整 体认识 , 但在文学史观念的 建构 上, 他们 也显现出 与 中 国 学生 十 分不 同 的特色。 作 为 文 学史 课程 , 笔者 的 课堂讲述基本 以 历史 时间 为 线索 , 但课程结束后 的调查和 测试表明 , 留 学 生并没有 完全建立起与 历史时 间 相对应 的整 体的 文学史观念。 对 留学生来说 , 由 于缺乏普通 中 国 人所具有的历史感 , 也缺乏对标志 时间 的具体历史事 件 的体认 ( 不 能 充分理解历史背 景 而 仅机械记忆历 史时 间是 比 较 困 难 的 ) , 因 此, 尽管课程教学( 从教 学内 容到使用 的教材 ) 详 细描 述和 强 调 了 时 间 脉络下 的 中 国 现代文学发展趋势 , 但从外 国 留 学生的 学习 角 度 来看 , 相 对于 符号性 的 时 间 系 统 的建构 , 他 们 内 化于 自 身知 识结构 中 的文学史 图 景更倾 向于那 些写 作风格相异 的作 家 , 以 及那些作 品 中 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 一 位巴 西 同学说 : “ 我们这学期 学到 了 中 国 的 每 一 段的 文学时期 和 不同 类 型的作者写法 。 每个带来 了 不同 的 风格和方式 , 每个都有独特的观点 , 而我 相信每个 读者都有不同 的看法 。 ” 这也正如 姚斯所言 : “ 艺 术 的 接受也不再仅仅是对美 的 天 真的 欣赏 , 而是需要形式的 差异性和对运用差异性的认识。 因 此 , 艺术 中 的 感觉过程就是 目 的 , 艺术 以 ‘ 形式的可 感性’ 作为 特点 , 以 ‘ 发现差异性 的 运用 ’ 作为理论原则 … … —个个充满差异性 的作 品人物和 作家构成了 学生心 目 中 的 文学史 图 景 , 换句 话说 , 留 学生所建构 的不是如大多 数文 学史写作的体例所显示的 , 以 时间 为 经、 作家为 纬 的 坐标式文学史概念 , 而是 由 不同 人 物与 不同 风格所构 成的 群体景观 。 不论是虚 拟 的作品 人物也好 , 还是作家主 体也好 , 这些群 体形象实际上巳 经超越 了 时代 、 超越了 国 界 , 不断冲击着 留 学生 们的 情感 , 丰 富 着他 们 的 心 灵 , 触动着他们的 灵魂 。 这种 群体集合式的 文学史概 念 的建立实 际 上 也暗 合了 学生 阅 读 的 ① [ 美 ] H. R . 姚斯 : 《 接 受 美 学 与 接受 理 论》 , 辽 宁 人 民 出 版 社 1 9 8 7 年 版 , 第 2 0 — 2 1 页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 189 终极需要—自我存在的需要,“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不仅是科学深为关切的事情,而且也显 然属于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Φ 在需要跨越文化障碍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构筑了一个独特的与中国文学和文化进行交 流的空间。同时,他们也通过现代文学的学习加深了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这也是文学 接受中的社会效果。伽达默尔把解释者与被解释本文之间的“视界融合”关系看成是“破除 了那种生硬的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代之以我与你(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问答 关系”的一种“对话式逻辑”。这样我们对本文的每一种解释都可视为对本文所提问题的 回答,正如伽达默尔自己所说,“理解一个问题意味着问这个问题理解一个观点就是把他理 解为一个问题的答案”。一个答案意味着又一个新问题的产生,就在这种生生不息的“对 话”过程中,解释者与被解释本文的时间距离缩短了,而本文的意义则在无限可能性中展开 了。对同一作品,不同时代(期)的读者与之发生不同的对话关系。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与 中国现代文学的对话中,由于留学生在接受时首要的障碍来自文化,因此他们偏重于在作品 中寻找有关中国社会的答案,在与另一主体—作者的对话中理解中国社会。在调查问卷 中,对“课程结束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一问,33%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到了中国现代社会的 文化”,32%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到了文学本身”,22%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到了中国人对于人 性的理解”。当学生被问及“在学习20世纪中国文学后,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你认为下列 哪个选项最适合成为你学习的目标”时,34%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文化”,27% 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学习文学了解文学本身”,17%的学生选择了“通过文学了解人性”,12% 的学生选择了“通过文学学习汉语”。从留学生的选择可知,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阅读和理 解中,学生更注重的是其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风貌,文学风格特色和作品中包含的人性思 考。正如一位日本学生所言:“这次看他(鲁迅,作者注)的小说,就知道了这时代人的想法。 这样的思想是在历史课本上,没有写的不会感觉到的一件事情。 然而,如果没有桥梁,对话何以展开?在留学生迈出理解的第一步时,他所凭借的是人 类在情感和人性上的共通感。文学不是中国社会文化知识普及教材,更不可能成为了解中 国的百科全书,它不能从社会历史研究的角度描述当时社会的具体形态,也不会传授给学生 中国文化的学理知识,文学借以实现其效果和影响的,是人类在情感和人性上的共通性。借 助着那些伟大作品所包含的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人性,留学生们跨越了文化相异的障碍拓展 了对话的空间,达到了与作品的视野融合。课程结束后一位西班牙同学写道:“在课程中,我 们了解到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感受。我们学的不是现代历史,而是去理解那时候人们的 感情。” 四、结语 作为跨文化的读者群体,留学生在与中国现代文学展开对话时的主体意识、期待视野、 ①转引自张汝伦:《艺术:审美经验,还是存在經验?—伽达默尔视域中的艺术经验》《河北学刊》2004年第 胡经之、王岳川主端:《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杜1994年版 ③[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来华 留 学生对 中 国 现代文学 的接受 1 8 9 终极需 要— 自 我存在 的需要 , “ 文本 的 理解与解 释不仅是科学深 为关切的 事情 , 而且也 显 然 属于人类的 整个世界经验 ” ? 。 在需要跨越文化 障碍的 学习 过程 中 , 他们构 筑了 一 个独 特的 与 中 国 文学和 文化进行交 流 的 空 间 。 同 时 , 他们 也通过现代文学的学习 加 深了对 中 国 社会与 文化 的理解 , 这也是文学 接受 中 的 社会效果 。 伽达默尔 把解 释者与被解释本文之间 的 “ 视界融 合 ” 关系 看成是 “ 破除 了那种生 硬的 主客 体之间 的认识关系 , 代之以 我 与你 ( 主体 与 主体) 之 间 的 平等对话和 问答 关系 ” ?的 一 种 “ 对话式逻辑 ” 。 这样我 们 对本文 的每 一 种 解 释都 可视 为对本 文所提 问 题的 回 答 , 正 如伽达默尔 自 己 所说 , “ 理解一个问 题意 味着问 这个 问题 , 理解 一个观点 就是把他理 解为 一 个问 题的 答案 ” ? — 个答案 意味着又 一 个新问 题的 产生 , 就在这种 生生 不 息 的 “ 对 话” 过程中 , 解 释者与被解释本文的 时 间距离 缩短 了 , 而本文 的 意义则 在无限 可 能性 中 展 开 了 。 对 同一 作品 , 不 同 时代( 期 ) 的 读者与之发生不同 的对话关系 。 正如 前面所提到 的 , 在 与 中 国 现代文学的对话中 , 由 于 留 学生在接受时首要的 障碍来 自 文化 , 因此他们 偏 重于 在作 品 中 寻找 有关 中 国 社会的答案 , 在与另 一 主体 — 作者 的 对话 中 理解 中 国 社会 。 在调 查问 卷 中 , 对“ 课程结束后最大的收 获是什么 ” 一 问 , 3 3 % 的 学生选择 了 “ 了 解 到 了 中 国 现代社会的 文化” , 3 2 % 的学生选择了 “ 了 解 到 了 文学本身 ” , 2 2 % 的 学生选择 了 “ 了解 到 了 中 国 人对于人 性的理解 ” 。 当 学生 被问 及“ 在学习 2 0 世纪 中 国 文学后 , 如果让你再选 择一 次 , 你认为 下列 哪个选 项最适合成为你学习 的 目 标 ” 时 , 3 4 % 的 学生 选择了 “ 通 过 学习 了 解 中 国 文化 ” , 2 7 % 的 学生 选择 了 “ 通过学习 文学了 解文 学本身 ” , 1 7 % 的 学生选择了 “ 通过文学 了 解人性” , 1 2 % 的学生 选择 了 “ 通过 文学学习 汉语” 。 从留 学生 的 选择可 知 , 在对 中 国 现代文学 的 阅 读和理 解 中 , 学生更注 重的 是其 中所体现出 的 社会文化风貌 , 文学风格特色和作 品 中 包含的人性思 考 。 正 如 一 位 日 本学生所言 : “ 这次看他( 鲁迅 , 作者注 ) 的 小说 , 就知 道 了 这 时 代人的 想法 。 这样 的 思想是在历史课本上 , 没有 写的 , 不 会感觉到的 一 件事情 。 “ 然 而, 如果没有桥梁 , 对话何以 展开? 在 留 学生 迈出 理解 的 第一步 时, 他所凭借 的 是人 类在情感和 人性上的 共通感 。 文 学不是中 国社会文 化知识普及教材 , 更不可能 成为 了 解 中 国 的 百科全书 , 它不 能从社会历史 研究 的角 度描述当 时 社会 的具体形态 , 也不会传授给学生 中 国 文 化的 学理知识 , 文 学借 以 实现其效果和 影响 的 , 是人类在情感和人性上的 共通性 。 借 助着那些伟大作品 所包含的 人类共通 的 情感和人性 , 留 学生们跨越了 文 化相异 的 障碍 , 拓展 了对话的空 间 , 达到 了 与作 品 的视野融合 。 课程结束后一 位西班牙同 学写道 : “ 在课程 中 , 我 们了 解 到 了 中 国 人 的 思 想 和 感受 。 我 们 学 的 不是 现代 历史 , 而是 去 理解 那 时 候 人们 的 感情 。 ,, 誦靈纖 作为 跨文化的 读者群体 , 留 学生在与 中 国 现代文 学展开对话时 的 主 体意识 、 期 待视野 、 ① 转引 自 张 汝 伦 : 《 艺 术 : 审 美 经 验 , 还是存 在经 验? — 伽 达 默 尔 视域 中 的 艺 术 经 验 》 , 《 河 北 学 刊 》 2 0 0 4 年 第 5 期 。 ② 胡 经之 、 王 岳 川 主 编 : 《 文 艺 学 美 学方 法 论》 , 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1 9 9 4 年 版. ③ [德 ] 伽达 默 尔 : 《 真理 与 方 法 》 王 才 勇 译 , 辽 宁人 民 出 版社 1 9 8 7 年 版.

190 文学研究(第1卷·1) 阅读策略、认识反应和作品对他们的影响作用等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特质 针对留学生及外国普通读者,我们更应考虑如何针对其阅读心理和需求,在作品选择 评论推介等方面进行有效地跨文化教学和传播,但目前来看,我们针对海外读者所进行的理 论和实证研究还相对缺乏。只有克服主观盲目,才能有针对性地、有策略地进行文学的海外 传播。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9 0 文学 研究 ( 第 1 卷 ? 1 ) 阅读策略 、 认识反应和作品对他们的影响作用等方面都表现出 自 己 的特质 。 针对 留学生及外国普通读者 , 我们更应考虑如何针对其阅读^、 理和 需求 , 在作品 选择 、 评论推介等方面进行有效地跨文化教学和传播 , 但 目 前来看, 我们针对海外读者所进行的理 论和实证研究还相对缺乏 。 只有克服主观盲 目 , 才能有针对性地 、 有策略地进行文学的海外 传播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