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5期 兰州学刊 N.52005 总第146期 Lan zhou xue kan General. No. 146 呖史文化研究 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 杨蓉蓉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 [摘要]本文旨在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进行反思,同时通过清理“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知识分子的 不同态度与立场,对中国社会转型等背景下的90年代文化特征、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责担当及文化重建等问题作出分析 [关键词]人文精神;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K825.1文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5-3492(2005)05-027503 新世纪刚迈进第5个年头,传统的“以史鉴今”的憧憬混感。社会转型也对文化和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知识 和着跨世纪的怅惘,却鼓励着学界早早地开始自觉地清理和分子的精英意识、理想主义、浪漫与激情在90年代经济转型 反思逝去的∞0年代所留下的文化和精神资源。20世纪的最后被冲得支离破碎 后10年的确与80年代有着巨大的不同。80年代张扬理想主 因际国内社会环境、社会思潮的变化,必然会激起知识分 义,泽被启蒙的光辉,知识分子振臂一呼就万众云集;而90年子的反省与回应,也因此在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人文精神的 代则多少显得沉闷和灰暗,暧昧不清,话语权力旁落,知识分危机与知识分子自审、定位以及知识分子使命、人文精神重建 子开始咀嚼边缘化的心路历程。而推动这一根本变化的决定的讨论,即“人文精神”大讨论。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90 性因素之一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勃兴,以及随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格局下,重新确证文化 之而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敏感的知识界也随即对“市和知识分子历史位置的尝试 场”作出迅速而激烈的反应,由此引发了1992年底到1996年 1992到1993年间,“人文精神”大讨论酝酿并发端于上 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伴随社会的急遽转型,这场讨论所展海学术界,随即南京、北京、济南、郑州、长春等一些重要的文 开的话题和它本与所包涵的意韵,也暴露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化城市的作家、批评家和文史哲学者纷纷参与,并波及海外。 子在社会转型中的时代精神状况和价值取舍。因此,这场讨 “人文精神”大讨论“所指涉的是90年代的中国现实,是 论作为一个已经谢幕但却实实在在的文化事件,鲜明、具体而对于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经商大潮而兴起的负面现象:拜金主 微地体现出了90年代的文化症侯和思想景观;也微观地勾勒义、见利忘义、理想沦丧、道德解体,用一种经典性表述,就是 出了90年代知识分子进行对话的公共空间。这场讨论中的对于金钱的关怀远远大于对精神的关怀。但“人文精神”大 知识分子,从80年代对历史和传统的审视,进入到对自我和讨论的真正含义是知识分子的自我认识,而对文学、文化及社 自我时代的审视。“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统一体,无论它有会的批判只不过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自己适当姿态与话 多少不同的分支和表面的矛盾。只要触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部语方式的寻找。 分,它就会揭示自身的秘密:一旦结构暴露,部分就揭示了整 人文精神大讨论有着它出场的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 体。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化的研究,始终无法回避当代社会的背景。时代变换造成的知识分子功能与价值的转换也是观 转型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文精神”大讨论察“人文精神”大讨论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20 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反思,来管窥90年代的文化秘密,剖世纪以来,知识分子逐渐由“立法者”角色向“阐释者”角色转 析知识分子在转型期的心灵选择与价值取向,以使世纪初的变,知识分子也由社会的中心逐渐走向边缘。知识分子在90 八九十年代的文化转型性研究,具有更为坚实的知识社会学年代的焦虑不安,跟世界性的知识分子功能和价值的变迁有 和文化研究的基础,也便我们在新世纪的版图里更准确地触很大的关系。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是无 摸到我们所处的文化方位。 比清醒地认识到从80年代到90年代,知识分子在社会功能 当代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功能与价值的变迁 与价值上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知识分子认为这是我们的 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时代遭遇了哲学的贫困,而大众却不再需要知识分子指指点 战结束,二元对立消解,意识形态终结。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点,精神导师悄然隐退。知识分子原本清晰明了的自我定位 与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与扩张,以及伴随而来的商品化在文化突然变得迷惑起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他们对自身的功能 领域的全面渗透全面影响了全球文化的发展。随着后现代与价值发生了怀疑 浪潮的袭来,中国近百年形成的关于现代化的理想,又不 二、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精神之旅 得不接受后现代视角的逼视和拆解。在90年代,中国在社 知识分子对现实的批判的真正含义是对自我的认知,这 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社会发生了全面的转型。尤其是市种自我认知与定位的目的是试图最终确立起知识分子在当代 场经济的全面启动,在给中国带来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同社会应有的价值规范,使他们能够在纷乱的社会现实里重建 时,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它把个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安顿好知识分子不安的灵魂。同时,他们也 从传统体制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使个人在普遍交换和不断隐隐地怀着为社会做出规范的企图。这来自知识分子天然的 发展的加速运动中,失去了基本的稳定感和归宿感。因此,自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然而,在社会进入后现代以后,这样的 我认同危机,即身份的危机,成为90年代中国人的基本生存念头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一体化”的霸权性与精神统治。那 91994-2007ChinaAcademicJou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历史文化研究· 90 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 杨蓉蓉 (复旦大学 中文系 ,上海 200433) [摘要] 本文旨在对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进行反思 ,同时通过清理“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知识分子的 不同态度与立场 ,对中国社会转型等背景下的 90 年代文化特征、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责担当及文化重建等问题作出分析。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 K82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 3492(2005) 05 - 0275 - 03 新世纪刚迈进第 5 个年头 ,传统的“以史鉴今”的憧憬混 和着跨世纪的怅惘 ,却鼓励着学界早早地开始自觉地清理和 反思逝去的 90 年代所留下的文化和精神资源。20 世纪的最 后 10 年的确与 80 年代有着巨大的不同。80 年代张扬理想主 义 ,泽被启蒙的光辉 ,知识分子振臂一呼就万众云集 ;而 90 年 代则多少显得沉闷和灰暗 ,暧昧不清 ,话语权力旁落 ,知识分 子开始咀嚼边缘化的心路历程。而推动这一根本变化的决定 性因素之一就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勃兴 ,以及随 之而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敏感的知识界也随即对“市 场”作出迅速而激烈的反应 ,由此引发了 1992 年底到 1996 年 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伴随社会的急遽转型 ,这场讨论所展 开的话题和它本身所包涵的意韵 ,也暴露了中国当代知识分 子在社会转型中的时代精神状况和价值取舍。因此 ,这场讨 论作为一个已经谢幕但却实实在在的文化事件 ,鲜明、具体而 微地体现出了 90 年代的文化症侯和思想景观 ;也微观地勾勒 出了 90 年代知识分子进行对话的公共空间。这场讨论中的 知识分子 ,从 80 年代对历史和传统的审视 ,进入到对自我和 自我时代的审视。“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统一体 ,无论它有 多少不同的分支和表面的矛盾。只要触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部 分 ,它就会揭示自身的秘密 :一旦结构暴露 ,部分就揭示了整 体。”[1 ]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化的研究 ,始终无法回避当代社会 转型的根本性问题 ,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文精神”大讨论 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反思 ,来管窥 90 年代的文化秘密 ,剖 析知识分子在转型期的心灵选择与价值取向 ,以使世纪初的 八九十年代的文化转型性研究 ,具有更为坚实的知识社会学 和文化研究的基础 ,也便我们在新世纪的版图里更准确地触 摸到我们所处的文化方位。 一、当代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功能与价值的变迁 20 世纪 90 年代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冷 战结束 ,二元对立消解 ,意识形态终结。同时 ,随着跨国公司 与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与扩张 ,以及伴随而来的商品化在文化 领域的全面渗透 ,全面影响了全球文化的发展。[2 ]随着后现代 主义浪潮的袭来 ,中国近百年形成的关于现代化的理想 ,又不 得不接受后现代视角的逼视和拆解。在 90 年代 ,中国在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社会发生了全面的转型。尤其是市 场经济的全面启动 ,在给中国带来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同 时 ,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它把个人 从传统体制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使个人在普遍交换和不断 发展的加速运动中 ,失去了基本的稳定感和归宿感。因此 ,自 我认同危机 ,即身份的危机 ,成为 90 年代中国人的基本生存 感。社会转型也对文化和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知识 分子的精英意识、理想主义、浪漫与激情在 90 年代经济转型 后被冲得支离破碎。 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社会思潮的变化 ,必然会激起知识分 子的反省与回应 ,也因此在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 :人文精神的 危机与知识分子自审、定位以及知识分子使命、人文精神重建 的讨论 ,即“人文精神”大讨论。这次讨论 ,是知识分子在 90 年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新格局下 ,重新确证文化 和知识分子历史位置的尝试。 1992 到 1993 年间 ,“人文精神”大讨论酝酿并发端于上 海学术界 ,随即南京、北京、济南、郑州、长春等一些重要的文 化城市的作家、批评家和文史哲学者纷纷参与 ,并波及海外。 “人文精神”大讨论“所指涉的是 90 年代的中国现实 ,是 对于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经商大潮而兴起的负面现象 :拜金主 义、见利忘义、理想沦丧、道德解体 ,用一种经典性表述 ,就是 对于金钱的关怀远远大于对精神的关怀。”[3 ]但“人文精神”大 讨论的真正含义是知识分子的自我认识 ,而对文学、文化及社 会的批判只不过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自己适当姿态与话 语方式的寻找。 人文精神大讨论有着它出场的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 的背景。时代变换造成的知识分子功能与价值的转换也是观 察“人文精神”大讨论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 20 世纪以来 ,知识分子逐渐由“立法者”角色向“阐释者”角色转 变 ,知识分子也由社会的中心逐渐走向边缘。知识分子在 90 年代的焦虑不安 ,跟世界性的知识分子功能和价值的变迁有 很大的关系。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 ,更是无 比清醒地认识到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 ,知识分子在社会功能 与价值上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知识分子认为这是我们的 时代遭遇了哲学的贫困 ,而大众却不再需要知识分子指指点 点 ,精神导师悄然隐退。知识分子原本清晰明了的自我定位 突然变得迷惑起来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他们对自身的功能 与价值发生了怀疑。 二、人文精神大讨论中 :知识分子的精神之旅 知识分子对现实的批判的真正含义是对自我的认知 ,这 种自我认知与定位的目的是试图最终确立起知识分子在当代 社会应有的价值规范 ,使他们能够在纷乱的社会现实里重建 自己的精神家园 ,安顿好知识分子不安的灵魂。同时 ,他们也 隐隐地怀着为社会做出规范的企图。这来自知识分子天然的 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然而 ,在社会进入后现代以后 ,这样的 念头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一体化”的霸权性与精神统治。那 2005 年 第 5 期 兰 州 学 刊 No. 5 2005 总第 146 期 Lan zhou xue kan General. No. 146
总第146期 么,在物质、精神压迫与反压迫之中,在古代传统与现当代文“人文精神”的失落。有学者则从精神导师的退隐角度来说明 化的龃龉之中,在中国文化与作为自己思想来源的西方文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在论争人文精神的失落时很多学者都提到 的两难选择之中,在现代与后现代困境之中,知识分子又是如现代文化中的“功利性问题。他们认为现代对西方文化的引 何求索的呢?或许我们可以从知识分子在这场讨论中展开的进和追求是相当功利的,中国现代文化是一个相当功利的文 一些话题里看出些端倪 化,它的那些最基本的观念,几乎都是针对现实的政治危机提 在讨论中,尽管借用不同的策略或方式,但知识分子对当出来的,而对另一些看上去与这类危机远离的问题,它却很少 时的文化困境实际上有着一种普遍和敏锐的共识。这种困境有深入的描述。在80年代“文化热”中,也没有真正建立起自 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一部分参与讨论的知识分子认为它来自己的文化建构。这种情况造成了学术研究上的“地气不 世界性的信仰失落、价值多元;来自中国文化自身的结构性缺接”。大陆学者纷纷追随海外学者,造成问题在大陆,提问 陷;也来自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启动带来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在海外;现象在大陆,解释在海外。学术和学者的内在生命力 问题。而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则从学科自身的结构、方法和言都在萎缩 说机制等方面来探讨学术困境的某些根源。 从近代以来到90年代的中国文化几乎所有的特点,中国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在文化选择上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价值理性的失 那么,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 落,差不多都可以归结为现代性冲击下所带来的中国文化和 在讨论之初,发起和参与讨论的知识分子都没有对“人文知识分子的认同危机 精神”是什么作出具体而实在的定义,甚至可以说,他们对这 (三)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 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很不统一的。以致后来参与讨论的知 从表面看来,引发“人文精神”大讨论最直接的现实动因, 识分子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概念尚不明晰就进行仓促的讨论是市场经济的勃兴带来的商业和大众文化的泛滥。大众口味 多少有点不负责任。 的急剧转向引起了精英知识分子的不安。市场的“合理化”操 陈思和用“人文精神”意指知识分子的“道统”。随后,他作使知识分子们更加恐惧,因为这种合理化会使文化丧失原 把人文精神概括为:“一种人所以为人的精神,一种对于人类本应有的活力,丧失对根本意义的确信,而仅仅成为资本运作 发展前景的真诚关怀,一种作为知识分子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的一个领域之 社会责任与专业岗位如何结合的总体思考。再往后一点, 同样的,对市场和商业造成的功利性的批判最终也回到 他认为“人文精神”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对它不可能有一了对知识分子自身的反省上。那么,面对市场、商业文化和大 个确切的答案存在的张汝伦是从哲学的终极意义上倡导人众文化,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呢? 文精神的。他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在《我们需 知识分子明显感觉到了大众文化对文化流位置的占据, 要怎样的人文精神》里,王彬彬等则强调“人文精神”在宗教精王彬彬说:“指出了大众是怎样被‘大众文化’所宰制,也就指 神的超越意义层面上的批判与否定精神。严伟时综合了学界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究竟有何作为。在我看来,在当 关于“人文精神”概念的讨论,提出“人文精神”有以下5个要下,知识分子所能做所应做的,便是以各种方式争夺对大众的 素:重视终极追求;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引导权;便是以各种方式制约‘大众文化对大众的操纵,便是 接等同于知识分子精神。例如卢英平说:“以我理解,所谓人种方式捍卫理性、真理、正义价值和尊严色 的实现;谋求个性解放坚持理性。有时候,“人文精神”又直以各种方式反抗社会的野蛮化而为社会传播文明便是以各 文精神,就是知识分子,或是人文知识分子治学、处世的原则 而北京的学者,他们则使用后现代话语证明了文化实为 和精神 种控制以后提出反大众文化的策略。这种策略包括:知识 不难看出,对于“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学者们的解释五分子“何以自处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文化趣味”的问题,同时 花八门,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概念。难怪要保持深刻的自我反思的立场 王蒙会质问:“现在说的人文精神究竟是指什么呢?指人道主 (四)人文学科的危机 义?文艺复兴式的从‘神权’中把人特别是把个人解放出来? “人文精神”的危机同样也意味着人文学科的危机。人文 指东方道德的四方八维?指霅四个第一’,八项作风’?还是精神毕竟指向的是一种终极关怀,人文学科在市场经济环境 干脆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培下的失落却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迅速崛起的商业大潮 养?m 下,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变动之下,最难适应的恰是人文知识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在知识分子的视野里更多的像是分子及人文学科。 旗帜,昭示着他们所呼唤的某种终极价值与关怀;或者 在处理人文学科的“冷场”的态度上,上海学者和北京学 说,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谈论一些共同的话者之间在看待人文学科建设和出路上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 题和拥有想通或相同的感受和想法。“人文精神概念的出场上海的知识分子—以陈思和、王晓明等为代表,4试图坚 更多是“功能性”的 持超越而纯粹的精神立场;而北京的知识分子—以陈平原 在知识分子看来,真正的危机来自信仰的消失。中国当钱理群、吴福辉、赵园等为代表,则想通过大众传媒和各种 代文化危机实质上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危机和价值情怀的危通俗易懂的手段把人文学术推广出去。人文学科与市场的关 系,不仅在当时看来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即使放在今天来看, (二)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现当代文化困境的内省 人文学科、文化与市场之间也存在无法弥合的裂隙。市场运 知识分子们继续从逻辑上进行推理,既然人文精神已经作以后所谓的“文化产业”追求的是“读者本位”,是尽一切所 失落,现在人们已经无法再说出和维护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能迎合与满足读者的口味和需要。而文化领域作为“意义的 庄严崇高的价值,那么,人文精神是如何失落的,又是怎么失领域”,它的功能便是以艺术或仪式的象征系统去体现诸如死 落的呢? 亡爱情、痛苦与悲剧这些人类永远面对的“不可理喻性问 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的断裂上来言说题。如果将文化依附于资本运作,一味满足读者的需要 91994-2007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么 ,在物质、精神压迫与反压迫之中 ,在古代传统与现当代文 化的龃龉之中 ,在中国文化与作为自己思想来源的西方文化 的两难选择之中 ,在现代与后现代困境之中 ,知识分子又是如 何求索的呢 ? 或许我们可以从知识分子在这场讨论中展开的 一些话题里看出些端倪。 在讨论中 ,尽管借用不同的策略或方式 ,但知识分子对当 时的文化困境实际上有着一种普遍和敏锐的共识。这种困境 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一部分参与讨论的知识分子认为它来自 世界性的信仰失落、价值多元 ;来自中国文化自身的结构性缺 陷 ;也来自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启动带来的各种物质与精神 问题。而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则从学科自身的结构、方法和言 说机制等方面来探讨学术困境的某些根源。 (一) 什么是人文精神 那么 ,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 ? 在讨论之初 ,发起和参与讨论的知识分子都没有对“人文 精神”是什么作出具体而实在的定义 ,甚至可以说 ,他们对这 一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很不统一的。以致后来参与讨论的知 识分子对此颇有微词 ,认为概念尚不明晰就进行仓促的讨论 多少有点不负责任。 陈思和用“人文精神”意指知识分子的“道统”。[4 ]随后 ,他 把人文精神概括为“一种人所以为人的精神 : ,一种对于人类 发展前景的真诚关怀 ,一种作为知识分子对自身所能承担的 社会责任与专业岗位如何结合的总体思考。”[5 ] 再往后一点 , 他认为“人文精神”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对它不可能有一 个确切的答案存在。[6 ]张汝伦是从哲学的终极意义上倡导人 文精神的。[7 ]他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8 ]在《我们需 要怎样的人文精神》里 ,王彬彬等则强调“人文精神”在宗教精 神的超越意义层面上的批判与否定精神。严伟时综合了学界 关于“人文精神”概念的讨论 ,提出“人文精神”有以下 5 个要 素 :重视终极追求 ;高扬人的价值 ;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 的实现 ;谋求个性解放 ;坚持理性。[9 ]有时候“人文精神”又直 , 接等同于知识分子精神。例如卢英平说“以我理解 : ,所谓人 文精神 ,就是知识分子 ,或是人文知识分子治学、处世的原则 和精神。”[10 ] 不难看出 ,对于“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 ,学者们的解释五 花八门 ,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概念。难怪 王蒙会质问“现在说的人文精神究竟是指什么呢 : ? 指人道主 义 ? 文艺复兴式的从‘神权’中把人特别是把个人解放出来 ? 指东方道德的四方八维 ? 指‘四个第一’‘八项作风’ , ? 还是 干脆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培 养 ?”[11 ]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在知识分子的视野里更多的像是 , 一面旗帜 ,昭示着他们所呼唤的某种终极价值与关怀 ;或者 说 ,是一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大家可以谈论一些共同的话 题和拥有想通或相同的感受和想法。“人文精神”概念的出场 更多是“功能性”的。 在知识分子看来 ,真正的危机来自信仰的消失。中国当 代文化危机实质上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危机和价值情怀的危 机。 (二) 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现当代文化困境的内省 知识分子们继续从逻辑上进行推理 ,既然人文精神已经 失落 ,现在人们已经无法再说出和维护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 庄严崇高的价值 ,那么 ,人文精神是如何失落的 ,又是怎么失 落的呢 ? 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的断裂上来言说 “人文精神”的失落。有学者则从精神导师的退隐角度来说明 人文精神的失落。在论争人文精神的失落时很多学者都提到 现代文化中的“功利性”问题。他们认为现代对西方文化的引 进和追求是相当功利的 ,中国现代文化是一个相当功利的文 化 ,它的那些最基本的观念 ,几乎都是针对现实的政治危机提 出来的 ,而对另一些看上去与这类危机远离的问题 ,它却很少 有深入的描述。在 80 年代“文化热”中 ,也没有真正建立起自 己的文化建构。这种情况造成了学术研究上的“地气不 接”。[12 ]大陆学者纷纷追随海外学者 ,造成问题在大陆 ,提问 在海外 ;现象在大陆 ,解释在海外。学术和学者的内在生命力 都在萎缩。 从近代以来到 90 年代的中国文化几乎所有的特点 ,中国 知识分子在文化选择上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价值理性的失 落 ,差不多都可以归结为现代性冲击下所带来的中国文化和 知识分子的认同危机。 (三)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 从表面看来 ,引发“人文精神”大讨论最直接的现实动因 , 是市场经济的勃兴带来的商业和大众文化的泛滥。大众口味 的急剧转向引起了精英知识分子的不安。市场的“合理化”操 作使知识分子们更加恐惧 ,因为这种合理化会使文化丧失原 本应有的活力 ,丧失对根本意义的确信 ,而仅仅成为资本运作 的一个领域之一。 同样的 ,对市场和商业造成的功利性的批判最终也回到 了对知识分子自身的反省上。那么 ,面对市场、商业文化和大 众文化 ,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呢 ? 知识分子明显感觉到了大众文化对文化流位置的占据 , 王彬彬说“指出了大众是怎样被‘大众文化’所宰制 : ,也就指 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究竟有何作为。在我看来 ,在当 下 ,知识分子所能做所应做的 ,便是以各种方式争夺对大众的 引导权 ;便是以各种方式制约‘大众文化对大众的操纵 ,便是 以各种方式反抗社会的野蛮化而为社会传播文明 ;便是以各 种方式捍卫理性、真理、正义、价值和尊严。’” 而北京的学者 ,他们则使用后现代话语证明了文化实为 一种控制以后提出反大众文化的策略。这种策略包括 :知识 分子“何以自处”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文化趣味”的问题 ,同时 要保持深刻的自我反思的立场。[13 ] (四) 人文学科的危机 “人文精神”的危机同样也意味着人文学科的危机。人文 精神毕竟指向的是一种终极关怀 ,人文学科在市场经济环境 下的失落却是“如鱼饮水 ,冷暖自知。”在迅速崛起的商业大潮 下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变动之下 ,最难适应的恰是人文知识 分子及人文学科。 在处理人文学科的“冷场”的态度上 ,上海学者和北京学 者之间在看待人文学科建设和出路上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 上海的知识分子 ———以陈思和、王晓明等为代表 , [14 ] 试图坚 持超越而纯粹的精神立场 ;而北京的知识分子 ———以陈平原、 钱理群、吴福辉、赵园等为代表 , [15 ]则想通过大众传媒和各种 通俗易懂的手段把人文学术推广出去。人文学科与市场的关 系 ,不仅在当时看来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即使放在今天来看 , 人文学科、文化与市场之间也存在无法弥合的裂隙。市场运 作以后所谓的“文化产业”追求的是“读者本位”,是尽一切所 能迎合与满足读者的口味和需要。而文化领域作为“意义的 领域”,它的功能便是以艺术或仪式的象征系统去体现诸如死 亡、爱情、痛苦与悲剧这些人类永远面对的“不可理喻性问 题”[16 ] 。如果将文化依附于资本运作 ,一味满足读者的需要 兰 州 学 刊 总第 672 146 期
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 277 j不顾及文化系统的传承与延续,这无疑是对文化本身的戕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是知识分子自我的拯救,但最 害。因此,是把上海学者与北京学者的态度结合起来或许更终是知识分子的一次尝试,是他们试图为变动中的社会清理 为理想:一方面学者保持一种超越的精神立场,同时把这种超出某种可行的终极价值和关怀 越的精神态度通过适当的媒介传达出去。这种态度并非一如 然而这次讨论在社会文化思想的整理和重建上却很难说 从前的面对大众发号施令,而是试图维护人类生存中基本的是成功的。讨论提出并论争了很多问题:例如什么是“人文精 文化内涵例如对人性的冷峻认识,对不可知力量的畏惧之神”如何理清传统、与现当代的关系,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 心对人类巨大灾难的预感和提醒,以及对现代人无限制地扩国的影响等等。但似乎每个问题的讨论都只浮于表面,没有 张和实现自我所持的怀疑和克制的态度 完全深入下去,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就匆匆收了场。甚至很 (五)“人文精神”之重建 多时候只是文人之间的意气用事。很难说这次讨论为中国文 既然人文精神已经失落,那么,知识分子们认为应该如何化的重建提供了可靠的思想资源。但这并不是“人文精神”大 重新建立起新的人文精神呢? 讨论本身的局限。文化建设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 崔宜明在《旷野上的废墟》中这样说:“倘若既定的价值观无法期待在短时间内能取得迅速而巨大的效果。文革后近 念已不能担当此任,那就只能去创造一个新的人文精神来。”20年的思想学术界的一个很醒目的趋势就是对近代以来思 他举了美国数学研究“敢死队”的例子,说明这的社会中总会想和文化历史的反省和重述,并试图在对过去的发掘中重建 有一些人“铁了心当殉道者的”4 丧失已久的精神立场。“人文精神”大讨论可以说是这个时代 李天纲则说:“不必太在意商品大潮。不论眼下的情景如主题与趋势中的一次尝试 何,我相信,人文精神其实就像灯塔,总是一闪一闪的。作为 任重而道远,中国文化的重建还需学人自觉不懈的努力 一批人,一种思想,一个理想,就像光一样总是存在的。哪怕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重建中国文化的持续的努 在一个不那么有光的时代,但鉴于历史,光也很难被扑灭,它力中,也仍将体现在他们对社会永久的关怀和对自我深刻的 可能被‘遮蔽’,但决不会完全‘失落’。有了这种精神,哪怕你自省与严厉的批判上。 成了一个托钵僧云游四方,也使一个方济各(S. francis一样 的圣徒,何必多在意别人与时尚。 收稿日期]2005-05-08 上面的引用可看出,在市场经济建立之初,学者们对“人 作者简介]杨蓉蓉,女,云南昆明人,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 文精神”的向往,对超越价值的追求始终还保持着理想主义的文学专业2003级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单纯近乎“殉道士的态度。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很少有参考文献 学者再保持这样单纯的心境了 [美]迈克尔嚇尔方( Michael Helfand).伊甸园之门一六十年代 如果说以上几位学者的论说多是从言行态度上对如何重美国文化怿本序言M].[美] Mrris Dickstein伊甸园之门一六十年 建人文精神进行了解答的话,《文化世界:解构还是建构》他代美国文化M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5 们的言论则更为具体 [2]兰爱国在《日常生活:喧器与拯救—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历 程》中这样写到:“现代性作为20世纪文化的元话语,支配着一切文化 既听且说,郜元宝强调不能在没有弄清具体的含义之前单位的实际操作运演,文学也不例外。(注: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就稀里糊涂地跟着说,传统在“诠释中产生力求与西方因此20世纪文学的总体框架也就是现代性的无边视域20世纪现代 对话;提倡理性精神;强调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 性的多元价值目标就决定了现代性认识的多重视角。”兰爱国:《日常 三、人文精神大讨论:意义与价值 生活:喧嚣或拯救—20世纪文学“现代性”历程》,《文艺争鸣》1997 “人文精神”大讨论在1996年渐渐平息下去。它是知识年第6期,32~38 分子的一次“自省”行为,是知识分子对自身的检讨与救赎。[3]张志忠.人文精神二辩[.人文精神寻思录[M]文汇出版社 他们讨论的问题诸如:在学术与思想之间痛苦徘徊的知识分19%6 子,怎样走自己的“边缘之路”?究竟该如何书写自己的心灵47]82]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U]人文精神寻思录 历程?怎样设计自己的预定理想目标?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M,文汇出版社,199 身份和自己的精神创造价值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得知5161关于人文精神间讨论的两封信致井洋史口人文精神 识分子在与时代的龃齬中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姿态与价值担91人文精神在中国:从根救起U]人文精神寻思录M]文汇出版 当。他们讨论的问题在今天看来还依然很有价值的,也有继社19 续讨论下去的必要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依然如故,甚至咄10立法者懈解释者游民口1人文精神寻思录M]文汇出版社, 咄逼人。而真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是社会的199 智慧和良知,他们承担着剖析过去、探索未来的任务 [上海文学[E]95,1 在现在看来,“人文精神作为一个符号或者象征,它究竟13文化控制与文化大众口]钟山A.1994,3 意指何物已经不太重要,它更像一个庞大的问题缠绕系统,它[4]道统、学统与政统口人文精神寻思录M,文汇出版社,99 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困境。这个困境不管用“人文精神”来指代151人文学者的命运及选择]上海文学[M]1999 也好,或者换做别的语词也可以都是无法回避的。这个困境6]丹尼尔呗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口,三联书店,1989 就是,从近代以来,经过五四、到当代,或者说中国的现代化过[718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人文精神寻 程中,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借用后现代的 思录[M].文汇出版社,1996 理论就是,中国文化及学术还是始终处于“他者”话语之下 [20]文化世界:解构还是建构]人文精神寻思录[M]文汇出版 文精神”要振臂一呼的,也正是这种“自我”何在的忧虑 债任编辑:刘俊沅) 因此,“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此。它的初衷是 201994-2007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而不顾及文化系统的传承与延续 ,这无疑是对文化本身的戕 害。因此 ,是把上海学者与北京学者的态度结合起来或许更 为理想 :一方面学者保持一种超越的精神立场 ,同时把这种超 越的精神态度通过适当的媒介传达出去。这种态度并非一如 从前的面对大众发号施令 ,而是试图维护人类生存中基本的 文化内涵 ,例如对人性的冷峻认识 ,对不可知力量的畏惧之 心 ,对人类巨大灾难的预感和提醒 ,以及对现代人无限制地扩 张和实现自我所持的怀疑和克制的态度。 (五)“人文精神”之 重建 既然人文精神已经失落 ,那么 ,知识分子们认为应该如何 重新建立起新的人文精神呢 ? 崔宜明在《旷野上的废墟》中这样说“倘若既定的价值观 : 念已不能担当此任 ,那就只能去创造一个新的人文精神来。” 他举了美国数学研究“敢死队”的例子 ,说明这的社会中总会 有一些人“铁了心当殉道者的”[17 ] 。 李天纲则说“不必太在意商品大潮。不论眼下的情景如 : 何 ,我相信 ,人文精神其实就像灯塔 ,总是一闪一闪的。作为 一批人 ,一种思想 ,一个理想 ,就像光一样总是存在的。哪怕 在一个不那么有光的时代 ,但鉴于历史 ,光也很难被扑灭 ,它 可能被‘遮蔽’,但决不会完全‘失落’。有了这种精神 ,哪怕你 成了一个托钵僧云游四方 ,也使一个方济各 (St. Francis) 一样 的圣徒 ,何必多在意别人与时尚。”[18 ] 上面的引用可看出 ,在市场经济建立之初 ,学者们对“人 文精神”的向往 ,对超越价值的追求始终还保持着理想主义的 单纯 ,近乎“殉道士”的态度。在 21 世纪的今天 ,已经很少有 学者再保持这样单纯的心境了。 如果说以上几位学者的论说多是从言行态度上对如何重 建人文精神进行了解答的话《文化世界 , :解构还是建构》中他 们的言论则更为具体 : 既听且说 ,郜元宝强调 ,不能在没有弄清具体的含义之前 就稀里糊涂地跟着说 ; [19 ] 传统在“诠释”中产生 ;力求与西方 对话 ;提倡理性精神 ;强调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20 ] 三、人文精神大讨论 :意义与价值 “人文精神”大讨论在 1996 年渐渐平息下去。它是知识 分子的一次“自省”行为 ,是知识分子对自身的检讨与救赎。 他们讨论的问题诸如 :在学术与思想之间痛苦徘徊的知识分 子 ,怎样走自己的“边缘之路”? 究竟该如何书写自己的心灵 历程 ? 怎样设计自己的预定理想目标 ? 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 身份和自己的精神创造价值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 ,使得知 识分子在与时代的龃龉中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姿态与价值担 当。他们讨论的问题在今天看来还依然很有价值的 ,也有继 续讨论下去的必要。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依然如故 ,甚至咄 咄逼人。而真正的知识分子 ,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 ,是社会的 智慧和良知 ,他们承担着剖析过去、探索未来的任务。 在现在看来“人文精神”作为一个符号或者象征 , ,它究竟 意指何物已经不太重要 ,它更像一个庞大的问题缠绕系统 ,它 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困境。这个困境不管用“人文精神”来指代 也好 ,或者换做别的语词也可以 ,都是无法回避的。这个困境 就是 ,从近代以来 ,经过五四、到当代 ,或者说中国的现代化过 程中 ,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 ,借用后现代的 理论就是 ,中国文化及学术还是始终处于“他者”话语之下。 “人文精神”要振臂一呼的 ,也正是这种“自我”何在的忧虑。 因此 ,“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此。它的初衷是 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更是知识分子自我的拯救 ,但最 终是知识分子的一次尝试 ,是他们试图为变动中的社会清理 出某种可行的终极价值和关怀。 然而这次讨论在社会文化思想的整理和重建上却很难说 是成功的。讨论提出并论争了很多问题 :例如什么是“人文精 神”,如何理清传统、与现当代的关系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 国的影响等等。但似乎每个问题的讨论都只浮于表面 ,没有 完全深入下去 ,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就匆匆收了场。甚至很 多时候只是文人之间的意气用事。很难说这次讨论为中国文 化的重建提供了可靠的思想资源。但这并不是“人文精神”大 讨论本身的局限。文化建设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 无法期待在短时间内能取得迅速而巨大的效果。文革后近 20 年的思想学术界的一个很醒目的趋势就是对近代以来思 想和文化历史的反省和重述 ,并试图在对过去的发掘中重建 丧失已久的精神立场。“人文精神”大讨论可以说是这个时代 主题与趋势中的一次尝试。 任重而道远 ,中国文化的重建还需学人自觉不懈的努力。 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 ,不仅体现在重建中国文化的持续的努 力中 ,也仍将体现在他们对社会永久的关怀和对自我深刻的 自省与严厉的批判上。 [收稿日期] 2005 - 05 - 08 [作者简介]杨蓉蓉 ,女 ,云南昆明人 ,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 文学专业 2003 级博士生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 [美]迈克尔·赫尔方(Michael Helfand) . 伊甸园之门 ———六十年代 美国文化·译本序言[M] . [美]Morris Dicktein. 伊甸园之门 ———六十年 代美国文化[M]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 ]兰爱国在《日常生活 :喧嚣与拯救 ———20 世纪文学的“现代性”历 程》中这样写到“现代性作为 : 20 世纪文化的元话语 ,支配着一切文化 单位的实际操作、运演 ,文学也不例外。(注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 因此 ,20 世纪文学的总体框架也就是现代性的无边视域 ,20 世纪现代 性的多元价值目标就决定了现代性认识的多重视角。”兰爱国《日常 : 生活 :喧嚣或拯救 ———20 世纪文学“现代性”历程》《文艺争鸣》 , 1997 年第 6 期 ,32~38. [3 ]张志忠. 人文精神二辩[J ] . 人文精神寻思录[ M] . 文汇出版社 , 1996. [4 ] [7 ] [8 ] [12 ]人文精神 :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J ] . 人文精神寻思录 [M] . 文汇出版社 ,1996. [5 ] [6 ]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两封信 ———致坂井洋史[J ] . 人文精神 寻思录[M] . 文汇出版社 ,1996. [9 ]人文精神在中国 :从根救起[J ] . 人文精神寻思录[ M] . 文汇出版 社 ,1996. [10 ]立法者·解释者·游民[J ] . 人文精神寻思录[ M] . 文汇出版社 , 1996. [11 ]上海文学[ E]1995 ,1. [13 ]文化控制与文化大众[J ] . 钟山[A] . 1994 ,3. [14 ]道统、学统与政统[J ] . 人文精神寻思录[M] . 文汇出版社 ,1996. [15 ]人文学者的命运及选择[J ] . 上海文学[M] . 1993 ,9. [16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J ] . 三联书店 ,1989. [17 ] [18 ]旷野上的废墟 ———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J ] . 人文精神寻 思录[M] . 文汇出版社 ,1996. [19 ] [20 ]文化世界 :解构还是建构[J ] . 人文精神寻思录[M] . 文汇出版 社 ,1996. 〔责任编辑 :刘俊沅〕 第 5 期 90 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 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