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的过程研究转向“事情如何发生”的机制硏究和制度逻辑硏究以及当事人的行为硏 究等方面 、县域政府“统合化”新倾向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也称“地方性国家统合主义”或“地方政府公司化”,最 初由美国学者戴慕珍提出,用以解释19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及其成功的原 因,同时揭示基层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她认为政府与地方社区 企业结成了法团组织,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了地方乡镇企业的腾飞。之 后魏昂德又提出“政府即厂商”的观点,把地方政府形象地比喻为公司总部,把当 地公司当作子公司,参与组织它们的经济活动,强调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干 预当地企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林南则用“地方市场社会主义”解释乡镇企业的成功, 强调以家族亲属关系为主的关系网络是构建地方政府、市场、社区成员整合纽带的 重要基础,认为党、政、企一体化的法团组织具有社会主义的组织特征;以市场为 目标导向,又使得具有这一特征的组织在竞争中具有优势,成为很多地方经济起飞 的关键。这一观点旗帜鲜明地用“地方政府法团主义”解释中国地方乡镇企业成功 的原因。① 19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虽仍维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但乡镇企业已风光不再, 大量集体企业经由私有化的过程完成改制,或在与日益成长的民营经济竞争中倒闭, 退出市场。这给“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带来挑战。②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地方政府公 司化对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建立在对乡镇企业鼎盛时期的观察之上, 而对乡镇企业在1990年代末的迅速消亡现象背后的政府内部关系,虽已有一些研 究,如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变化和分税制所产生的影响,政企关系和乡镇企业自身的 弊病等,但是对“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内在的制度悖论及其必然产生的制约却鲜有 探讨,因而也就无法预料之后乡镇企业的迅速式微。 ①参见“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对新生制度形式的研究。如 Jean Oi,“ 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China Quarterly, vol. 144, 1995, pp 1132-1149: Andrew Walde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 vol. 24, no. 3 1995,pp.301-354;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 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周雪光、赵伟:《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 学研究》2009年第6期;赵树凯:《地方政府公司化:体制优势还是劣势?》,《文化纵横》 2012年第2期;陈家建:《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②周雪光、赵伟:《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的过程研究转向 “事情如何发生”的机制研究和制度逻辑研究以及当事人的行为研 究等方面。 一、县域政府 “统合化”新倾向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也称 “地方性国家统合主义”或 “地方政府公司化”,最 初由美国学者戴慕珍提出,用以解释19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及其成功的原 因,同时揭示基层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她认为政府与地方社区、 企业结成了法团组织,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了地方乡镇企业的腾飞。之 后魏昂德又提出 “政府即厂商”的观点,把地方政府形象地比喻为公司总部,把当 地公司当作子公司,参与组织它们的经济活动,强调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干 预当地企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林南则用 “地方市场社会主义”解释乡镇企业的成功, 强调以家族亲属关系为主的关系网络是构建地方政府、市场、社区成员整合纽带的 重要基础,认为党、政、企一体化的法团组织具有社会主义的组织特征;以市场为 目标导向,又使得具有这一特征的组织在竞争中具有优势,成为很多地方经济起飞 的关键。这一观点旗帜鲜明地用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解释中国地方乡镇企业成功 的原因。① 19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虽仍维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但乡镇企业已风光不再, 大量集体企业经由私有化的过程完成改制,或在与日益成长的民营经济竞争中倒闭, 退出市场。这给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带来挑战。②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地方政府公 司化对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建立在对乡镇企业鼎盛时期的观察之上, 而对乡镇企业在1990年代末的迅速消亡现象背后的政府内部关系,虽已有一些研 究,如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变化和分税制所产生的影响,政企关系和乡镇企业自身的 弊病等,但是对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内在的制度悖论及其必然产生的制约却鲜有 探讨,因而也就无法预料之后乡镇企业的迅速式微。 · 221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1期 ① ② 参见 “地方 政 府 法 团 主 义”对 新 生 制 度 形 式 的 研 究。如 Jean Oi,TheRoleofthe LocalStateinChinasTransitionalEconomy,"ChinaQuarterly,vol.144,1995,pp. 1132-1149; Andrew Walder,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AnalysisofChinas TransitionalEconomy," 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vol.101,no.2,1995,pp.263-301;Lin Nan,Local MarketSocialism: LocalCorporatismin Actionin RuralChina,"Theoryand Society,vol.24,no.3, 1995,pp.301-354;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 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周雪光、赵伟:《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 学研究》2009年第6期;赵树凯:《地方政府公司化:体制优势还是劣势?》,《文化纵横》 2012年第2期;陈家建:《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周雪光、赵伟:《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