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杨万里在《诚斋易传序》中,深刻地阐明自己的易学观说:“易之为言变也。易者 圣人通变之书也。其穷理尽性,其正心修身,其齐家治国,其处显,其傃穷,其居常 其遭变,其参天地、合鬼神,万事之变方来,而变通之道先立。……得其道者,蚩可 哲,慝可淑,眚可福,危可安,乱可治,致身圣贤而济世泰和,犹反掌也。”这是说掌 握《周易》思想,灵活运用,则危可安,乱可治,济世泰和。原因在于它教人以变通之 道,“万事之变方来,而变通之道先立”,善于居常而处变,立于不败之地 杨万里利用泰上六“城复于隍”之辞,教人随吋警惕治乱、存亡的转化,不可掉以 轻心。他说:“泰至于上六,则阴盛而阳微,君子消而小人长,泰往而否来,如城之颓 而为隍,于是治化而乱,存化而亡,国化而家,辟化而庶,有不忍言者矣。《诗》曰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也…平!圣人之戒,亦不缓矣。而犹有不惧者,何也?” (《诚斋易传泰上六》)高岸转化为深谷,深谷转化为高陵,是自然界的巨大变化,社会 现象亦复如是,否极而泰来,泰极而否至,福与祸相倚,人们应时时警惕戒惧,居安思 危,防微杜渐。“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失去警惕故也 杨万里引用历史人物及事件,说明骄傲自满,丧失警惕者,往往失败;随时警醒 心存戒惧者,往往昌盛。指出“能一再忧其亡,则其固如系于桑木矣。桑木之至固而不 可拔者,况又系之于木本乎!由乎前者,明皇晚年是也,由乎后者,尧舜之儆戒,高宗 之寅畏,宣王之惧是也。”(《诚斋易传嘹辞下》第五章)此阐发否九五“其亡其亡,系 于苞桑”的警语,及《系辞》“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政治哲学 杨万里在外敌压境的南宋初年,高扬忧患意识,有重要现实意义。 杨万里处于奸臣当道之世,对于如何清除小人,以保国家和平,思虑颇深。他阐释 央卦《彖传》云:“夹以五阳而决去一阴,以五君子而决去一小人。此舜举十六相去四 凶,周公与十夫去三监之时也,宜其甚易而无难矣。而圣人于此有惧心焉,谓勿专倚乾 之健,必济以兑之说,然后小人可以决去而国家可以和平而无伤也。”(《诚斋易传喙 乾》)依靠众多贤者而清除个别小人,看来是较容易的事,杨万里告戒人们亦不可鲁莽 从事,应心怀忧惧而谨慎为之,才可望达到皆大欢喜而保持国家和平无伤。何须如此小 心?万里以“物极必反”的哲理,解释夹卦与剥卦之卦象说:“夹以五阳决一阴,阳进 极矣;进极必退,于是一变而为娠,而阳退焉。剥以五阴决一阳,阳退极矣;退穷必 进,于是一变而为复,而阳进焉。吾之变化一出,而彼之进退无迹者有迹矣。”(《诚斋 易传辞上》第二章)从夹与复的爻象分析,“进极必退”,“退极必进”,乃自然法则, 社会人事之变化亦然,不可不慎。万里再以历史人物之经验加以证明。箕子德才兼备 而处于无道之君纣之下,用晦而明,得以保全性命。万里用明夷六五爻辞解释道:“五 君位也。而圣人以箕子当之者,明夷之时,六五以阴居阳位,以柔居刚,得中守正,阳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杨万里在《诚斋易传序》中 , 深刻地阐明自己的易学观说 : “易之为言变也。易者 圣人通变之书也。其穷理尽性 , 其正心修身 , 其齐家治国 , 其处显 , 其 穷 , 其居常 , 其遭变 , 其参天地、合鬼神 , 万事之变方来 , 而变通之道先立。……得其道者 , 蚩可 哲 , 慝可淑 , 眚可福 , 危可安 , 乱可治 , 致身圣贤而济世泰和 , 犹反掌也。”这是说掌 握《周易》思想 , 灵活运用 , 则危可安 , 乱可治 , 济世泰和。原因在于它教人以变通之 道 ,“万事之变方来 , 而变通之道先立”, 善于居常而处变 , 立于不败之地。 杨万里利用泰上六“城复于隍”之辞 , 教人随时警惕治乱、存亡的转化 , 不可掉以 轻心。他说 :“泰至于上六 , 则阴盛而阳微 , 君子消而小人长 , 泰往而否来 , 如城之颓 而为隍 , 于是治化而乱 , 存化而亡 , 国化而家 , 辟化而庶 , 有不忍言者矣。《诗》曰 : ‘高岸为谷 , 深谷为陵’是也 ……呜乎 ! 圣人之戒 , 亦不缓矣。而犹有不惧者 , 何也 ?” 《( 诚斋易传·泰上六》) 高岸转化为深谷 , 深谷转化为高陵 , 是自然界的巨大变化 , 社会 现象亦复如是 , 否极而泰来 , 泰极而否至 , 福与祸相倚 , 人们应时时警惕戒惧 , 居安思 危 , 防微杜渐。“无敌国外患者 , 国恒亡”, 失去警惕故也。 杨万里引用历史人物及事件 , 说明骄傲自满 , 丧失警惕者 , 往往失败 ; 随时警醒 , 心存戒惧者 , 往往昌盛。指出“能一再忧其亡 , 则其固如系于桑木矣。桑木之至固而不 可拔者 , 况又系之于木本乎 ! 由乎前者 , 明皇晚年是也 , 由乎后者 , 尧舜之儆戒 , 高宗 之寅畏 , 宣王之惧是也。”《( 诚斋易传·系辞下》第五章) 此阐发否九五“其亡其亡 , 系 于苞桑”的警语 , 及《系辞》“安而不忘危 , 存而不忘亡 , 治而不忘乱”的政治哲学。 杨万里在外敌压境的南宋初年 , 高扬忧患意识 , 有重要现实意义。 杨万里处于奸臣当道之世 , 对于如何清除小人 , 以保国家和平 , 思虑颇深。他阐释 卦《彖传》云 :“ 以五阳而决去一阴 , 以五君子而决去一小人。此舜举十六相去四 凶 , 周公与十夫去三监之时也 , 宜其甚易而无难矣。而圣人于此有惧心焉 , 谓勿专倚乾 之健 , 必济以兑之说 , 然后小人可以决去而国家可以和平而无伤也。”(《诚斋易传·彖· 乾》) 依靠众多贤者而清除个别小人 , 看来是较容易的事 , 杨万里告戒人们亦不可鲁莽 从事 , 应心怀忧惧而谨慎为之 , 才可望达到皆大欢喜而保持国家和平无伤。何须如此小 心 ? 万里以“物极必反”的哲理 , 解释 卦与剥卦之卦象说 : “ 以五阳决一阴 , 阳进 极矣 ; 进极必退 , 于是一变而为 , 而阳退焉。剥以五阴决一阳 , 阳退极矣 ; 退穷必 进 , 于是一变而为复 , 而阳进焉。吾之变化一出 , 而彼之进退无迹者有迹矣。”(《诚斋 易传·系辞上》第二章) 从 与复的爻象分析 ,“进极必退”,“退极必进”, 乃自然法则 , 社会人事之变化亦然 , 不可不慎。万里再以历史人物之经验加以证明。箕子德才兼备 , 而处于无道之君纣之下 , 用晦而明 , 得以保全性命。万里用明夷六五爻辞解释道 :“五 , 君位也。而圣人以箕子当之者 , 明夷之时 , 六五以阴居阳位 , 以柔居刚 , 得中守正 , 阳 69 孔子研究 2002 年第 5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