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偏好的完整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只能 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 对A和B的偏好相同。即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的组合。 2、偏好的可传递性。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 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必有对A的偏好大于 3、偏好的非饱和性。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仪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 么,消费者总是偏好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 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的这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又被称为消费者理论的“公理”。 要注意的是:偏好不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也不取决于收入,只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喜爱 与不喜爱的程度。例如:消费者购买了一辆桑塔纳,但在他心目中仍然觉得奔驰车比桑塔纳 车强,这并不矛盾,因为最后的购买决策不光决定于偏好,还决定于消费可能性曲线。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1、定义:这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 条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无差异山线也叫等效用线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U=f(X1,X2)=U0 式中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其含义是 消费不同的X1,ⅹ2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即对消费者效用无差异。这些使消费者效用 无差异点的轨迹就是无差异曲线。山于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序数效用,所以,这甲的U0只 表示某个效用水平,而不表示一个具体数值的大小 2、无差异曲线也可以从二维空间中的等 效用点投影而来,因此,无差异曲线也可山 元函数U=f(X1X2)来表示。某一条无差异曲 线表示的是二元函数U=f(X1X2)=U0的情形。 曲线的纵坐标与横坐标所表示的并不是因变 量与自变量的关系,U=(X1X2)=U式中, X1与Ⅹ2都是自变量,效用U才是应变量。U 为一个常数,表示一个不变的效用水半。U对 应的是效用曲面,U0对应的是效用曲线 3、无差异曲线U=f(X1X2)是在一定价 格和收入水平下得出的,它代表某一特定的消费水平或满足水平。当价格和收入水半发生 变化时,U=f(X1X2)=U的取值会发生变化。(1)当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改变时,情况 发生变化。如果他的收入增加,他可以购买史多的商品,无差异曲线相应向右上方移动:反 之,如果他的收入减少,他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无差异曲线应向左下方移动。因此 对应不同的收入水半,应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2)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价格下降了,同样 的收入可以购买史多的商品,无差异曲线相应向右上方移动;反之,价格上升,同样的收入 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下降,无差异曲线相应向左下方移动。(3)当收入与价格同时变动时,变 动幅度大的决定无差异曲线的移动方向。(4)所以,一个消费者对两种商品Ⅹ和Y,可以有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l2,l3……月每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某一既定的效用。无差 异曲线l、l2、I3…所听组成的坐标图,称为无差异曲线图 下面用表3-2和图32具体说明无差异曲线 表3—2是某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无差异表列,表中列出了关于这两种商品各 种不同的组合。该表有三个子表,每一个子表中都包含六种商品组合,且假定每一个子表中 六种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而且,消费者对这六个组合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同 样地,消费者对表b中的所有六个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也都是相同的,表c中六个商品组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