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更加尖锐,南方地区洪涝灾 害可能更加严重。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海平面升 高、资源匮乏等将造成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全球 气候变暖对中国降水、水资源和地区性的分配,以及可利用量势必会带来影响, 尤其是北方地区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预见未来50年内,水旱灾害 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尤其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五)北方地区缺水形势严峻,黄河及其以北地区河道断流情况加剧。中国北方地 区水资源短缺是随着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加剧的。黄河断流、天津城市用 水告急就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黄河断流的原因虽然有许多因 素,但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管理不善和用水浪费造成的, 还包括区外引水等因素。专家们分析认为,在未来10-30年内,黄河每年将缺水 40-150亿m3,如果未来50年,黄河流域干旱频率增高,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 量增加,有可能加重水资源短缺和治黄的难度。黄河以北紧邻的海河流域,尤其 是京、津两大城市早在70年代、80年代就出现用水危机。进入21世纪如果北 方缺水不能未雨绸缪,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六)粮食增长主要在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在中国历 史上水利与经济区的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盛唐时期生主要经济区在北方,当时 水利设施的数量的比重占全国41%,到宋朝主要经济区转移南方,北方水利建 设被忽视,这时水利设施的数量只占7%,到清朝北方又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水 利设施的数量又上升到占全国49%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主要在南方,曾形成“南粮北运”格局。然而, 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水利建设力度减小,粮食增长主 要转移到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导致北方旱灾更加严 重。在1985年以前,中国长江以以南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占全国粮食生产总量 的比重略高于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57.1-57.8%,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7.2-615%,50年代、60年代 70年代前期,南方粮食在低消费水平下,自给有余,余粮调给北方,1953-1959 年年均南方净调给北方粮食33297万吨,1960-1969年年均净调给北方粮食(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更加尖锐,南方地区洪涝灾 害可能更加严重。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海平面升 高、资源匮乏等将造成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全球 气候变暖对中国降水、水资源和地区性的分配,以及可利用量势必会带来影响, 尤其是北方地区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预见未来 50 年内,水旱灾害 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尤其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五)北方地区缺水形势严峻,黄河及其以北地区河道断流情况加剧。中国北方地 区水资源短缺是随着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加剧的。黄河断流、天津城市用 水告急就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黄河断流的原因虽然有许多因 素,但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管理不善和用水浪费造成的, 还包括区外引水等因素。专家们分析认为,在未来 10-30 年内,黄河每年将缺水 40-150 亿 m3,如果未来 50 年,黄河流域干旱频率增高,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 量增加,有可能加重水资源短缺和治黄的难度。黄河以北紧邻的海河流域,尤其 是京、津两大城市早在 70 年代、80 年代就出现用水危机。进入 21 世纪如果北 方缺水不能未雨绸缪,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定。 (六)粮食增长主要在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在中国历 史上水利与经济区的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盛唐时期生主要经济区在北方,当时 水利设施的数量的比重占全国 41%,到宋朝主要经济区转移南方,北方水利建 设被忽视,这时水利设施的数量只占 7%,到清朝北方又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水 利设施的数量又上升到占全国 49%。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主要在南方,曾形成“南粮北运”格局。然而, 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水利建设力度减小,粮食增长主 要转移到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导致北方旱灾更加严 重。在 1985 年以前,中国长江以以南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占全国粮食生产总量 的比重略高于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57.1—57.8%,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57.2—61.5%,50 年代、60 年代、 70 年代前期,南方粮食在低消费水平下,自给有余,余粮调给北方,1953—1959 年年均南方净调给北方粮食 332.97 万吨,1960—1969 年年均净调给北方粮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