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0,>1.50,或e>4e,时也呈现直线型裂纹,并垂直于轴线,即垂直于0,和0。 在上述情况下虽然轴向力有很大的变化,但最大主应变方向没有变化,始终有e,≥e,。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轴向力由小到大变化时,导致应力状态和塑性应变状态的转 变,相应地热疲劳裂纹的形态也产生转变。直线型裂纹的走向总是垂直于最大主应力σ:和最 大塑性应变£,1的方向。龟裂对应于两个主应力大致相等和两个主塑性应变大致相等的情况, 虽然热疲劳裂纹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但相应的应变状态却变化不大。 上述的结果也可以说明著名的Coffin试验的结果。因为Coffin试验为薄壁圆管试样,温 度是均匀的,所以有:0。=0,=0,=e,=a△T£。,=Pp=0又因薄壁圆管的两端为固 定,所以有 0.卡0e,=er+eg+e=0 可见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塑性应变方向都是轴线方向,按照该文的结论推断,Coffi试验的裂 纹一定为直线形裂纹,并且和薄壁圆管的轴线方向相垂直,Coffit血试验的试样正是这样破坏 的。 4结 论 (1)热疲劳裂纹的形态决定于应力状态和塑性应变状态,因此,材料的热疲劳性能试验 或零件的热疲芳设计时,应考虑到应力状态的影响。 (2)当01>1.502或ep,>4e。,时热疲劳裂纹呈现为直线型,裂纹走向与01或e,的方向 垂直,当01≈G2或ep1≈e,时热疲劳裂纹呈现为网状龟裂。 参考文献 1 Coffin L F Jr.Transaction,ASME,Aug.,1954,931~950 2 Mowbray D F and Mcconnelee J E.ASTM,STP-612,1976;10~29 3 Ziekiewicz O C.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ird Edition,1977,450~ 460,Mcgraw-Hill 4孔祥谦。有限单元法在传热学中的应用,第二版,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6 5冯钧一,陈剑南,机械强度,1989,(3):31~34 290叭卜 , 或 。 ,二 。 , 。 时也呈现直线型裂纹 , 并垂直于轴线 , 即垂直干 ‘ 二 和少 。 。 在上述 情况下虽然轴 向力有很 大的变化 , 但最 大主应变方 向没有变化 , 始终有 ,二 “ 。 从上述 分析可以看 出 当轴 向力 由小 到 大变化时 , 导 致 应 力 状态和 塑性应变状态的转 变 , 相应地 热疲劳裂纹 的形 态也 产生 转变 。 直线型裂纹 的走 向总是垂直于最 大主应 力, 和最 大塑性应变 , ,的 方向 。 龟裂 对应 于两 个主应 力 大致相 等和两个主塑性应变 大致相等的情况 , 虽 然热疲劳裂纹 的 形态有很 大的变化 , 但 相应的应变 状态却变化不 大 。 上述的结 果也 可以说 明著名的 试验的结果 。 因为 试验为 薄壁 圆管试样 , 温 度是 均 匀的 , 所以 有 , 。 二 , , 。 矛 二 “ 。 二 。 △ 气 , 二 勺 。 。 又 因薄壁 圆管的 两 端 为 固 定 , 所以 有 ,二 今 。 二 。 。 。 可见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塑性应变 方向都是轴线方向 , 按照该文 的结论推断 , 试验的裂 纹一定为直线形裂纹 , 并且和薄壁 圆管的轴线 方向相垂直 , 。 试验的试样正 是这样破坏 的 。 结 论 热疲 劳裂纹 的 形态决定于应力状态和 塑性应变抉 态 , 因此 , 材 料的热疲 劳性能试验 或零件的热疲 劳设计时 , 应考虑到应 力抉态的影响 。 当, , , 或 。 , , , 时热疲 劳裂纹呈现 为直线型 , 裂纹走 向与 山 或 , ,, 的 方向 垂直 , 当 、 或 , 、 。 , 时热疲劳裂纹呈现 为网 状龟 裂 。 参 考 文 做 , , , , 。 , , 一 孔祥 谦 有限单元法在传热学 中的应 用 , 第 二版 , 冯钧一 , 陈剑南 机械强度 , , 一 , 一 , 多 五 迁 , , 北京 中国科学 出版社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