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政治 中西政治信任比较与借鉴 口马九福(浙江大学法学院杭州310028) 摘要:中西传统政治信任具有不同的特点:西方认为掌权者信任公民是一种义务,掌权者还有证明自己 可以被信任的义务,而没有要求公民信任他们的权利,中国则相反:西方的政治信任调节机制以法律为主, 中国则是以道德为主:西方形成了不信任的制度化机制,从中培育出信任,中国以信任掌权者为主,结果总 在极端的信任与不信任两极之间摇摆。通过中西政治信任的比较,可以发现中西政治信任各有优劣。为更好 地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政治信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超越传统的政治信任模式,借鉴吸收人类政治 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建设新型的政治信任关系。 关键词:政治信任:中西比较: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6-0072-04 传统中国和西方由于对政治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 他们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的代表一定同时又是他们 同,政治结构与运行模式的选择不同,所以,在政治信 的主幸。所以,中国长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 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从当前实际看,西方己经完成了 统治者占有绝对优势,不平等观念占主流,个人缺乏独 现代化,中国还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现 立发展空间,社会也不独立。集中而强大的政治权力保 代、后现代的因素都在当代中国社会交叠存在。在政治 持了民族历史的连续性。 信任方面,虽然中国目前存在很多现代性因素,但是更 中国民众首先是一个义务主体,无法与掌权者进行 多的还是传统的因素在起作用。为顺利向现代社会转型, 平等交流和协商,更不可能对其进行监控和制约,只能 应该使现代政治信任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生长起来,促 以卑微的心态祈求恩赐。掌权者有被民众信任以及怀疑 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政治信任的发展。 民众的特权,没有信任民众的义务。民众有信任政府的 义务,没有不信任的权利,也没有被政府信任的权利。 一、中西政治信任的不同特点 剥削阶级统治者一方面把统治阶级的利益置于至高的地 1.权利义务观的差异 位,敌视被统治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就分散的单个 西方文明发源时,商业发达,人们的活动区域广, 的个体而言,高贵的统治者很少能把他们放在眼中。然 流动性大,无法普遍确定和保留先天的血缘关系。人们 而民众的集体行动和自发运动所形成的流向,迫使统治 注重向外开拓,在探索自然、宇宙和外在世界奥秘的过 者不得不另眼看待。”①统治者害柏民众,把暴力恐惧作 程中,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因而,等级制度难以生根。 为行动原则,民众害怕统治者,形成一种依附性的关系。 高居于社会和个人之上的政治权力被认为是一种必要的 2.调节机制的比较 恶,人们通过法律划分了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的边界, 西方政治信任主要依靠法律制度即理性机制调节。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创造财富,安排自己的私人生活。 它往往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是一种第三者信任:它通 国家、社会、个人三足并立,掌权者与权力相对人的关 常建立在社会各系统的沟通媒介不被滥用而且持续发挥 系含有平等意味。掌权者信任公民是一种义务,掌权者 功能的基础之上,与个人特质无关。除了不信任缺乏信 还有证明自己可以被信任的义务,而没有要求公民信任 用的机构和人员之外,即使对有信用的机构和人员,也 掌权者的权利。公民有被信任的权利。没有信任政府的 只是以法律为根据给予信任。这容易导致法律工具主义 义务,信任掌权者与否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这常常导致 的盛行、人的工具化和人们彼此间情感的匮乏。这种法 政治信任匮乏,国家能力下降,战乱不断,国家民族历 律调节机制是源于西方主流的人性恶的观点,西方社会 史中断。 原罪意识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中,是人们不懈 相对于西方政治信任更多倾向于个体自觉而言,中 地追求完善的动力。在掌权者和民众之间,存在若不安 国政治信任更多含有个人依附于整体的成分。中国文明 全感,掌权者被认为有更多机会为恶。虽然国家的建立 在发源过程中,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人们终身都在同 对社会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国家本身代表若着一种威胁, 一块土地上生活,先天的血缘关系牢固。虽然小农人数 因为人们自愿放弃了一部分自然权利,把它交给国家, 众多,但是他们的生产方式使他们互相隔离。政治上, 由少数人掌握,而人的理性又是有限的,易受感情左右, 2djangham Runc J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Jianghan Tribune 2007.6 中 西 政 治 信 任 比 较 与 借 鉴 摘要: 中西传统政治信任具有不同的特点: 西方认为掌权者信任公民是一种义务, 掌权者还有证明自己 可以被信任的义务, 而没有要求公民信任他们的权利, 中国则相反; 西方的政治信任调节机制以法律为主, 中国则是以道德为主; 西方形成了不信任的制度化机制, 从中培育出信任, 中国以信任掌权者为主, 结果总 在极端的信任与不信任两极之间摇摆。通过中西政治信任的比较, 可以发现中西政治信任各有优劣。为更好 地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政治信任建设, 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超越传统的政治信任模式, 借鉴吸收人类政治 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建设新型的政治信任关系。 关键词: 政治信任; 中西比较;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854X( 2007) 06- 0072- 04 □ 马九福( 浙江大学法学院 杭州 310028) 政 治 传统中国和西方由于对政治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 同, 政治结构与运行模式的选择不同, 所以, 在政治信 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从当前实际看, 西方已经完成了 现代化, 中国还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 传统、现 代、后现代的因素都在当代中国社会交叠存在。在政治 信任方面, 虽然中国目前存在很多现代性因素, 但是更 多的还是传统的因素在起作用。为顺利向现代社会转型, 应该使现代政治信任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生长起来, 促 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政治信任的发展。 一、中西政治信任的不同特点 1. 权利义务观的差异 西方文明发源时, 商业发达, 人们的活动区域广, 流动性大, 无法普遍确定和保留先天的血缘关系。人们 注重向外开拓, 在探索自然、宇宙和外在世界奥秘的过 程中, 强调个人的独立性, 因而, 等级制度难以生根。 高居于社会和个人之上的政治权力被认为是一种必要的 恶, 人们通过法律划分了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的边界,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创造财富, 安排自己的私人生活。 国家、社会、个人三足并立, 掌权者与权力相对人的关 系含有平等意味。掌权者信任公民是一种义务, 掌权者 还有证明自己可以被信任的义务, 而没有要求公民信任 掌权者的权利。公民有被信任的权利, 没有信任政府的 义务, 信任掌权者与否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这常常导致 政治信任匮乏, 国家能力下降, 战乱不断, 国家民族历 史中断。 相对于西方政治信任更多倾向于个体自觉而言, 中 国政治信任更多含有个人依附于整体的成分。中国文明 在发源过程中, 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 人们终身都在同 一块土地上生活, 先天的血缘关系牢固。虽然小农人数 众多, 但是他们的生产方式使他们互相隔离。政治上, 他们一定要别人来代表, 他们的代表一定同时又是他们 的主宰。所以, 中国长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 统治者占有绝对优势, 不平等观念占主流, 个人缺乏独 立发展空间, 社会也不独立。集中而强大的政治权力保 持了民族历史的连续性。 中国民众首先是一个义务主体, 无法与掌权者进行 平等交流和协商, 更不可能对其进行监控和制约, 只能 以卑微的心态祈求恩赐。掌权者有被民众信任以及怀疑 民众的特权, 没有信任民众的义务。民众有信任政府的 义务, 没有不信任的权利, 也没有被政府信任的权利。 剥削阶级统治者一方面把统治阶级的利益置于至高的地 位, 敌视被统治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 “就分散的单个 的个体而言, 高贵的统治者很少能把他们放在眼中。然 而民众的集体行动和自发运动所形成的流向, 迫使统治 者不得不另眼看待。”① 统治者害怕民众, 把暴力恐惧作 为行动原则, 民众害怕统治者, 形成一种依附性的关系。 2. 调节机制的比较 西方政治信任主要依靠法律制度即理性机制调节。 它往往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是一种第三者信任: 它通 常建立在社会各系统的沟通媒介不被滥用而且持续发挥 功能的基础之上, 与个人特质无关。除了不信任缺乏信 用的机构和人员之外, 即使对有信用的机构和人员, 也 只是以法律为根据给予信任。这容易导致法律工具主义 的盛行、人的工具化和人们彼此间情感的匮乏。这种法 律调节机制是源于西方主流的人性恶的观点, 西方社会 原罪意识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中, 是人们不懈 地追求完善的动力。在掌权者和民众之间, 存在着不安 全感, 掌权者被认为有更多机会为恶。虽然国家的建立 对社会来说是必要的, 但是, 国家本身代表着一种威胁, 因为人们自愿放弃了一部分自然权利, 把它交给国家, 由少数人掌握, 而人的理性又是有限的, 易受感情左右, 72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