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海南中部地区是海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农业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支 柱产业。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发展等原因,我省少数民族山区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它 的大部分地区不是国家级贫困市县,就是省级贫困市县 当地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地方经济, 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问题。为能充分了解贫困现状及原因, 2005年 五一长假期间,我们6名同学组成调查组,赴我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 调查活动。先后走访了这两个市县的3个乡镇、8个村。包括保亭县保城镇的道龙村,什么东村,响 水镇的什运村,局南村,大本村和五指山毛阳镇的毛贵村,毛阳村 牙合村。通过与村民谈话、做 调查问 卷等方式 收集到 此容 希望它们能把中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很好的反映出来 为政府决 策和学者研究提供依据,并引起人们对中部贫困的关注。 海南中部地区发展障碍 农民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土地问题, 一般特征是山地多,耕地少,且耕地较零碎,大面积连片的耕 地更少,影响了以耕地为对像的农业生产,向规模、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同时,衣科枝落 ,粗种粗管 广种收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既影响了士地利用率 在 家庭总耕地数在四亩以下的占总量的70.1% 均耕地不足0.7亩 什运村怎 有五亩地。这对基本靠地吃饭的农民无疑是最头痛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有80.7%的农民除种粮食作 物外,还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橡胶、槟榔等,少数还种有果树、瓜菜。有76.4%的农户主要收入来 源是这些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家庭收入呈正比关系 第二个很严峻的问题是缺水 今年是海南建国以来最干旱的 但缺水的问题已经长久限制中部 农衣业的发展。 也农民 是"靠天吃饭 而今年不仅农业用水无法解决,少数地区 车生活用水都困 难。有的村子全村就靠一口井喝水。 些水源地,如水库、小河也快见底了。 以上是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文化素质也是一 大璋得。由于长期生活在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 会中,人们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与外界的社会交往不多 干百来从事王T为丰的传统 在业 的机会有限 动技能水平低 产的科技含量低 往往单 广种薄收 事倍功半。调查表明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1.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9.8%,大 专以上的占4.5%。农村普局文比程度偏低。但有69.7%的人认为离开学校后应该继续学习,而最需 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74.8%的人认为是农业科技知识,3.9%的人想学农业有关政策,13.7%的人想学 去律和识不有286%的人相学 项实用技能。 信息 的闭塞也是问题 农民 知 种地 可以干什么 急切致富,但很盲目 。再加上家底薄 抗风险能力差,不敢轻易改变,缺少闯劲。有 些人出去于工,但53.0%的人反映我不到合适的I 作。农闲时有36.7%的人出外打工,却有39.0%的人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解决海南中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时策 针对缺少土地的问题,应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达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如何才能达到这 目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海南的自然条件: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大,四季不 明显,日照多,热量丰富,常年日照平均为2000小时以上,年均气温为22-26℃,比台湾、西双版纳 都高,年均降雨量在1500-2000年毫米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除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在77-80%之间 ,其它都在80-86%之间, 言温多雨 湿热同期。气候优越,素有 -雨便成秋"之 它 壤主要是由玄武岩、化 石 变质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 黄色砖红壤 和燥土 十层导度股任 以上,养分比较丰富。是发展名优热带和亚热带干鲜水果的理想之 地。如芒果、菠萝蜜、摈榔、毛叶枣、杨桃、番石榴、荔枝、龙眼等在海南种植都能获得高产 所以,我们认为海南中部贫困地区应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另外,海南供给花卉种质资源极其丰 ”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据调查统计 全省有花卉种质资源859种 其d 野生种406种,栽培种 453种, 特有种47种 建设 王省义为化开广 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并开辟广阔的市 空间。水果和花卉产业能给农民带来丰厚的利润,让有限的土地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让人们尽快 脱贫致富。 但现在发据水果知花本产业不需更 一些其它条件首失是农民得堂据先井的农业利学知识可 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 加强青壮年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农业技 术教育 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整 体素质。同时通过参观学习先进典型 教育农民和乡村干部改变落后的传统观 接受现代农业的 生立和生活方式。比外,还应注电培养村树、组依靠科技进步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树立榜样,发挥 海南中部地区是海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农业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支 柱产业。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发展等原因,我省少数民族山区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它 的大部分地区不是国家级贫困市县,就是省级贫困市县。当地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又要保 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问题。为能充分了解贫困现状及原因,2005年 五一长假期间,我们6名同学组成调查组,赴我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 调查活动。先后走访了这两个市县的3个乡镇、8个村。包括保亭县保城镇的道龙村,什么东村,响 水镇的什运村,局南村,大本村和五指山毛阳镇的毛贵村,毛阳村,牙合村。通过与村民谈话、做 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到一些资料,希望它们能把中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很好的反映出来,为政府决 策和学者研究提供依据,并引起人们对中部贫困的关注。 一 海南中部地区发展障碍 农民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一般特征是山地多,耕地少,且耕地较零碎,大面积连片的耕 地更少,影响了以耕地为对象的农业生产,向规模、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农村科技落 后,农民经营管理水平低,粗种粗管、广种薄收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既影响了土地利用率。在所调 查的地区中,家庭总耕地数在四亩以下的占总量的70.1%,人均耕地不足0.7亩。什运村甚至全村只 有五亩地。这对基本靠地吃饭的农民无疑是最头痛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80.7%的农民除种粮食作 物外,还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橡胶、槟榔等,少数还种有果树、瓜菜。有76.4%的农户主要收入来 源是这些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家庭收入呈正比关系。 第二个很严峻的问题是缺水。今年是海南建国以来最干旱的一年,但缺水的问题已经长久限制中部 农业的发展。当地农民一直是"靠天吃饭",而今年不仅农业用水无法解决,少数地区连生活用水都困 难。有的村子全村就靠一口井喝水。一些水源地,如水库、小河也快见底了。 以上是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文化素质也是一大障碍。由于长期生活在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 社会中,人们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外界的社会交往不多,千百年来从事以手工为主的传统 农业,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劳动技能水平低, 生产的科技含量低,往往单一种植,广种薄收, 事倍功半。调查表明: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1.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9.8%,大 专以上的占4.5%。农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但有69.7%的人认为离开学校后应该继续学习,而最需 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74.8%的人认为是农业科技知识,3.9%的人想学农业有关政策,13.7%的人想学 法律知识,还有28.6%的人想学一项实用技能。 信息的闭塞也是问题,农民不知道除了种地还可以干什么。急切致富,但很盲目。再加上家底薄、 抗风险能力差,不敢轻易改变,缺少闯劲。有一些人出去打工,但53.0%的人反映找不到合适的工 作。农闲时有36.7%的人出外打工,却有39.0%的人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二、解决海南中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对策 针对缺少土地的问题,应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达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如何才能达到这一 目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海南的自然条件: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大,四季不 明显,日照多,热量丰富,常年日照平均为2000小时以上,年均气温为22-26℃,比台湾、西双版纳 都高,年均降雨量在1500-2000年毫米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除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在77-80%之间 外,其它都在80-86%之间,高温多雨,湿热同期,气候优越,素有"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之 称。它的土壤主要是由玄武岩、花岗岩、砂页岩、变质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黄色砖红壤、赤红壤 和燥红土,土层厚度一般在一米以上,养分比较丰富。是发展名优热带和亚热带干鲜水果的理想之 地。如芒果、菠萝蜜、摈榔、毛叶枣、杨桃、番石榴、荔枝、龙眼等在海南种植都能获得高产。 所以,我们认为海南中部贫困地区应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另外,海南供给花卉种质资源极其丰 富,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花卉种质资源859种,其中野生种406种,栽培种 453种,特有种47种。反过来看,建设生态省又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并开辟广阔的市场 空间。水果和花卉产业能给农民带来丰厚的利润,让有限的土地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让人们尽快 脱贫致富。 但现在发展水果和花卉产业还需要一些其它条件。首先是农民得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可以 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加强青壮年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教育,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整 体素质。同时通过参观学习先进典型,教育农民和乡村干部改变落后的传统观念,接受现代农业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此外,还应注重培养村、组依靠科技进步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树立榜样,发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